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2日 00:22 来源:经济参考报
国家统计局日前就最新发布的4月份宏观经济运行数据表示,整体物价上涨趋势已得到初步遏制。笔者认为,今后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在保持对通胀警惕的同时,更应该聚精会神调整经济结构了。
在欧美发达国家,宏观调控多指政府对经济总量进行调节,防止萧条,避免过热,而不太强调中长期的结构调整。这是因为,这些国家在长期的自由资本主义时代,靠资本的逐利本能,逐步形成了经济结构的基础,尽管期间也有大萧条、严重的社会冲突乃至战争等很痛苦的过程,但由于没有现成的更理想的发展模式可资借鉴,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痛苦的试错过程;在现代世界经济格局中,西方列强掌握着话语权,能够让外部环境适应自己的经济结构,因此自我结构调整的愿望不那么迫切;此外,在西方国家,往往是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政治势力“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很难推行长期有效的结构调整政策。
在中国现实的语境下,宏观调控既包括短期的景气调节,也包括对经济整体结构进行重大调整。中国是工业化、现代化道路上的后来者,能借鉴先行者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自觉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少走弯路。同时,由于是后来者,在现实世界经济格局中,话语权有限,更不能像当年西方列强那样靠坚船利炮开拓市场,攫取资源,只能自我调整,适应外部环境。此外,在掌控国内经济方面,中国政府远比西方国家政府强势。改革开放以来,执政党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理念既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
但是,从近年来中国宏观调控的效果看,似乎短期的景气调节比较成功,要“保八”,能实现10%的增长;要稳定物价,靠“约谈”,就能让不少企业打消涨价念头。但是,中长期的结构性调整效果还远未如人意。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国内消费始终占不到“驾辕”的位置;居民收入差别没有明显减少的趋势;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还不如许多发展中国家。
结构调整进度不能令人满意,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依赖几乎无限廉价劳动力供给和低要素成本的旧发展方式、旧经济结构,在前几年还没到山穷水尽的绝路,还能让一些地区、一部分人有利可图。但也应承认,有时短期调控目标与中长期结构调整目标相悖,也是拖慢结构调整的一个原因。例如,当中国正努力压缩产能,防止部分行业过热时,遇到国际金融危机,转而采取的强力刺激措施,拖慢了结构调整的进度。又如,食品价格上涨,这虽给一部分固定收入的城市居民生活带来负面影响,但也有利于农民收入增加,迫使依赖廉价劳动力的低端加工制造企业因劳动力成本上升而实现技术升级的积极作用。如果以稳定食品价格为主要内容的反通胀措施做过了头,也将拖慢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
现在的情况是,中国经济发展不仅遭遇能源、资源瓶颈,而且悄然越过了“刘易斯拐点”,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已经结束,旧发展方式、旧经济结构确实难以为继了。如果不能尽快转变发展方式,建立新的经济结构,很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长期痛苦。因此,中国宏观调控的取向应该是提高对市场一时波动“短痛”的耐受力,为避免“长痛”所进行的中长期结构调整绝不应受短期因素的干扰。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