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企业家盘道太极

2011年05月13日 14:48 来源:《英才》

  策划|天下工作室

  文| 本刊记者  贺大卓/王颖/王瀛/孟静

  编辑| 张军        出处|《英才》杂志2011年5月刊

  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这三句话、九个字描述的境界,我体会颇深。

  牛根生的九字真言

  口述|老牛基金会创始人 牛根生

  我总是在思考,儒家、佛家、道家,他们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因为这涉及到文化、涉及到经营,甚至可以涉及到更大范围的东西。

  我能想到的是: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而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开。我的理解是:儒释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这三句话、九个字。先说拿得起。

  大人拿得起大的,小人拿得起小的,因力量不同,无论是政治、军事、艺术……等等,每个人拿起的重量是有差异的。但拿起的东西越重,放下的能力好像就越弱,放下的危险也越大。拿根鸡毛往下放,很简单,但如果拿起的是秤砣呢,就不好放下了,甚至可能把脚砸了。

  对此我深有感受。我既是伊利集团的创始成员,又是蒙牛的创始人。这两家企业的年销售额现在都在300亿元左右,加起来有600亿,在全世界乳业企业中是可以排进前五位的。所以无论从企业的角度说,还是从行业的角度说,我都是能拿得起的。

  但是在2006年,我把蒙牛集团的总裁辞掉了,2009年又把董事长辞了,把企业交给中粮管理。当时,我是害怕蒙牛落在外资手里,因为外国人会卖掉股权,使老牛基金遭受危险。按照港交所规定,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25%是不行的,我害怕失去控股权。

  因此,我以一个非常低的价格,把蒙牛交给了中粮——中国食品经营第一品牌。交给中粮我放心。之前,我做了20多年的国企,又做了十几年的民企,最终又把企业和品牌交到了老百姓放心的国有企业手里。我觉得这是放得下。

  在2004年公司上市的时候,我就已经把个人持有的蒙牛乳业的全部股票捐了。这些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这可能是我最想得开的事。

  拿得起的人很多,能放下的不多;在放得下的人里又想得开,就更少了。权力我能放得下,地位我也能放得下,因为人总有年龄的限制。但是能放得下钱财,同时还能想得开的人,真的很少。我算一个吧。

  和李连杰、马云谈过太极之后,我常思考。“太”是顶天立地的意思,“极”就是两个极,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秦始皇死了以后埋了那么多东西,可能是所有皇帝埋的最多的,但现在要全部挖出来,秦始皇自己剩不下什么;成吉思汗死了以后,埋哪了谁也不知道,全世界都在找,还建了80多座假坟,但真坟没有受到破坏。你说是埋了好还是不埋好?

  我常说:想到不行,做到才行;念出来不行,做出来才行。企业家能不能从岗位上退下来,全世界都在研究。而我48岁把企业经营权交出去了,50岁又把董事长交出去了,现在专职做公益慈善。

  现在老牛基金会就是做公益,所有的收入全部做公益慈善事业,以教育、医疗、环保为主。之所以离开乳业去做公益,是因为现在做公益的人少,我就想把它做的更好一点,建立系统和机制。做慈善和做乳业的理由一样。在我之前,乳业就存在,有很多国际企业,如达能、雀巢等涉足,即使我不做,人家也存在。但我的介入,做到了让中国人人均牛奶6公斤。现在,这个事情我不做了,它不会倒退,只会继续往前发展。我只是这个历史阶段的代表人物。

  马上,我要去新加坡参加慈善公益会议,在国际场合给欧美人讲,怎么拿得起,怎么放得下。慈善需要更多的人,需要能在这方面给中国闯出一条更新的路。欧美现在总说捐这个、捐那个。其实,“财聚人散、财散人聚”这种财富观在中国800年前的《旧唐书》里就有了,而且不是畅想,是做完以后的总结,欧美发展到现在也不过三五百年。

  能不能拿得起?

  能不能放得下?

  能不能想得开?

  现在,我就想把这些儒释道思想运用到公益上,超越欧美的文化积淀。因为中国既有现在,还有过去,更应该拥有未来。

  (采访|本刊记者 贺大卓)

  没有一个人能在一生结束的时候欣慰地说:“我足以了解我自己,我也足以了解外部世界”。

  易珉 除非把盒子打开

  口述|诺华中国区总裁 易珉

  中国人的文化很内敛,是一个“box(盒子)”,总是希望自己处于一个四周被挡住的空间里。除非把这个盒子打开,外人才能对这个人、这个民族有更深入的了解。

  所以,包括诺华全球CEO在内的公司高层来中国,我都建议他们:下了飞机后的头一天,先去长城,再去故宫,最后再看看典型的北京胡同、四合院,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对“中国人的文化是什么”这个问题有所认识。

  虽然我没有练过武术意义上的太极,但我知道,从武学的角度讲,太极是一个练内功的过程,它注重内部修炼,崇尚的是“如何征服自己”,认为征服了自己之后,征服别人就相对简单了。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太极和其他的哲学思想并不存在本质的差别,也是一个了解自己、了解外部世界的过程。

