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7日 09:22 来源:中国经济网
日本大地震后乳业忙出逃,明治趁势入华
到3月底,全国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生产许可重新审核工作已全部结束。最终,全国共有643家通过了生产许可重新审核,通过率不到55%。这时,日本明治控股公司却在日前高调对外宣布,明治乳业将投入40亿~50亿日元在苏州园区设厂生产低温奶,正式进军中国乳品市场。著名乳业专家王丁棉认为“明治是有备而来。”
实际淘汰率高达7成
据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李元平透露,根据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上报的数据,截至3月31日,包括145家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在内,全国1176家乳制品企业共有643家通过了生产许可重新审核,其中有114家是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
“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正在依法注销未通过审核企业的乳制品生产许可证,未通过审核和停产整改的企业一律停止生产乳制品。”李元平说。
王丁棉表示,这次乳业大整顿的结果是原来近2000家的中国乳品企业经过大浪淘沙后仅剩450家(因为在获得通过的643家中,其中有近200都是归属于前三名乳业巨头的子公司),实际上的总淘汰率应超过70%。业内人士认为,此时的中国乳业,不论从乳品企业的数量或是市场份额,都腾出了一个相当大的空间。
明治抢开低温奶工厂
正是在此背景下,曾在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占有一定份额的日本明治控股公司“适时”地高调对外宣布,明治乳业将投入40亿~50亿日元在苏州园区设厂生产低温奶,正式进军中国乳品市场。据了解,日本明治乳业是首家在华独资涉及液态奶、低温奶领域“吃螃蟹”的洋企业。
王丁棉敏锐地觉察到,明治的大制作预示着中国乳业新一轮变局的趋势。中国乳业经过大整顿之后,业态与格局都发生了变化,无疑将成为吸引国际乳业巨头的又一轮聚焦投资进入中国市场的契机和动力。
“据我所知,日本明治早已有瞄准进入中国液态奶低温奶市场的打算与蓝图。据说,现选址在苏州园区的工厂用地,对方早在去年时已进行谈判拿下。此外,在市场适应与渠道拓展方面,日本明治乳业早在4~5年前就已推行了‘人未到厂未建但产品已到’的产品前期试点营销谋略。几年前,日本明治乳业的低温奶产品例如膜过滤的巴氏鲜牛奶就已在上海和秦皇岛这样的港口城市上市。”王丁棉介绍。
资料显示,日本明治公司目前在华的销售产品已包含有牛奶、雪糕、糕点和奶粉等。年销售额大约在40亿~50亿日元左右,而该公司最近规划的在华年销售目标要提升至150亿日元。王丁棉认为,深入中国境内设厂生产,应该是为实现这一商业目标所采取的战略举措之一。
(责任编辑:何欣)
大地震后日本乳业忙出逃
而在正常的市场战略因素之外,日本大地震对日本国内乳业的沉重打击也是迫使明治乳业加快速度产业“出逃”的重要原因。
发生在今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所引发的核电站核原料泄露事件,已使日本大半面积水域、土地和核电站周边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受到核污染的影响,当地奶牛所产的生鲜牛奶都被奶农不忍心倒掉。
王丁棉称,日本明治乳业是日本最大的乳品企业之一,当牛奶中有被发现检出含有核污染成份后,日本明治乳业立即实施了加速海外投资设厂异地发展的扩张计划,以规避日本大地震带来核污染的打击。其中婴幼儿奶粉的生产工厂被迁往澳洲、新西兰等国安家落户,而供华液态奶部分已属纳入原先的计划内,现在只是加快推进速度而已。
定位不同不与国产奶冲突
“外资洋品牌企业再一次在中国境内直接投资办厂,这无疑将对国内的乳企形成新的挑战与压力,此动态应引起我国奶业界的重视。”王丁棉流露出担心。
可是,一位国内大型乳业集团内部人士却告诉记者,并不害怕市场会被明治抢走,因为“ 大家的产品定位完全不同”。
据悉,未来明治在华生产的酸牛奶初定预售价格定位为人民币20元/杯,而目前该公司在日本生产海运至中国市场同类产品的售价是人民币18元/杯。以中国普通百姓消费者目前的经济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来说,很难承受这样高的售价。因此,中国的普通消费者并非明治乳业产品的主要消费对象。
上述人士指出,以这几年对明治乳业产品在华的销售状况来看,在华的日本人、韩国人、台湾人及部分西方人,这一部分人群才是明治产品的消费对象。据统计,在长三角这一经济较发达地区,已群居着近百万上述国家、地区的人群。而这一部分消费群体均具强劲的消费与购买力,他们对中国国内企业所生产的奶制品持不放心的心态,而对日本明治牛奶则持有较高的忠诚度与信任度。
(责任编辑:何欣)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