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学者称企业充分竞争可应对老龄化

2011年05月16日 17:28 来源:财新网

  蔡昉认为,持续多年的“人口红利”即将消失,要想应对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危机,仅仅调整人口政策“并没有特别大的潜力”;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迫在眉睫,必须尽快把经济增长转到依靠全要素生产率这样一个轨道

   【财新网】(记者 戴廉)中国已在2003年越过了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刘易斯转折点”,而到2013年,随着人口抚养比止跌反升,持续多年的“人口红利”即将消失。这些将把中国经济带向何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在出席“2011,全球经济与中国方向”时指出,这些将造成中国失去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很有可能将进入“中等收入陷阱”。

  蔡昉认为,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迫在眉睫,必须尽快把经济增长转到依靠全要素生产率这样一个轨道。对此,他尤其强调,政府要让企业充分竞争,鼓励企业以创新来提高生产率,而不应过多干预企业行为。

  蔡昉举日本为反例。他指出,日本在1970年越过了刘易斯转折点,十年后人口抚养比上升,“人口红利”消失,“几乎没有任何时差,就在人口抚养比上升一年之后,日本马上陷入了经济衰退的第一个十年,后来又进入第二个。”

  在他看来,这其间,日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政府应对失当。“丧失了‘人口红利’意味着过去的比较优势丧失,而在赢得未来的比较优势的过程中必将有优胜劣汰。”蔡昉说,“但是,日本政府不舍得让企业垮掉。”

  蔡昉说,日本政府选择了让银行承受企业负担,结果将经济风险移到银行,形成了金融风险,接着政府大量扶持企业,这些企业还活着,但变成了“僵尸企业”。企业没有生产率的提高,没有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因此陷入了长时间的经济衰退。

  蔡昉表示,为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只有让企业充分竞争”。“只有让企业充分竞争,企业才会雇佣更优秀的创新人才、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而这些信号都会传递到劳动力市场上,进而影响教育和科研。”

  此外,蔡昉还指出,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科技创新领域需要继续加大投入,但这同样需要避免政府过度主导的误区,“要警惕脱离经济需要的技术赶超”。

  “中国政府在技术创新领域的介入十分广泛,投入规模和比重都很大,这本来是中国科技赶超的优势所在。但是,政府却并不必然了解技术的适用性,很容易产生政府主导的,超越发展阶段的科技全面赶超,导致后发优势的丧失。实际上,人们经常说的中国技术应用率偏低的现状,恰恰就是这种科技政策与实际应用领域之间的矛盾。”■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