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9日 22:05 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5月19日消息,陆家嘴论坛于5月19-21日在上海举行。以下是"浦江夜话二:金融在科技和文化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机遇"的实录。
[朱宁]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今天的浦江夜话开始了,我们夜话的主题是“金融在科技和文化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机遇”。利用这个机会介绍一下各位到场的嘉宾,第一位嘉宾是辜胜阻先生,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同时也是中国民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欢迎辜先生。 [19:39:43]
[朱宁] 第二位是上海本地的东道主,于晨先生,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同时也是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第三位是刚刚从北京赶来的张雁云先生,是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展改革部副主任,另外一位是汉尼·纳达先生,是纪源资本共同创始人,最后一位是朱心坤先生,上海农村商业银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中心总经理。 [19:40:27]
[朱宁] 今天的讨论比较轻松,前面介绍的每一位嘉宾会做一些介绍,我们在嘉宾内部做一个沟通讨论,最后半个小时会开放给我们的在场的听众和观众,跟大家互动,第一位从辜先生开始,作为非常有思想力的学者,对创新产业和新兴产业都有很多的研究,所以想听一下辜先生从宏观的角度来讲讲金融产业和创新产业,无论是高科技还是文化产业,都有什么样的联系,可以为这些企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19:42:41]
[辜胜阻] 各位朋友,科技企业创新成长的创新,也就是说我们需要金融来扶持小的创新企业,尤其需要资本市场来培育成大的企业。今天的题目是金融在科技和文化企业中的作用和机遇,这个题目让我们想起来很多。 [19:44:31]
[辜胜阻] 美国有三大引擎,一个是硅谷的高科技,一个是好莱坞的文化创意产业,一个是华尔街的金融。可以说华尔街、硅谷和好莱坞是一个典型,没有华尔街和硅谷就没有好莱坞的辉煌。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华尔街给我一个金融中心,后来支持培育硅谷的产业,比如说当今资产市值最高的企业——苹果,也是品牌价值最高的企业,也就是典型的硅谷纳斯达克培育的上市公司。 [19:45:35]
[辜胜阻] 如果说硅谷是美国科技创新的源泉,那么华尔街就是推动创业创新的新动力,华尔街也为好莱坞铺设了星光大道,今天的讲题,就是要探讨科技、文化和金融之间的关系。高科技产业最大的特点是高风险,同时也是高回报。九死一生,所以我们看纳斯达克也是快生快死,出现了大量的上市企业,同时也有大量死掉了。 [19:48:05]
[辜胜阻] 所以我们要有一种能够分解高风险、化解高风险,同时又可以享受高回报的方式。传统的金融工具——贷款,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是股权投资可以做到这一点。股权投资一般是,即使是九死一生,但是可能有一个大企业,也可能是暴利,通过分享暴利,然后去补偿他在失败中的损失,这就需要金融创新。 [19:48:33]
[辜胜阻] 所以要发展高科技企业就需要化解高风险,高回报的企业,我们讲高科技企业不仅有技术上的风险,而且还有市场风险、有管理风险、有资金风险等等。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就需要怎么解决?金融创新来和技术创新两轮驱动。光有技术创新,如果没有金融创新,我们的企业是长不大的,也很难做强。 [19:51:20]
[辜胜阻] 在这方面高科技的企业一般最为重要的是要直接融资。但是我们国家的融资结构是很不相称的,2001年直接融资的比重只有25%,间接融资75%,大量的靠银行贷款。美国是利益集团长期以来直接融资的比例占80%到90%。我刚才讲到了依靠贷款是不可能的,不可能化解高风险,也不可能高回报。 [19:52:20]
[辜胜阻] 所以股权投资和资本市场,我总结为有五个方面的制度功能,一个是要素集成功能,能够把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紧紧联系,像我们现在高科技既不缺资金,也不缺人才,也不缺技术,最重要是通过一种制度把要素紧紧结合在一起。 [19:54:07]
[辜胜阻] 还有一种股权投资和资本市场很重要的是率先发现的功能。再一个是企业培育功能。也就是说把科技成果这个鸡蛋怎么样孵化成小鸡,然后慢慢长大,也有一个另外资金放大的功能。 [19:54:59]
[辜胜阻] 第二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需要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多层次的金字塔形式。美国的资本市场是典型的金字塔,主板2000多家,创业板3000多家,场外交易很多,但是我们国内的是倒金字塔型的,主板很多,创业板很少,这种倒金字塔型就和我们现在的创新不相匹配。 [19:55:41]
[辜胜阻] 第三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完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的投融资链。今天演讲嘉宾当中也有做风险投资的。 [19:56:12]
[辜胜阻] 第四点,我觉得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需要资本市场成为领袖企业的孵化器。比如说美国的老四大发明,像苹果、GOOGLE、微软、英特尔都是老四大发明。新四大发明像FACEBOOK、YOUTUBE等也是靠资本市场的发展。 [19:56:51]
