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7日 00:0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 赵民望
引火烧身的陈光标仍然是一个开路先锋,无论其高调行善有怎样的瑕疵,也无论那些捐款数字有多少水分。
沉默下来的陈光标应当清楚,他奉行的慈善路线是一个无法复制的孤本,他的成功跟他的失落一样,都在证明陈光标模式的不可持续。事实上,公众疑惑的聚焦正是由于陈光标捐献过程的不透明,一些说不清楚的“不透明”,致使陈光标的个人信用、公众形象陷进阴影之中。质疑陈光标不难,然而当我们的视线穿过陈光标,看到的又是什么?
一个严峻的现实是:中国的慈善公益事业原来是那样的羸弱,甚至经不起一点点风吹草动。因而,注定要碰壁的陈光标的确撞墙之后,公众才发现,中国的慈善公益好像就是一个“捐款”排行榜,有权或被授权可接受公众捐款的就那么几个机构,这些机构对于即使已有捐献经历的公众,也是相当的陌生。也就是说,公民社会组成部分的慈善组织,居然不为公众所熟悉。
构成中国慈善公益主力的组织机构其实并不多,而公众只有在大灾大难发生的时候,才会与其发生一次亲密的接触。慈善公益机构接受捐款之后,只有善款总数额的发布,相关运作始终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其“业务”的不透明、不公开,令公众无从获知善款的流程,更难以查询善款的最终去处。失去了公众监督的慈善公益机构,既难以摆脱小散乱的困局,又因为公信力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慈善公益机构的成长。
上月曝光的“红十字会一顿饭花近万元”肯定不是上海一个地方的偶发事件。上海市红十字会随后就“卢湾红十字会高额餐饮费”调查及处理情况发布通报,称作出了相关处罚,并有“系统通报批评”的措施,更表示“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
有错必救的态度值得肯定,不过相关表述依然不能驱散公众心头的疑云。首先,捐赠者的善款进入红十字会账户后,“工作业务经费”怎样与“非救灾救助款”脱钩?其次,“接受监督”的承诺为何仅仅限于“有关部门”?捐赠者又该如何验证自己的捐赠意愿?第三,红十字会为何不借机向社会公布收支账目,从而让公众看到慈善公益机构是多么的节俭,顺便证明一顿饭花近万元只是个别现象?
本应发源于草根、又民间成长的中国慈善事业,长期处于“官办阶段”,曾经出现的让公益组织将捐款统一交给政府使用的事例就是鲜明的注解。正如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所说:“中国的公益事业制度设计上有缺陷。政府不放权、社会力量就不能发展,慈善公益事业本质上应回归民间,政府只是一个监督者。”
建立并完善中国的公益事业制度尚需时日,但是督促相关机构及时公开披露信息应算是起步。曹德旺已表示其“河仁慈善基金会”所有应该公开披露的信息都会通过媒体等渠道公示。
那么,接下来公众能否看到更多慈善公益机构的“年报”呢?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