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长垣逮只肥羊 河南规模养殖添丁

2011年05月16日 00:12 来源:东方今报

  

长垣逮只肥羊河南规模养殖添丁

  省农业厅和畜牧局多名领导参加了奠基仪式

  □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李凌/文 记者 邱琦/图

  5月8日,河南三阳畜牧有限公司(下称三阳公司)举行了30万只现代化肉羊养殖工程奠基仪式,该项目填补了河南乃至全国肉羊养殖历史上无规模化、无产业化发展的空白。目前,我省已经实现了肉鸡、肉猪的规模化养殖,如果肉羊养殖上了规模,我省的养殖产业链将得以完善。

  ●一只肥羊

  当项目全部达标后,将填补国内没有规模化肉羊养殖的空白

  5月8日,三阳公司30万只现代化肉羊养殖工程奠基仪式在长垣县苗寨镇举行。如果一期项目达到1万只的养殖规模,那么这个项目就是河南省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肉羊养殖项目;当项目全部达标后,将填补国内没有规模化肉羊养殖的空白。因此,省农业厅和畜牧局领导对此项目充满了期待,多名领导参加了奠基仪式。

  三阳公司是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他们为何看中养殖业呢?公司董事长王守春表示,伴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注重绿色健康饮食,羊肉占日常肉食品类的消费比重也在逐步攀升,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无公害羊肉的产量从2006年的10000吨左右稳步攀升至 2009年的近60000吨。“以后养殖业发展前景会非常好。”

  据三阳公司总经理杨伟杰介绍,该项目总投资3亿元,拟建设28万平方米标准化肉羊产业养殖区,150余万平方米有机种植基地,以及具有异域风情的绿色生态农庄等。

  ●一堆金粪

  在国内肥料农资市场上,羊粪的价格尤其昂贵。很多有机蔬菜大棚外购的羊粪,“一颗一块钱”

  为了解决人才问题,除了引进高级研究人才外,杨伟杰介绍他们准备将河南农业大学畜牧系2012年毕业的一届毕业生全盘接收。“将来科技人员都是博士生、研究生,管理人员都是本科生,农民搞简单的喂养。”

  项目首期重点将以培育具有显著区域特色的湖羊、小尾寒羊为主,逐步引进具有纯正血统的杜泊、萨福克、德克赛尔等国际上的优良知名品种,保证经济价值的攀升。他说,项目建成后,将以肉羊养殖为中心,充分带动屠宰、冷冻、冷藏、餐饮、食品、工艺品、有机肥、饲料、皮革、皮毛、旅游、有机牧草、有机蔬菜、有机水果、精饲料、牧场、物流等产业链的全面发展,预计带动农户1万~3万户,3万~5万人就业,实现年利润3000万元以上。

  杨伟杰做了个形象的比喻:河南农村最大的农田废料,即是各类农作物秸秆。但这恰恰是羊牧场所需的基础畜牧饲料。今后整个豫北地区的小麦等作物秸秆,都不必为出路发愁了。同时,在国内肥料农资市场上,羊粪的价格是尤其昂贵的。很多有机蔬菜大棚外购的羊粪,“一颗一块钱”。于是,牧场今后所产生的羊粪,也将变废为宝,加工为最高端的有机肥,以低廉的价格普惠农民。这是真正的绿色涉农经济产业链。

  ●产业链

  省农业厅产业办主任马国明:我省已实现肉鸡、肉猪、肉鸭的规模化养殖,如果肉羊养殖上了规模,我省养殖产业链将得以完善

  原国家农业部副部长夏文义是新乡人,他对河南的养殖项目非常关注。

  他介绍,中原地区是个宝地,拥有良好的气候条件,除了热带水果无法生产外,黄河两岸什么都不缺,像北方太冷,圈养肉羊冬天容易死亡,所以,不论是猪还是牛、羊都更适合在中原饲养,“仅新乡来说,养殖业已经形成了规模,像长垣的生猪饲养,已经建成了现代化的养殖基地,现在正在和法国谈建立基因库的问题;养殖肉鹅的公司,也在海南找到了一种很好的饲料,今后发展将步入一个快车道。”

  “实际上,现在养殖业已经成了河南农业现代化中的支柱产业。我省已经实现了肉鸡、肉猪、肉鸭的规模化养殖,如果肉羊养殖上了规模,我省可以完善养殖产业链,实现规模化效益。”省农业厅产业办主任马国明介绍。

  像去年在资本市场登陆的河南雏鹰农牧公司,多年来专注于畜禽类养殖,并且探索出一套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具有创新性的“雏鹰模式”。

  雏鹰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综合了工厂化养殖和农户养殖的优点,将可以标准化的流程进行标准化,统一提供饲料、兽药、疫苗等来降低养殖成本;不可标准化的部分则交给养殖农户完成,以“多劳多得”为原则调动养殖户积极性和责任心。而在鹤壁淇县,就有两家肉鸡饲养企业:河南大用实业公司、河南永达食业(集团)公司。

  淇县城郊一个被农田包围的土山上,大用的肉鸡养殖场就建在这里。大用副总经理黄凡介绍,“为了避免鸡与人或者其他禽类接触后发生疫病,我们把养殖场建在城郊的土山上。”还有潢川华英的肉鸭养殖,已经成了全国最大的鸭养殖基地。

  ●安全难题

  养殖业最大难题在于安全,对于上规模的肉羊养殖来说,没有经验可循,要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路

  伴随着“皮革奶”、“牛肉膏”、“染色馒头”等大量威胁到群众健康安全问题的出现,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也是十二五期间国家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在省农业厅产业办主任马国明看来,养殖业最大的问题是如何保证安全问题:最近,像外媒报道出来的牛奶等食品都出现了问题,总结原因,都是养殖源头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农户一家一户分散养殖的模式,政府部门不好进行监控。“在这方面,我省的几家养殖企业已经取得了成功,积累了一些经验。如何总结他们的经验,是发展养殖业的重中之重。”马国明说。“建立肉羊、肉猪、肉鸡的圈养,可以实行资源综合利用,消化区域秸秆,避免环境污染,同时,因为环境相对封闭,可以有效保障食品安全。”夏文义提到,当然除此之外,畜牧养殖要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人才问题,因为这种现代化的养殖是国内没有经验可循的,特别是高级研究人才。二是要有创新意识,要拉长产业链,增加综合效益。

  新乡市畜牧局副局长宋贻亮也认为,在全国来说,现在还没有形成规模的肉羊养殖基地,也就是说,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照。“所以,作为先行者,要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道路来,对于其他同类企业来说,也是一个贡献。”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