[辜胜阻] 第五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间接融资方面,要借银行方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贷款方面的问题。 [19:57:31]
[辜胜阻] 第六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要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紧密结合,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战略新兴产业的基础。所以一般来说产业集群,硅谷现象本身是一个产业集群,同时在这个产业集群当中有五大要素,一个是高科技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另外就是众多的投资机构,比如说天使投资、PE、政府,构成的产业集群。 [19:58:22]
[辜胜阻] 所以发展科技企业首先需要化解高风险,要求高回报的金融创新。我们的资本市场不仅是要多层次的,而且应该是金字塔型的。同时我们的银行体系也有大量的社区银行,特别是在高新区里面发展社区银行。 [19:59:04]
[辜胜阻] 我们这个金字塔的底部应该是扶持中小科技企业,它的底部要通过蓝筹股市场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公司和领袖企业,在这方面我们上证所即将推出的国际板,应该扮演培育领袖型企业,这是要鼓励海外上市的红筹股回归。 [19:59:24]
[辜胜阻] 最后一点,我们这样一种金融对高技术产业支持,应该有国家高新区的载体,通过金融和技术的对接,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技术产业集群,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几个观点。谢谢。 [20:00:11]
[朱宁] 非常感谢辜先生的高见,对我们整个金融和高科技产业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个非常好的阐述。今天很有幸请到了辜先生提到了集聚的效应,这些金融产业、金融服务业都集聚在一起,上海有非常领先的张江高新科技园区的理念和庞大的集聚体。 [20:01:05]
[朱宁] 今天我们还非常有幸请到了张江管委会于晨主任,跟我们分享一下,在和高新企业的互动过程当中,可能了解企业最近在发展过程中,对金融有什么需求、有什么诉求,金融企业在哪些方面帮助我们的国内这些科技文化企业能够发展下一阶段。 [20:01:21]
[于晨] 大家晚上好,目前国家级的高新区在国内是83家,截止到今年年初,国家在这83家当中选择了3家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的张江,都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3月29号上海开了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大会,会上市领导要求我们,必须要回答一个问题,你作为国家高新区的一员,现在又是示范区的一员,将来在哪些方面实现突破?给其他的高新区能有一些示范的意义。 [20:02:11]
[于晨] 我选择了五个方面进行突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也就是今天晚上跟大家沟通交流的,就是在科技金融方面我们将会进行哪些的尝试与突破。 [20:02:51]
[于晨] 要讲突破首先要找到现在的薄弱环节在哪里?我到高新区工作不满一年,来了以后由于工作的关系,也跟园区许多企业开展一些调研。在过程当中我感觉到,现在上海如果就金融对高技术支持的形势而言,好像除了新三板,我们现在目前还没有,北京中关村正在试点,其他方面从服务的形式,不管是贷款、投资、担保、服务的组织对象来说,也是很多的。但是对企业来讲,都显得数量偏少、力量不足,甚至有些地方还存在着缺口。 [20:04:25]
[于晨] 举个例子,我们有一个比较有名气的高科技公司,从事的是集成电路方面的业务,也拿到国家的重大项目,应该说是很不容易,但是就这么一家单位,想在上海解决八千万的贷款,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这位老总应该说也是海归,在中央上面也有不少的朋友。到北京去找有关部门谈,不上一个亿,我们不担保,在我们社区里面,你超过两千万我们无法贷款,就碰到一个很具体的问题。当然经过多方的努力,最终是帮他解决了这个问题。 [20:06:06]
[于晨] 但是我们从事高新区过程当中,什么事情都要像我刚才举的例子来讲,什么事情都要特事特办,就有问题了。如果体制不足靠机制去弥补,很吃力,如果机制上存在不足,要靠干部自己去努力,那又是很困难的事。所以今天对张江示范区而言,当务之急要在实际工作当中多去听取我们企业需求。 [20:06:51]
[于晨] 他们在发展过程当中,无论是大企业、中等企业、小企业,他们确实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在金融方面,这样才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帮助他们解决,从而共同推动高新区的发展。 [20:07:16]
[于晨] 今天和市金融办的同志交换意见的时候,他们也表现出这种需求。他们在协调金融系统的单位过程当中,觉得还算是得心应手,但是他清楚,究竟你们高新区里面有多少个企业、哪些企业会对上海将要推出的新三板感兴趣。我们再进行辅导和帮助,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要积极加强。 [20:09:03]
[于晨] 至于今天话题的第三个点,高新区发展过程当中,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当中,怎么和文化结合起来。这一点我想举一个例子,我们和北京中关村相比,我似乎感觉也存在这方面的差距。比如说去北京中关村去,会感觉到文化热风扑面而来,在文化方面,整个社会对它的理解都非常的充分。 [20:09:41]
[于晨] 但是我在张江工作十个月过程当中,这种感觉不太多,开大会的时候蛮激动的,但是回到工作的地方感觉不太多,这可能和上海的稳健,从容操作,长期以来的文化积淀也是分不开的。在文化方面我更多是提倡勇于冒险。本身就是这么一个特性,不能够要求每一个企业,或者说每一个被金融企业支持过的,都百分之百的成功,这个是不现实的。所以这里面有一个文化的重塑和创新的概念。谢谢!
