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6日 20:29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2010年中国企业出口东盟所获关税优惠仅为应受惠货值的10%,这表明中国企业比较少利用和享受自贸区关税减免的优惠政策,对自贸区规则的了解仍然不足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王小旎 王勉 熊红明 李怀岩
为期两天的第18届东盟峰会5月7日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拉开帷幕,本次峰会主题是“在全球共同体国家中的东盟共同体”。
抗通胀和重新定义热钱,成为本届东盟峰会备受关注的热点。而在峰会前夕成立的中日韩-东盟米库这一区域宏观经济合作机制创新,则显示出世界人口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一体化进程正在加速。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中国企业出口东盟所获关税优惠仅为应受惠货值的10%,这表明我国企业比较少利用和享受自贸区关税减免的优惠政策。”中国商务部谈判代表、副部长高虎城分析说。
尽管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优惠政策给企业开拓市场提供了便利,但是仍有不少国内企业对自贸区规则的了解仍然不足。
与此同时,区域发展不平衡,贸易壁垒依然存在,部分国家间存在边境冲突和领海争议等,依然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向纵深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区域宏观经济合作机制
在6日举办的东盟经济部长会议中,印尼经济统筹部部长哈达•拉查萨表示将在东盟成员国之间建立一个宏观经济合作机制,以对抗区域内升温的通胀压力和日益增加的资本流入。
哈达在东盟经济部长会议后的记者会上说,东盟成员国应通过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实现相互配合,尤其要加强金融领域的合作。由于发达国家实行宽松货币政策,一些寻求高回报的投资机构将目光投向包括东盟在内的新兴市场,巨额资金流入加大了东盟通胀压力。
哈达表示,大量热钱的涌入威胁到一些东盟成员国的经济安全,但并不是每个成员国都制定了相应措施来抵御风险。因此,加强东盟各国之间的合作和协调至关重要。自然灾害在东盟地区造成的食物短缺使该区域刚刚经历过高通胀,一些东盟国家建议动用东盟米库储备去资助米价飞涨的成员国。
东盟连同中日韩三国今年4月决定建立一个87.8万吨大米储备库,其中东盟负责筹备8.7万吨。四方将于10月在雅加达签署一份食品安全保障协议。
“一些东盟成员国曾建议只有在紧急情况才动用米库储备,这个紧急情况也适用于那些经历米价大幅波动或飞涨的国家。”印尼农业部部长苏斯沃诺在记者会上说。
哈达称,建立“菜篮子工程”是另一个解决区域内食品供应问题的方法。“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地理位置使我们可以在这里发展菜篮子工程,这也意味着东盟可以同时为自身和全世界的食品安全问题解难。”
印尼总统苏西洛在首脑会议上致辞说,能源及粮食安全问题是东盟各国目前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为此,东盟各国应在粮食安全方面达成清晰的合作机制,以确保粮食供应安全,“我们应马上建立‘东盟共同粮食安全框架’,重视粮食安全领域的研究及粮食安全投资”。
在能源方面,苏西洛认为,东盟一方面应着力开发新能源并拓宽传统能源供应源,另一方面应尽量减少对环境有污染的能源消耗。他希望东盟各国加强在水力发电及地热等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合作。他还建议东盟国家建立可再生能源研发中心,以应对能源方面的挑战。
10+1>11
“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建成,帮助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实现坚实的增长。”2010年秋季,出席第七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印尼副总理布迪约诺在南宁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加强了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不仅为中国、东盟提供了发展新机遇,也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了新的机会。
布迪约诺预测2011年东盟的整体增长率将达到6%。中国-东盟自贸区在2010年1月1日正式建成,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将从之前的9.8%降至0.1%,而东盟6个老成员国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将从12.8%降低到0.6%。
受益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以及由之带来的关税的降低,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快速增长。
借助这个平台,东盟国家分享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机会。泰国法政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树成告诉本刊记者,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将吸引众多国家的产品。他介绍,2010年,泰国对中国出口增幅保持在30%左右。目前,中国同泰国双边贸易额已超过日美,成为泰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据统计,2010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2927.8亿美元,同比增长37.5%,比整体外贸增长多2.8个百分点。
以云南为例,2010年该省与东盟贸易达到45.8亿美元,同比增长45.2%。整个“十一五”期间,云南省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460亿美元,较“十五”期间增长了2倍,净增306.3亿美元,
高虎城表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双方的投资贸易提供了强大动力。目前,中国对东盟累计直接投资已突破100亿美元。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0+1>11的聚合效应已经表现出了强大的活力,必将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发展。”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主管中方秘书处常务副秘书长许宁宁分析认为。
目前,东盟与日本、韩国等国已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并开始实施,而中国尚未与这些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关系。另外,一些欧美国家对华部分产品进口设置诸多贸易壁垒。因此,专家分析认为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借以开发日、韩、欧美等国市场。
与此同时,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区域外企业投资东盟,利用东盟与中国的“零关税”来开发中国市场。
文莱外交与贸易部官员林玉辉说,自贸区条件下的国际贸易并不仅仅意味着“零关税”,还意味着在标准、体制等很多方面的磋商和合作,建立统一的标准才能真正实现贸易的自由畅通。
中国政府的扶持政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和东盟各国产品进入中国提供了巨大平台。东盟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首选地之一。
“中国政府鼓励国内企业积极加大与东盟各国的投资。”高虎城表示。
“无论从地缘角度,还是从经济发展前景看,东盟国家都是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点和热点区域。”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总会计师崔立中告诉记者。
东盟各国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仅在菲律宾就参与实施了13个项目的建设,目前在建的菲律宾大马尼拉供水项目是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优惠出口买方信贷的项目,也是改善菲律宾大马尼拉地区供水质量的重大“民生工程”。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的投资环境有所改善,但是各种显性的或隐形的投资壁垒、贸易壁垒依然存在。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中国企业赴东盟投资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为此,中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走出去”。如设立的100亿美元“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和150亿美元信贷资金等。但不少中小企业缺乏应对危机和拓展业务所需要的资金支持,或者不了解如何申请、使用这些资金。
据本刊记者了解,商务部正着手建立政策,促进服务保障和风险控制体系,逐步消除财税、金融、外汇、保险、人员出入境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为企业“走出去”投资东盟提供更大的便利。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