  按照这个逻辑区分东西方的文化,可谓泾渭分明。西方人是非常开放的,习惯于先把别人搞定,以便确立自己的老大地位。而中国人解决问题的方式恰恰相反,总是先把自己“局限”在“盒子”里,先修炼自己的内功,之后再去解决外部的问题。

  中国的很多传统,不是强调如何和外部的各种因素竞争,而是强调如何和内部的各种因素竞争,太极的理念就非常注重自身的调整,它战胜的是自我。

  我觉得,一个人全部的人生之旅其实只有两件事情:了解自己和了解外部世界。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能在一生结束的时候欣慰地说:“我足以了解我自己,我也足以了解外部世界”。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人能够用自己的生命,把太极思想诠释的很彻底。

  每论太极,必说阴阳,中国人经常追求的东西就是阴和阳的平衡。在西方,一件不好的事情将要发生,被称为“crisis”,翻译成中文叫“危机”。阴阳是相辅相成的,危与机同样如此,所以面对这样的问题,用中国的思维模式来思考,更加有利。

  一个人如果内心带着负面的阴影处理事情,结果肯定是负面的。相反,如果内心是正面的,哪怕结果没有任何改变,仅仅是内心的不同,思维也会不一样。

  谈判同样能应用阴阳的理论。大家是寻求双赢呢,还是双输?一个好的商务谈判的结果,绝对不会是你赢了,别人输了,因为这样的事情不可能长久。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几十亿美元标的的谈判。双方争执不下的是合资企业的股份比例,到底是51∶49,还是50∶50。双方都认为,自己要拿51%,否则合资的事儿免谈。

  不可开交之际,我问两方:是不是特别想把合资企业建起来?双方都回答是。我又问,为什么想多占1%,它究意意味着什么呢?外方说,1%意味着当发生矛盾、中方不听话时,我有权说“shut up(闭嘴),听我的”。中方说:“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

  而我的观点是,如果要建合资公司,就表示你们双方要成为合作伙伴。但当问题真的发生了,你们都以这种姿态让对方闭嘴,这哪里是合作伙伴?换句话说,夫妻也是一样。当有一天,夫妻俩产生矛盾,一方说“闭嘴,听我的”,此时,夫妻关系实际已经破裂了。

  很多人认为,当发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时,50∶50的股份会让问题卡在那里,无法解决。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合资企业的艺术所在。只要双方的理念一样,想解决问题的目标一致,大家愿意坐下来商谈,最终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曾有员工问我:你每天在办公室里做什么?我说发呆。因为好解决的问题在员工层面都已经解决了,凡是放到我桌上的文件,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面对难题,我该怎么办?人与人的智商差不太多,差距在情商。这时候,发一会儿呆,也许可以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个思考角度,也许就会想到一个解决方案,再往前走一步。

  (采访|本刊记者 王颖)

  当双方各有各的利益,互相有所排斥时,是不可能取得发展所需要的融合与平衡的。

  王树生 阴阳融合

  口述|大田集团董事长 王树生

  太极是一种文化底蕴很深的运动,需要静心,也是我比较认可的企业经营管理心态。它是从哲学的角度去看待企业发展,讲究的是融合、换位思考与进退统一。

  正如经济发展一样,企业的发展也要有高低起伏,只有这样才需要平衡。毕竟,所有的事物都有阴阳两面,都需要刚柔并济。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是企业的发展过程,作为企业家要以一种平衡的心态看待。

  这种太极的哲学,在大田集团管理中的应用是潜移默化的。

  我收购奥凯后,到奥凯的第一件事就是采取道家的管理思想将双方融合——和员工建立命运与利益共同体,这是双赢的概念。

  当时,我首先给奥凯的高管团队进行股权配置。这种激励政策把管理层与公司本身融合在了一起,确立了大家的共同发展目标。大家可能有所了解,奥凯曾经停飞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管理层与股东闹纠纷。用太极思想的语言表述就是:当时双方各有各的利益,互相有所排斥,没有取得发展的平衡。

  然而,我接手奥凯后1年,机队规模扩张了3倍、营收翻了两番,这个结果充分说明同样的管理团队,应用了融合的思想,就会产生不同的管理效果。

  有些企业的收购失败,有很大程度上是没有想到企业内部文化不同,结果是你干你的、我干我的。只有互相融合才能确立共同的目标,才能进行利益分享。

  管理是企业内部的太极,对外的合作,同样需要太极思想去实现。

  民营企业在发展民航业的过程中,与国有航空公司的竞合,有过很多失败的先例。其中出局者有之、被吞并者有之,我认为这都是没有找到好的平衡点,进行有效融合。

  民营企业靠一己之力,单独发展航空公司,并不是长久之计,仅靠民营企业自身的实力将航空业做大做强,是不现实的。所以在收购奥凯之初,我一直有意物色地方政府或国有企业的股东。只有满足多元化的股东利益,企业才能有好的发展。