[20:10:32]
[朱宁] 听了从管委会的角度,从中国企业的角度来看金融和科技之间的关系,现在想把这个视角稍微转换一下,现在听一下从美国来的朋友汉尼·纳达先生,您是敢为天下先,敢承担一些风险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从投行的经验来讲,觉得中国哪些企业在金融服务类里面已经走到国际先进水平,或者说走到世界前面。以及有哪些方面觉得我们还有欠缺,还可以做更多的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现在听一下海外的经验或者说教训也可以。 [20:11:19]
[汉尼·纳达] 我觉得中国有三件事对于创新是很重要的,像在美国就有一个很创新和创业的文化,它有一个巨大的市场,另外有资金,这三样东西,对于创新都是非常重要的。美国能够有很好的创新,就是因为有这三样东西,而现在中国也在慢慢出现这三样东西。 [20:12:09]
[朱宁] 这和美国过去一段时间类似,中国有三个对创新非常有利的要素,第一个要素有一些创业者的精神、文化底蕴。第二有一个逐渐成长的人群,人口方面的资源,第三就是说中国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出现了非常重要的资本,无论是国际资本还是民间资本,这三者因素对于整个新的创新,跟科技的发展不可或缺的三个重要要素。 [20:12:39]
[汉尼·纳达] 从文化的角度上来说,我觉得是创业精神,而现在中国有很充足的创业精神,从高楼大厦,到小企业,我觉得中国的创业精神比美国更强。这个市场来说,在中国有
很广阔的市场。 [20:12:58]
[汉尼·纳达] 另一方面是西方的消费主义,我觉得可能有一些过度,这是我比较担忧的。最后一点从资金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有两方面很重要,一方面是资产,一方面是债务。这两方面,在我们说到金融创新的时候,资产和债务是必须要分开来的。 [20:13:23]
[朱宁] 汉尼。纳达先生说,中国创新精神比美国当年的创新精神还要更强烈,无论从办公室里的白领,还是到街头摆摊的小商贩都有很强的创新精神。但是这里面的创新是满足不同的需求,希望更多的创新是用来满足中国国内的需求。而美国发达国家里面需求被推到过度需求的程度,也会导致美国的通货膨胀,或者说全球的价格上涨。 [20:14:05]
[朱宁] 那么与此同时,我们今天讲了创新,其实是两方面的创新,一方面是技术上的创新,一方面是金融上的创新。那么在金融方面的创新是希望我们可以区别对待股权和负债。 [20:14:14]
[汉尼·纳达] 所以债务是第一风险的。银行如果没钱的话,从定义上来说不会借钱给你的,而资产是高风险的,对资产投资,一般的风险投资都会损失10%到30%的投资额,只是仅仅10%投资是可以盈利,得到回报的。所以也就是说风险高,回报也高。 [20:14:40]
[朱宁] 从资本的角度来说,债权融资无疑是非常安全的融资方式,因为只有银行看到他所进行的信贷投放,与此同时进行股权投资也是高风险、也是高收益的投资方式,在美国的风险投资或者说创投来讲,在80—85%的投资项目都是赔钱的,只有剩余的10%—15%的项目才可以获得收益,弥补他们在其他项目里面的损失。 [20:15:04]
[汉尼·纳达] 他们有他们的一些规则,定了下来,但是企业家却由于这些不愿意冒风险了,中国政府到目前为止做的工作是非常好的,他们有非常有效的监管,但是却没有干涉到投资。 [20:15:47]
[朱宁] 他们对于承担风险有一种天生的偏好,但是与此同时,他们对于管制或者说监管或者说过多的监管一种自然的回避的态度,因为他们不希望有更多的监管来告诉他们做什么事情,或者不做什么事情。中国政府到目前为止做了非常卓越的工作,就是给市场设了一个必要的游戏规则,但是同时又没有过多的干涉到具体的投资方向或者说导向。 [20:16:18]
[汉尼·纳达] 最后一点,风险投资家他们要继续冒风险的话,必须要看到回报,到目前为止在中国主要是通过IPO实现的,无论在国内上市还是在国外上市。我们要继续投资、继续冒风险的话,必须要看到更多的股权产品,也就是并购。 [20:16:40]
[朱宁] 今后能够看到是,因为所有的风险投资都是主力的,都希望可以最大化投资收益。现在在中国大部分的风险投资,包括PE投资是希望通过IPO的形式来进行退出,但是我想强调的是在国际惯例上,其实同收购和兼并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早期投资的退出机制,希望能够在今后看到有更多的收购和兼并的项目,能够在中国发生,也更便利于早期投资者或者说风险投资能够退出,也可以鼓励我们今后进行更多更大的投资。 [20:18:43]
[汉尼·纳达] 好的,我就讲到这里。 [20:18:49]
[朱宁] 我想把焦点转到朱先生,朱先生从事在商业银行里面做有关于比较多的金融创新投资和融资方面的业务。跟汉尼·纳达先生有一点冲突,从传统角度来讲我们觉得商业银行是比较保守的,或者说非常谨慎的信贷投放。我们发现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商业银行已经开始给高新企业提供一种灵活的融资方式。我想国内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有一些探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20:19:42]
[朱心坤] 非常感谢刚才的介绍,大家晚上好。我来自与上海农商银行。从我过往的经历来说也做过商业银行,帮助企业IPO,也做过将近十年的创投,私募股权投资,现在在商业银行给一些科技或者说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融资。从个人的从业经验来说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20:20:41]
