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6日 16:20 来源:财新网
政策紧缩的累积效应,已经降低了最终需求增长预期和通胀预期
【财新网】 (实习记者 邢昀)中金公司5月16日发表报告称,目前增长放缓而通胀较高的态势,主要由于政策的累积作用对增长和通胀存在时差,并非经济潜在增长率已经大幅下降而导致的“滞胀”。经济“硬着陆”的风险不大。
报告认为,4月宏观数据中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放缓、进口增长下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的趋势均超出预期,但宏观经济的基本变量走势不支持潜在GDP 增长率已经或短期内即将大幅下降的看法。短期内中国的劳动力增长和资本积累没有显著放缓的趋势,全要素生产率也没有明显下降,因此潜在增长率并没有显著下降的迹象。
4 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较一季度的14.4%下降了1 个百分点,放缓幅度超出市场预期;环比增长率的下降也显示增长势头明显减弱。
“这反映企业库存调整所体现的终端需求放缓预期,也反映了一些短期供给因素造成的冲击。”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在报告中表示,4 月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在于政策紧缩的累积效应,已经降低了最终需求增长预期和通胀预期。
他提出,如果未来通胀压力按照预期的那样在三季度开始缓解,则库存同比增长很可能在三季度显著下降,开启企业“去库存”的过程,推动增长进一步放缓。
报告认为,日本地震造成的产业链中断是主要短期供给冲击,对中国加工贸易影响较大,既导致了4 月的进口增长下滑,也加剧了工业增加值增长放缓的幅度。4月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短缺,甚至拉闸限电也对工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4月新增贷款略超预期应该是4 月投资增速较快在信贷上的反映,报告为此预计,紧缩的货币条件显示管理层当前的首要政策目标仍然是控通胀。
“货币政策在未来几个月将维持从紧的态势。”彭文生认为,二季度再加息一次仍是大概率事件,三季度视通胀形势的发展,也存在加息一次的可能。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上调的空间。长期央票发行已经重启,预计未来公开市场操作频度也会增加。依据大宗商品价格和美元走势,人民币加快升值也会被作为抑制输入型通胀的重要备选工具。
5月12日,央行去年以来第1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研究人士对紧缩政策方向产生分歧。北京领先国际金融资讯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董先安认为,经济和通胀数据已经明显放缓的背景下,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再现超调倾向。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也对财新记者表示,单从数值上看,4月份M2同比增长15.3%,回到了16%以下,央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超调的嫌疑。“但是央行要保证社会融资总量适度,避免通胀高位徘徊时社会融资总量还过于宽松,就必须进行调控。”
鲁政委还表示,未来货币政策的调控要关注美联储的政策以及美元的走势,美元现在触底反弹,一旦指数回到85以上,紧缩的货币政策就可能要叫停。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