新浪财经

大宗商品狂跌 加剧中国经济“硬着陆”风险

2011年05月11日 01:52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对话记者 胡健 陈舒扬

  话题缘起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两周狂跌,再度引发了新兴经济体调控过紧的担忧。5月初,美国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鲁比尼预测,中国经济将在2013年遭遇“硬着陆”;美国加州大学的学者也预测,中国经济将在2015年前后触及“减速带”。5月6日,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进行了回应,他表示,“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同意,担心中国经济在2015年增速下降3个百分点以上。”

   关键问题在于,这轮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的本质是什么?在全球货币超发的经济大环境下,新兴经济体是否面临被迫“硬着陆”的风险?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经济学家。

  论题一:中国经济将迎来“大拐点”?

   NBD:近日,美国纽约大学的经济学教授鲁比尼预测,中国经济在2013年严重放缓,遭遇“硬着陆”。您是否赞同这种中国经济将迎来大拐点的说法?

   刘煜辉:人口红利消失、资产泡沫、经济结构严重失衡,这些问题确实值得关注,但是中国经济的拐点是否到来或者说什么时候到来?目前还很难说。我认为我们还有一段时间进行调整和改革,用官方的说法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调整必然会带来经济体的阵痛,会减少投资,令经济增长放缓。

   刘元春:由于我国开始步入工业化后期,传统的支撑力量发生变化,而新的增长源泉尚未出现,经济增速放缓是必然,现在主要讨论的是经济放缓的幅度、GDP增速将回落多少的问题。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中国经济不会有大的回落。在2015年之前,GDP将保持9.5%左右的增速。2015年之后,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变化,国民储蓄率和投资速度将发生变化,预计GDP的增速将在8%~9%的区间之内。

   NBD:您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潜在的有利因素有哪些?未来几年影响中国经济的不确定因素有哪些?

   刘煜辉:中国城镇化还存在巨大的空间,现在的有效城市化率较低,官方的数据是48%,但这个数据并没有考虑2.6亿农民工,他们并没有享受到城市居民待遇,排除这部分人,中国的真实城市化率不到40%,与同等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国家相比,城市化率要低15%到20%,这意味着中国经济还有巨大的潜能。想象一下,4亿~5亿人成为城市人口,人均年收入从1000美元上升至4000美元,将带来很大的内需。

   但这个过程的发生需要条件,中国的发展中,工业化和城市化严重脱节,如果体制障碍和行政垄断继续影响就业,抑制工资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提升和消费需求的增长,那么,这一有利因素便不能实现。高投资产生的资产泡沫,比如高铁、机场、高速公路等利用率不足,只会抑制消费的增长。

   刘元春:加速城镇化、加速产业梯度转移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还有福利制度和其他的社会改革,都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尽管传统的增长模式已不能维持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新的增长点会开始出现。

   房地产市场、全球复苏的路径以及社会改革是否成功、是否承受得住宏观经济波动的冲击,我认为这几点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论题二:大宗商品价格为何狂跌?

   NBD:本轮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跳水的主要原因是哪些?

   谢国忠:目前弥漫在市场上的是一种赌博心理,这里有一个专业术语叫恐慌指数,该指数愈高,意味着投资者对股市状况感到不安;指数愈低,表示股票指数变动将趋缓。这个指数一般会随着市场赌性升高而降低。目前这个指数已经跌至了15,这反映出资产持有者的赌博心理已经非常高了。稍微一点负面的信息渲染,形成“导火线”都会引发风险资产逃离出大宗商品市场。此外,就是交易所的保证金过高,保证金过高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心理,会有更多人倾向于考虑平仓而不是加仓。这轮大宗商品价格的由上至下,和之前的文交所事件类似,炒作的成分过大,泡沫破灭后就是大跌,这从侧面印证了目前世界经济处在一个不稳定的动荡期。

   NBD:大宗商品价跌对世界经济有何影响?会减轻通胀压力吗?

   谢国忠:目前来看,影响并不是太大。因为目前金价相对稳定,石油价格也还可以,主要是白银和铜的价格下降过大,这不会直接对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造成什么实质的冲击。

   关于是否能够缓解全球通胀问题,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黄金价格还比较稳定,黄金市场的价格是有实际基础的,我们还需要分析石油价格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虽然5月份以来原油价格有所下跌,但这轮原油价格上涨的起点是70美元/桶,而目前原油价格仍然大大高于这个数字,原油价格上涨引发的通货膨胀还需要一定的传导过程,目前仍然在这个过程当中。

   NBD:大宗商品价格大跌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

   谢国忠:本次下降较快的商品主要是银和铜,据我所知,这两个大宗商品还是中国人炒的比较多,所以可能损失也比较大。从未来几年看,中国或许会成为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重要推手,最根本的问题还是中国的货币发行量过多,货币持有者会想尽办法使手里的钱保值增值,大宗商品将成为他们一个重要的投资方向。

   反过来说,只要中国处于负利率状态,会有更多资产投向大宗商品以抵御通胀,未来大宗商品价格还是上行,造成的后果便是通胀风险不断增大,外贸逆差也会逐渐增强。去港口调研一下就可以知道,其实中国目前的外贸增长主要是依靠通胀带来的价格上浮,真正的出口量并没有增加多少,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进口总额的抬升将会非常快。

   进一步讲,中国经济是“通胀型”不是“通缩型”,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压力支撑,今明两年中国通胀还是会保持比较高的位置。如果明年美国换届选举出现波动,货币政策开始收紧,中国资产就会大量外流,“硬着陆”风险便很大。

  论题三:政策须向防“硬着陆”微调?

   NBD:针对中国经济未来的“硬着陆”风险,货币政策应做哪些调整?

   谢国忠:所谓“硬着陆”,其实就是经济突然过快下降,只有货币量变化可做到突然拉低经济发展,目前能够左右世界经济发展势头发生改变的只有中国和美国。

   通俗讲,美国的特点是老百姓喜欢花钱但不喜欢还钱,他们的应对之策便是印钞票,即一轮接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引发全球流动性过剩。而中国则是地方政府投资过多,融资平台风险很大,中国的货币存量是GDP的240%,这同样孕育着很大的通胀风险。中国的应对之策很简单,收紧货币政策,通过加息来改变负利率状态。至于什么时候加,则需要好好考虑,是一个拖着干和立马干的博弈。如果一个人生病了一直不吃药,那以后只能通过开刀来医治了,中国加息也是这个道理,为防止“硬着陆”风险,我建议尽早加息,加至超过近两年的平均通胀率估值为止。印度近期加息一次就提高0.5个百分点,我们的加息步伐也可以再大些。

   刘元春:硬着陆压力目前还没有,今年房地产市场的情况还不错,没有看到“硬着陆”的信号,政策微调的可能性不大。

   NBD:外国学者指出中国经济“硬着陆”风险的原因之一就是内需支撑不够强劲,怎么看这个问题?

   鲁政委:内需包括投资和消费,中国不是在金融危机后才想起要培育内需市场的。但消费方面,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的数据,今年首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年增16.3%,但按季回落2.5%。一时的数据变动说明不了什么,但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过去许多年,中国的内需市场一直处于刺而不激的状态。

   提高居民收入、健全医疗及养老保障体系,进而促进消费,这在逻辑上是成立的。可那都非一时之功,政策效果的显现有待时日。我认为,目前最迫切的是推动税制改革,中国的税收率过高也制约了社会的生产效率与消费能力,减税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快地促进消费、拉动内需。

  对话嘉宾

  谢国忠 独立经济学家

  刘煜辉 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实验研究室主任

  鲁政委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刘元春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