[朱心坤] 今天的主题是“金融在科技和文化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机遇”。从我过往的工作经验来看,科技企业也好,或者说文化,文化我的理解是,对我们来说主要是一些像创意的产业,像动漫或者说影视,包括游戏。这些企业,我们从银行角度来说两方面是瓶颈。 [20:21:50]
[朱心坤] 前面几位也提到对高科技也好、对文化创意产业也好,风险的确是比较高的,在早期的时候,这些的现金流非常不稳定,从我银行角度来说是还款能力不稳定,恰恰银行过去在高信贷产品融资方面是比较欠缺的,这是阻碍我们银行为这些企业提供融资。 [20:21:55]
[朱心坤] 第二个方面,为什么这几年创业风险企业非常得活跃,我也在这样的企业做过,也帮助十多家的企业,给他们投资,带到资本市场上去,回报是非常多的。中国创业板以来,也有统计,那些创投在企业的时间只有三年左右,但是回报超过10倍,可想而知,回报率非常高。 [20:23:07]
[朱心坤] 回过头来看银行,我们除了获得利息收入以外,这些利息收入受到政策的限制,不可能很高,很难覆盖我们承受的高风险,这样来说,所谓的收益功能风险是很低的。所以也阻碍了整个银行为科技、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服务。 [20:23:36]
[朱心坤] 面对这两个障碍,从我们这个银行来说,因为我们是地方的商业银行,我们怎么来做一些这方面的改进,我想大概是这几个方面。一个就是我们不可能银行一下子来推广这个业务,不现实。所以两年前成立了这个部门,叫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心,主要是面对中小科技企业,也扩展到文化创新企业,统称为创新企业。 [20:24:20]
[朱心坤] 这些企业和传统企业不一样,是轻资产的,前期、早期发展的时候非常需要钱,除了需要风险投资以外,也需要有银行的融资服务。我们就为他们提供服务。我们经过两年已经为30多家企业提供贷款,总金额有7个多亿。我们这个部门也推动整个银行为科技文化创意产业提供融资,到目前为止大概是200多家企业,我们提供的贷款大概是30多个亿。 [20:24:36]
[朱心坤] 因为毕竟这些科技企业也好、文化企业领域范围比较广,所以我们也想聚焦一些,我们接下去想聚焦的行业是三个方面,一个是信息产业,就是IT,有硬件也有软件。第二是生物医药,第三是新能源。也想在这三个领域慢慢培养我们具有专业背景的企业,通过他们来甄别风险,提供很好融资服务。 [20:25:21]
[朱心坤] 第二个需要做的努力,就是开发一些创新的信贷产品,因为前面讲到,科技也好、文化创意企业,是轻资产,传统的银行产品,服务他的需求。所以这两年来,我们开发了一些像股权质押贷款、订单融资、知识产权等等,也做了一些尝试,应该说受到企业的欢迎。 [20:26:03]
[朱心坤] 第三个方面,既然是高风险,也想通过我们的方式控制它,怎么控制它,除了我们自身努力以外,我们也想借外力,借外面专家的力量,也推了一个业务模式,叫投贷联盟,这个科技企业、文化创意企业已经拿到风险投资,投资以后我们给你做贷款。 [20:26:38]
[朱心坤] 通过这个我们也想通过创投的理念,通过他们的判断,因为他们对这些科技创新企业,一定认为这个企业的盈利模式、前景、团队是比较看好的,当然他们也增加了投资,也增加了我们银行的信心,所以我们也愿意给他们贷款,通过我们创新的方式。第三个对一些科技类的企业,因为所属的技术有比较难把握的地方,请我们的专家,比如说生物医药专家为决策提供意见。 [20:27:00]
[朱心坤] 第四个方面,通过金融业务的创新,来尽可能提高我们的收入、覆盖我们的风险,调动我们的积极性。大家知道商业银行不允许做直接的股权投资,但是我们想跟外部的创投合作,这个也是我们借鉴了像美国硅谷银行的一些做法,给一些中早期的科技企业、中小文化创意企业投资的,拿一些股权,这个不能由我们来持有,由跟我们合作的创投来持有。通过利益共享来获得股权投资增值的收益,这样能够弥补我们的一些高风险,调动我们的积极性。 [20:27:47]
[朱心坤] 这是我们的努力,我们也会继续做下去。另外经过我们一段时间的努力,觉得还是有一些欠缺的地方,所以我们想呼吁一下。第一个毕竟我们做的还是有一些高风险的业务,所以我们希望政府通过风险补偿也好、专项奖励也好,能够给我们一些银行对科技企业、文化创意企业融资支持的风险补偿,或者说专项奖励。 [20:29:18]
[朱心坤] 我们也知道像高新区管委会也在研究,包括上海市也在研究这方面,希望通过政府的力量可以调动积极性。我们知道有一些金融机构,比如说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现在都开放了,能够做直接股权投资,恰恰银行没有开放。银行恰恰是在中国金融资产最多的金融机构之一,目前全国所有银行的金融资产已经突破100万亿,我们觉得是不是政策部门、金融主管部门能够放松一下,允许在一定的限额内,我们银行用自己的资本金来做创投,做LP,我们参股创投基金也好,自己成立一个子公司做创投,能不能有一些放松。 [20:30:19]
[朱心坤] 这样能够使我们的一些资金能够做一些投资,对科技企业,除了贷款以外,能够让我们获得比较高的资本收益的机会,也可以弥补我们的高风险,调动我们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我就介绍到这里,也是我以往工作当中的体验、体会,谢谢大家。 [20:30:40]
[朱宁] 现在我们听到说,从整个金融体系里面,银行是很大的一个体量在整个中国的金融体系里面。现在我们发展很快的中国金融体系里面,就是保险行业。保险行业从传统意义上来讲,是属于从投资的角度来讲是比较稳健的,因为跟业务本质有关系。 [20:31:44]
[朱宁] 其实在过去十年里面,保险公司曾经也有过想要投资更有创新、更有风险的投资方式,过去十年里面出现美国的LG,投资一些很创新的产品,结果创新过了头,导致整个公司自己生存都成了问题,我想问一下咱们从保监会来的张雁云先生,从监管层的角度,对整个中国保险发展的角度来讲,对整个创新是什么样的看法。同时具体到,可能对PE投资,或者说VC投资,或者说对高新企业的这种项目投资和项目投资,有什么政策上的思考。 [20:31:53]
