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专访IMF代执行总裁利普斯基

2011年05月16日 11:36 来源:财新网

  IMF对成员国政策的看法及预测或存在分歧,但更看重向正确方向转变的具体措施

  【财新网】(记者 李增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一执行副总裁利普斯基(John Lipsky)在5月15日临危授命,接替斯特劳斯-卡恩(Dominique Strauss-Kahn)之职,成为IMF代执行总裁。

  有美国媒体报道,称斯特劳斯-卡恩性丑闻事件很可能使IMF“群龙无首”,管理混乱可能延误对欧元区的救助计划。实际上,就在上周四(5月12日),利普斯基才刚刚宣布计划于8月离职。不想风云变幻,离开的日期可能还要拖延。

  在5月11日举行的主权财富基金论坛北京会议上,他接受了财新记者专访。以下为采访的一部分内容。

  利普斯基自2006年9月至今,担任IMF第一执行副总裁。1992年至1997年间,他曾先后担任大通曼哈顿银行研究部主任、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及摩根投资银行副主席。他在1984年加入所罗门兄弟公司(Salomon Brothers),并在1989年至1992年任欧洲经济与市场分析部主任。

  其实在进入私有投资领域之前,利普斯基已在IMF汇率政策测监督及国际资本市场发展研究部效力十年,其中在1978年至1980年间为IMF驻智利代表。

  利普斯基本科毕业于卫斯廉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后在斯坦福大学分别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IMF的新紧箍咒

  关于IMF的定位,甚至是否有可能成为全球的央行,一直为人乐道,但核心问题仍是,IMF究竟如何才能真正约束大国?利普斯基答道,“我们可不是指挥官,我们自认为是帮手、支持者、谏言家。”

  但是,当前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是如何落实G20峰会上达成的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的经济增长框架。他表示,对于IMF来说,是建立与之相对的一套多边相互评估程序(MAP),以确保我们不会回到以前的不平衡时期。IMF在各次报告中想传达一个信息,即目前各成员国的经济政策并不能在短期内改变全球不平衡的现状。“这点必须改变!”

  这也是为何G20成员国在首尔峰会上,同意要设立各种指标,来衡量各国政策对实现平衡的贡献度有多大。IMF被赋予这一责任,要提供各国货币、财政、结构及汇率政策的评估报告,展示各国为促进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这是今年G20的主要挑战之一。

  11月各国领导人将在法国戛纳评估各自进展如何。“我希望能有所进展,因为包括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入超国家、出超国家在内的所有经济体的政策都需要做出调整。”利普斯基说。

  今年,IMF与中国政府的合作磋商变得更加密集。未来几个月内,第四条款磋商、金融部门评估项目(FSAP)、“溢出效应报告”(spill-over report)将鱼贯而出。

  “是啊,一大堆报告,我们忙得紧呢!”利普斯基笑道。

  除了每年一次的对IMF每个成员国进行的政策审议报告——第四条款磋商,对中国来说,FSAP与“溢出效应报告”是全新的内容。

  其中FSAP针对所有具有系统性重要的金融部门的国家,是IMF对成员国深入、全面的针对金融部门的强制性评估。今年是第一次对中国和美国执行FSAP评估。“我们为中国当局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为改进和现代化金融市场提供可靠的参考。”利普斯基称,IMF与中国当局、国际专家就此事的合作“非常顺利、愉快”。对中国的审议磋商已经完成,几周后就会公布。

  在此之后,IMF负责中国事务的专业人员将来到中国,考察经济状况,与中国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讨论,即常规的第四条款磋商。今年不同的是,在磋商结果中,还会加入“政策溢出报告”。

  所谓的“溢出效应报告”是今年开始的一个创新,IMF在准备磋商报告时,将对五个系统性重要的经济体:美、英、日、中、欧元区单独做出考察。IMF会与每个国家的当局接触,考察他们各自执行的政策,及这些政策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接着,再与他们的贸易伙伴进行沟通,提出同样的问题。

  “换句话说,我们要让中国当局知道,中国的贸易伙伴是如何评价中国政策的。”利普斯基说。

  退出正当时

  既然一系列政策评估审议已经或即将开始,对于中国正在展开的宏观政策紧缩,IMF持何种态度,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有多大?

  利普斯基表示,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这一轮通胀与2008年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它很大程度上源于过去两年的刺激政策。现在这些国家增长强劲,过剩产能已经逐渐缩小甚至为负,而政策却基本上仍是刺激性的。

  “因此我们才一直在呼吁,需要退出了。”利普斯基说。如今,为了刺激增长而再以制造通胀为代价已经变得“不值得”。因此,收紧信贷、减少财政赤字对新兴市场是有益的,此外汇率升值也是抗击通胀的一个有效途径。

  利普斯基认为,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紧缩是适时的。2008年和2009年为应对全球经济下滑所出台的支持性政策,已经起到了刺激经济的效果。中国经济增长强劲,通胀压力已经抬头,房地产市场过热也开始显现,特别是考虑到比较正面的增长前景,紧缩政策并没有造成“硬着陆”风险;相反,避免过热的决心才更有益于增强对可持续增长的信心。

  此前,IMF对中国政府有关贸易顺差占GDP比例的趋势持有不同意见。中国认为,顺差占比将保持下降势头,未来几年内会在4%以下。但IMF仍比较担心,随着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不平衡很有可能加剧。

  对此,利普斯基表示,IMF认为,中国外部顺差会在长期内缩减,但在具体预测值等某一细分领域存在分歧,是国际组织与成员国之间常见现象。IMF当然希望“十二五”规划是在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而看起来也是,中国经济正在走上加强内需、提高消费、改善社保体系的道路。”

  “我也非常期待与中国的磋商讨论,可以肯定的是,大方向是对的,但我们希望对这条路径的具体措施获取更多信息。”利普斯基说。

  对于汇率问题,中方强调的是将会使利率市场化,而国际社会一直呼吁的是升值。利普斯基认为,这并非国际上不相信中国汇改的决心和效果,二者并不存在大的矛盾。“讨论的焦点并非目标,而是转变的过程和速度。”■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