  航空是大投入大产出的行业,没有规模就没有效应,也不能只盯住股东性质不放。现在只要一提到民航业的问题,就有人将民营国有两边对立起来,这是不准确的。我认为,“国民合作”的重点,一方面利用国有企业的资金实力支持,一方面运用民营企业管理机制把企业搞活。掌握了这之间的平衡,才能创新出最有生命力的体制。

  (采访|本刊记者 王瀛)

  当你身心放松、天人合一时,你的灵感、宇宙间的智慧,就来了。

  邓伟 与宇宙共振

  口述|亿阳集团董事长 邓伟

  佛教讲究圆融,注重终极关怀。它揭示了人类社会与宇宙的发展规律。儒家侧重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如何相处,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而道家最大的好处是不但能发现问题,而且还能解决问题。

  太极起源于道教,第一讲究道法自然,即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顺势而为;第二,讲究自由自在,即身心愉悦的感觉;第三,讲究刚柔相济,以柔克刚。

  与之相对应,我感觉,企业家学太极的意义在于:第一要知道什么事情顺势而为;第二,要会借助外力;第三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既求又不求。

  即便是企业家的家庭小事,也可以融进太极的道理。比如,一个能干的男人,在外领导了很多人,回到家则要听老婆的话。这就是平衡。如果一味的强调“阳盛”,内外皆强势,恐怕也不太好。只有阴阳平衡了,才能长久。再比如,同样是把人扳倒,太极和拳击的原理、方法,绝不一样。

  谈判的时候,想要什么条件,不要急于表达,要学太极,先让对方倾诉。知道了他的需求后,再制订自己的战略。现在,外交界就流行着这么一句话:“双方关注彼此的重大关切”,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有时候,针对对方的不同观点,你不要立刻反驳,因为反驳只会导致抵触。正确的方法是假设对方说的是对的,顺着他说,待把他的思路完全憋死在死胡同里后,回头再给他指一条明路。

  其实平时,每个人都在应用这些太极的原理,只是有的人通过学习后有所体悟,自知了;有些人则始终不自知,不知道是太极的道理使然。

  记得20多年前,有一位好朋友跟我说,一个人要是没有时间思考,是很危险的。的确,我发现,如果静下来,一些思路和灵感会不断地涌现。这也就是练太极的另一个好处:当你身心放松、天人合一时,你的灵感、宇宙间的智慧,就来了。我是学工科出身,用理工科的知识来解释,这就是共振。

  (采访|本刊记者 王颖)

  有了缘分,才能心心相惜,才会相互理解,相互扶持,取得双赢。

  吴国迪 人拳合一

  口述|中国国际能源集团董事局主席 吴国迪

  说到“太极”,我的第一反应首先是一种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其次才是道家思想的一种体现形式。我周围有不少朋友都喜欢太极,且花了心思,去体悟太极思想。但是,要达到锻炼身体,放松神经的目的,我宁愿做体操。

  不过,能够从一种运动提升到对思考方式的影响,太极,或者说太极文化,我认为不可小觑。

  打太极的人,往往追求“人拳合一”,就是指人的心与拳法、套路浑然一体,抱成团,才有取胜的可能。这个方面,与我个人多年经营企业及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讲究一个“缘”字,有着高贴合度。

  有人说“缘分是道家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我的认识更实际:有了缘分,才能心心相惜,才会相互理解,相互扶持,取得双赢。

  在合作中,双方难免会有磕磕碰碰,但有了“缘分”,一些坎也就容易迈过。就好像5年前,我们集团与浙江的一家企业合作。之前的沟通很顺利,双方也成了很好的朋友。但恰恰在签合同的时候,由于一些细节问题难以一致,合作出现了问题。那次合作,光协议就来回传真了20多次,如果不是大家之前很合拍,合作很可能就此夭折。

  缘分以外,谁去做?这就关系到如何选择合作伙伴的问题。我认为,要能够克敌制胜、取得成功,强强联合是关键。以我们在江苏的一家合作伙伴为例,双方共同开发“合金塑料”相关项目。当然,这个领域可以选择的合作伙伴非常多,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它?除了缘分,主要是看在这个领域,它是不是全亚洲最专业的。这往往是一个“取舍”的过程。

  在取舍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两难的情况。如果拿太极作喻,就是平衡。我首先会找到一个平衡的支点,即找到将企业管理、专业技能结合最好的那家企业。也许它的规模不是最大的,但它有潜力能够在我们的支持下将规模做大,获得好的收益。

  朋友告诉我:“学太极,需要坚强的意志、意念。”这与做企业也是相通的。降低风险、提高收益是做企业的目的,如何把降低风险与企业发展处理好,需要的是极高的商业智慧。那是简单的“胜不骄、败不馁”所无法比拟的。

  (采访|孟静)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