[张雁云]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刚才朱老师出了一个题目,涉及到保险支持科技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相关投资的问题。但是我们现在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从支持科技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现在目前主要还是从基金保障,对于涉及到保险资金怎么投入到创新型的产业,现在目前还是出于一个探索和初步阶段。虽然从保险资金用于投资范围来讲比较宽一些,但是对比例的要求还是限制比较严的。 [20:32:32]
[张雁云] 从目前来看,刚才各位的发言过程当中,讲到保险,保险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风险管理工具,也是金融业的三大支柱之一,但是它与金融行业、金融共性的地方,也有它特殊的地方。我们在几年的工作里面把保险功能定位为三个,一个是经济补偿,一个是金融流通,再一个社会管理。 [20:32:47]
[张雁云] 其中经济补偿可能是目前现阶段保险业需要发挥的最基本的一个功能。对参与到科技文化产业的发展,保险业这几年也做了一些探索,一方面对科技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一些风险保障、提供一些支持,另外一方面由于自身的发展拓宽服务领域,使自身在更广阔的空间里面得到一个较快的发展。 [20:33:02]
[张雁云] 现在从保险来讲,我们重点落在四个方面,发挥保险的作用。第一个,提供经济补偿。提供经济补偿其中很重要的一点,现在在试点过程当中,通过科技保险和文化保险,我们把支持科技企业和文化企业发展的,统称为科技保险和文化保险。通过开发一些客户需求的保险产品,为保险科技企业和文化企业,提供一些风险保障。一旦在创业过程中,有风险,保险公司能够给予及时的补偿,这样企业能够在保持经营稳定方面,实现可持续性。 [20:33:29]
[张雁云] 第二个,进行风险管理。因为保险本身,在长期承保过程中,对企业的风险有一个准确的把握,这样通过合作,可以为科技文化类企业提供风险防范的建议、提供风险防范预案,这样可以更好地做好风险管理。 [20:33:54]
[张雁云] 第三个,涉及到金融流通的问题,现在保险资金还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在这方面,这几年保监会也逐步放宽了保险资金的应用范围,但是比例的限制,考虑到保险资金现在运用的一些能力和市场的一些变化,为了更稳健一些,所以说还有方方面面的限制。但是服务科技文化企业发展过程中,在稳健性原则的指导下,应该说也鼓励保险资金投入到高新科技企业的基础建设,包括一些国家重点战略项目的投资当中,我们通过股权、通过债券、通过购买一些股票、基金,这一类的产品,我们可以参与到建设当中。 [20:34:21]
[张雁云] 再一个方面很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科技文化企业参与到国际竞争里面去,通过信用保险,可以使这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保持稳定,能够参与到国内建设当中去,发挥一些作用。 [20:34:31]
[张雁云] 科技保险我们从2006年开始试点,这是和保监会共同推动这项工作,2010年根据试点的情况进行全面放开,目前科技保险的发展,应该说还是比较稳健的,而且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效,实现了保险企业、科技企业和文化企业的较快的融合和发展。 [20:35:12]
[张雁云] 文化企业方面在去年2010年4月,我们委员会会同财政部“一行两会”,又制定了一个促进文化产业的文件,应该说这是各个部门通力合作的一个结果,也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措施。 [20:35:19]
[张雁云] 文化产业方面从去年开始刚刚试点,上海应该说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走在前面。在2010年世博会期间,上海世博局要求,各家保险公司,参展者都要投保,包括艺术品展览四个险种,在这其间人保公司组织12家保险公司,成立了一个共保体,这样使保险能够真正渗入到文化产业,因为艺术品也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这样就渗透到里面。 [20:36:13]
[张雁云] 太平洋保险在去年承保了陈逸飞先生的60幅字画,承保金额达到60亿,这在文化产业保险里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有人提出,目前科技保险和文化保险在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制约因素,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感觉到一个是从需求方面,有两个因素,现在存在一定的瓶颈。一个就是现在科技文化企业对保险的需求,对保险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刻,需求有不足,现在是这方面的问题。 [20:37:30]
[张雁云] 再一个方面,每个客户对风险保障的要求不同,具有复杂性,也具有多样化。这样由于保险公司在积累数据方面也不足,也没有办法计算损失率,保险公司也不太敢承保。 [20:37:48]
[张雁云] 另外从政策方面来讲,目前还存在一些政策上的支持不足,作为科技文化企业下一步在发展过程中,应该说有些东西是新的,在前期试点创新过程中,还需要有一些政策方面的支持,目前从科技保险来讲,现在虽然是财政部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但是,落实不是很到位。另外从直接补贴方面也没有更多的政策。这方面是制约当前科技保险和文化保险发展很重要的瓶颈。 [20:38:05]
[张雁云] 对于下一步的创新,各位领导都谈了这个方面的问题,但是我们主张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还是支持创新,但是我们原则上还是要求,保险企业在做创新保险服务的同时,一定要顾及到自身风险,做到两者的有机匹配,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为科技文化企业服务,我们也实现了自身风险的防范,实现了自身健康发展。谢谢。 [20:38:36]
[朱宁] 刚才听了大家非常精彩的发言,做了字数统计,可能被提到第二多的基本上大家讲的是回报,大家提到最多的词是风险。无论是风险投资还是私募股权投资,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或者说创新技术企业的投资更多是风险,这个风险有一部分和业务是与生俱来的,有一部分风险是可以被监管的。 [20:39:11]
[朱宁] 我想把话筒转给辜先生,请他从司法、立法的角度来说,今后发展一段时间里面,从司法考虑、从立法角度来讲,对整个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投资有哪些想法?在法律设置上面有哪些修订,听一下辜先生对这方面的意见。 [20:39:20]
[辜胜阻] 资本市场是多层次的金字塔型,在主板,在上海,大家比较关心是国际板的推出。国际板的推出,对于我们科技型企业来讲,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鼓励在海外上市的科技型企业,像互联网公司,几乎钱都是海外赚去的。这种海外上市企业怎么实现红筹框架回归,这可能是将来科技板当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这是塔尖上的。这一部分最重要的功能是怎么样把强势企业做大做强,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先企业。在这方面我们资本市场只提供服务还是不够的。 [20:40:01]
[辜胜阻] 有人讲我们资本市场是三重三轻,重融资,轻投资,投资者感觉到赚钱不多,没有分享到回报。还有重数量,轻质量,现在我们的上市公司数量已经是发展非常快,但是我们大公司有影响力的公司,上市质量还不够,特别是领袖企业还不够。再一个就是重上市,轻退出,这是我们国家资本市场很大的特点,退出机制不完善。像创业板也是因为退出机制设置不好、不够。 [20:41:26]
[辜胜阻] 塔底这一块坚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由于互联网的泡沫一个非常重要的是由天使投资推动的。因为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有很多人赚了钱,赚了钱以后有闲钱,所以这次大量投互联网,造成互联网泡沫。所以在这个底部,像美国现在天使投资人自己有数以万计的天使投资,投了大量的企业,所以这种天使投资、风险投资、PE,这是底部。 [20:43:08]
[辜胜阻]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怎么样推出新三板,新三板也是资本市场的底部。怎么样解决大量的中小企业的融资、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要和金字塔型的相适应,有三部法,证券法,公司法、经济法,我们原来的经济法不包括PE,也不包括风投在内的,所以这一次修改肯定要把私募股权基金这一类新的基金纳入。 [20:44:17]
[辜胜阻] 还有国际版推出很重要的是搭一个框架,作为整个主板市场和整个资本市场,证券法和公司法现在已经配向金融融资,所以我们的证券法、公司法和经济法怎么样和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相适应。 [20:44:34]
[朱宁] 谢谢辜先生。我利用我作为主持人的便利向各位嘉宾问一个问题,之后我们有更公开的互动。我想问一个问题,辜先生提到中国有很多的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到海外去上市,最近尤其在过去一个月里面,中国互联网企业上市的业绩并不是那么鼓舞人心,大部分企业出现了破发的状况。 [20:45:28]
[朱宁]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大家对于目前整个国内对于高新企业的股指水平是什么样的感觉。第二个如果我们国内对上创业板,或者说新三板有修正的话,会不会红筹概念,已经成为全球最领先的企业,选择不到纳斯达克上市,而是回到本国国内资本市场。国内有一句老话叫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所以这个问题先让汉尼·纳达先生回答一下,其他的各位嘉宾做补充。 [20:46:45]
[汉尼·纳达] 我讲一个故事来回答你这个问题吧,我是一个农民,我种苹果,可以到我的村庄去卖我的苹果。基本上是有两家人家喜欢苹果的,这两家人我不会高价卖苹果给他们。但是如果我开车到一个很远的地方,有一个城市,在那个地方有几千人都想买苹果,但我只有100个苹果,但是有1000个人想买我的苹果,我就可以把我的苹果高价卖出去,而不会像在村里面把苹果价格卖得很低。作为一个农民我就会天天开车到那个地方去看看他们有什么看法。 [20:48:21]
[朱宁] 汉尼。纳达先生说的意思是,如果我是一个苹果商,我生活的小镇里面有两家人家,我每天生产出一千个苹果,两家人家不可能消费那么多的苹果,所以这个苹果在我这个小镇子卖不出好价钱。但是如果我开车去一个很远的城市,这个城市的人对我的苹果非常喜欢,我这一千个苹果可以在大城市里面卖出非常诱人的价格。 [20:49:03]
[汉尼·纳达] 再给一些具体的例子,一个是优酷网,一个是人人网,他们都是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这些公司选择纳斯达克,是因为他们的估值在纳斯达克,会比在上交所或者说香港的证券交易所要高。讲到监管的话,香港要求有两年的收益,但是在纳斯达克没有这样的要求。至于他们每天的交易量,是非常高的。 [20:49:32]
[汉尼·纳达] 那么作为一个CEO,我就可以卖掉我的股票,我的锁定期只有6个月。另外我估值又很高,如果说一个公司今年的收入是一亿,但是价值是达到了70亿,如果在中国上市的话估值是更高还是更低呢?我觉得是更加低。很有可能一个公司成功上市的话,这个公司的估值会更低一些。 [20:49:49]
[汉尼·纳达] 但是有一点要小心,资本监管、估值,就像开车一样,如果你开得太慢,就不可能达到终点,如果开得太快的话,有可能出车祸。比如说在2001年,2008年美国都出现了问题,就是因为速度太快。所以我们必须要对事情进行不断地监管、不断地监控,有多少资本,现在我对这个公司的估值有一点点担心,之所以估值比较高,是因为像风险投资家,他们有很多钱,他们有几十亿美元,但是他们都在投相同的公司,这就可能造成车祸。 [20:50:28]
[朱宁] 我想讲一下,现在我对整个中国公司在海外或者说创新企业,在海外上市的估值有一定的担心,因为我们在前面几轮成功投资之后,私募股权投资者都积累了比较充裕的资本,在这么多的资本追逐比较好的项目投资前提下,我对今后一段时间的投资回报是有担忧的。 [20:51:13]
[汉尼·纳达] 你觉得我们出现问题会需要多少时间呢?这个很难回答,如果美国是出现了崩盘,速度会很快的,这是美国一个典型的特征。但是我并不认为中国会出现这个情况,会是一个慢慢的泡沫泄气的过程。这当中也有很多原因,其中还有中国创业精神,中国人比较善于很快去改变自己的商业模式。 [20:51:38]
[汉尼·纳达] 有一个例子,美国雅虎公司当它做大的时候创新就很难了,但是中国的新浪网不是如此,在微博(http://weibo.com)和其他的业务上创新速度非常快。这个就可以缓解在中国崩盘的速度。在中国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以中国的市场非常重要,我们会继续看到我们风险投资,会对中国市场有更多的投资。 [20:51:57]
[汉尼·纳达] 我觉得这都会自然发生,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较差质量的公司想要上市,当投资者看到这些公司的质量并不高,会感觉到非常的紧张和担忧。我们看看在最近五个互联网领域的IPO,所有的都是质量并不高的,但是他们的估值很高,这对投资者来说并不是好的信号。我并不觉得应该做很多的工作,因为投资是一个可以自我管理、自我监管的过程。如果我有钱就投资。通过这样的过程可以减少泡沫。 [20:53:35]
[朱宁] 嘉宾内部的讨论现在告一段落,现在想请在座的各位提出你们的问题,或者说刚才嘉宾所提出的一些想法、观点,分享你们各自的看法和观点。 [20:54:04]
[记者] 各位嘉宾好,我想问一个问题,最近一些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在美国上市,然后现在破发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前一段时间有一些企业遭到美国一些监管部门的调查,通过反向收购上市的企业。您觉得这些企业在基本面上出现了问题吗?还是说存在其他方面的一些问题。 [20:54:50]
[汉尼·纳达] 好的,看来是故意挑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美国监管者的工作并不是要去评判公司的估值或者说质量,美国监管者的工作是去保证他们的公司事实是正确的,这是非常重要的区别。这也就是主要的原因,为什么纳斯达克市场运作那么成功,因为让市场去决定公司的估值是多少,以及现在是不是想要做投资。公司的质量就像人的外表一样,必须要非常的小心,在控制质量的时候一定要非常的小心。 [20:56:31]
[朱宁] 我想讲一点美国监管的思路和中国监管者可能稍微有点不一样,我们在美国并不是发行,不要求上市公司一定是资质非常好的公司,但是我们所强调的一点,公司所披露的信息是必须准确和公正的,我想提一点,对于一个公司的资质是好是坏,这其实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只有我们要求所有的公司都必须准确跟公正地披露他们的信息,才能保证所有的投资者,能够充分地了解事实。投资者很聪明,可以用自己的手去投票,在股东会上来投票,或者说用自己的脚来投票,或者用资本来投票。 [20:57:41]
[记者] 我有一个问题问一下保监会的张主任,科技和文化企业是缺钱,但是保险公司又是很有钱,所以保监会这一块,保险公司也有这样的投资冲动,保监会这一块也研究过保险资金关于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的问题,但是好像我们迟迟都没有看到细则出台,所以保监会如何对待这一块投资的。 [20:58:04]
[张雁云] 保险资金的特性决定了保险资金投资了以后,首先要符合安全性原则。现在保险资金在资金运作过程中一个方面,从现阶段来说,保险公司的融资能力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差距的。另外我们的政策环境、信用环境,在这方面,保险公司在投资决策,还是刚才大家都讨论资本市场信息的透明度方面,在这些方面还是有差距的,这就决定了保险公司投资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20:58:34]
[张雁云] 刚才我讲到,涉及到保险资金的运用范围,现在通过委员会的政策要求来讲,基本上接近了现金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在比例要求上,在资质条件的要求上还是比较严格的。但是我觉得这个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保险公司本身投资能力的增强,我想对逐步达到一个好的水平。谢谢。 [20:58:48]
[辜胜阻] 在美国风险投资之所以发达,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养老金在风险投资基金中间,占非常大的比重。 [20:59:24]
[王铭泽] 你好,我是上海东方网的记者,问一下张主任,这次北京故宫博物馆发生三件无价之宝的流失,实际上保险有31万,如此的保险额对于无价之宝来讲是不是有点太低了,您是如何看待艺术品保险的事情,保多少才算是合理的? [21:00:08]
[张雁云] 这个问题,刚才我也想说一下,前一段时间我也从媒体上看到了这个方面,香港前一段有几件藏品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按照媒体的报道是几千万人民币,但是从投保来看,只投保了31万,从这个方面来讲,一个方面说明了,因为我们刚才说艺术品保险应该是文化保险的其中一小部分。但是艺术品的保险可能国际上专业性的保险公司在做。从国内来讲,由于保险的基本经营原则还是一个大数法则,也就是保险公司在承保某一项风险的时候,一定要有基础数据了积累。 [21:01:27]
[张雁云] 这样由于艺术品本身一方面价值难以确定,另一方面由于积累数据比较少,保险公司在涉及到艺术品保险的时候,是非常慎重的。所以说一般情况下,也不敢予以承保。从这方面来讲,体现出展览的一方过于相信故宫的安保措施,应该说保险意识还不是特别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们国内保险企业对于艺术品保险险种的缺乏。 [21:01:44]
[张雁云] 真正做好艺术品保险,还是一个逐步探索、逐步积累经验的过程。我相信随着将来逐步的数据积累,保险公司在艺术品险种方面也会提供更好的服务,这个需要一个过程。一个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另外保险公司从风险防范的角度多开发一些好的产品。谢谢。 [21:01:50]
[记者] 谢谢各位嘉宾。我是来自于一家瑞士的私募基金,实际上我们现在看到工作的原因,可能接触比较多的资金,我很想问一下辜先生、张先生,还有汉尼`纳达先生。我们看到从2009年人民币私募基金,保险基金,从2009年到现在,我们看到很多私募基金在发售,规模越来越大,最大的就是前一段时间的红利100亿人民币,然后最近鼎辉也在80亿人民币,也有一些小的创投35亿,现在已经做掉了10亿。包括一些保险公司,包括一些创投、风投,包括证券私募基金。 [21:02:42]
[记者] 这里面有几个问题,第一钱很难拿到,第二好的项目市盈率给的很高,主要的原因就是所谓创业板的发行市盈率比较高,导致整个估价体系比较高,现在资本追逐也比较多。主要是基金管理公司方面的规定,虽然也有一些文件,包括证监会也有一些证券投资基金做修订的内容,这个辜先生可以回答。保险公司现在也在根据政策来投资到这个领域去,实际上保险资金的运用有一些风险在里面,也就是说在科技和文化比较偏前端,跟主业无关的还是不能去投资,主要是投资偏后端。 [21:03:12]
[记者] 我们跟保险公司聊下来,在国内私募基金也就找到十几家可以做,范围很窄,钱很多。怎么样做一些规范,避免一些不好的因素,对于募资方面产生的原因。这方面也可以看一下美国或者说英国,英国金融监管局都会有一些监管,是对机构监管,而不是对基金监管,在这方面中国有什么样的动作。 [21:03:16]
[辜胜阻] 这个问题非常好,你刚才已经讲到了PE热,现在是一哄而起。五年前大家见面以后就问你,你买了股票没有?现在大家见面就问,你PE了没有。所以现在有人讲全民PE。这个问题同样,刚才跟汉尼先生讨论,美国也好,美国资本互联网市场的泡沫,是因为钱太多,我们也是钱太多。现在的游离性太多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现在实体经济,现在大量的民间资本、热钱多,造成实业的空心化,造成经济的泡沫化。 [21:04:44]
[辜胜阻] 现在温州大量的民间资本游离于实体经济,有人讲60%的钱游离于实体经济,炒房、炒煤、炒酒、炒棉花,还有大量的做PE。但是PE和VC很重要的,专业投资,有人讲是二八,成功率是20%,80%是失败的。所以我们来之前跟很多做PE的人讨论,做成功的也有很多,但是温州等地失败也很多。所以互联网出现了非理性的反映,也要防止PE出现非理性的反映。 [21:05:08]
[辜胜阻] 在这个方面你刚才讲到法律,刚才我已经讲到了,基金法现在正在进行修改,修改以后可能会把PE、VC这一类的股权投资纳入进去,就会有法律上的约束。但是我觉得要规范,要看市场有没有修复的机制。我们现在互联网泡沫也是这样,市场有没有修复机制,刚才这位外国先生已经讲到,我们确实现在出现了过热的态势。我们还是寄希望于怎么样有一种市场的自我修复机制。 [21:05:45]
[辜胜阻] 说股市、资本市场有一定的泡沫是有,股市产生资本,资本会产生泡沫,但是泡沫到了一定的点就会死,一部分人垮掉,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成功,就像上一轮互联网泡沫一样。PE也是一样的,怎么样控制泡沫,不让它崩盘。 [21:05:56]
[记者] 我想请教朱总,您前面提到硅谷银行的特色,它是植根于硅谷这样的环境成长起来的,硅谷和科技银行支持科技企业的发展,那么它如果到国内来发展的话,在中国这个环境,您觉得他们能做好吗?硅谷银行目前这个模式。听听三位的看法。 [21:06:17]
[朱心坤] 我先做一个回答,也非常巧合,三月份跟上海金融办方兴海一起到硅谷银行做考察,也做了很多探讨。我个人认为是这样,硅谷银行的模式,我们认为应当是在全球商业银行里面,为科技企业提供创新服务是比较成功的。 [21:06:53]
[朱心坤] 成功点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风险控制做得比较好,我们也了解到硅谷也是对产业有一个划分,不是所有的科技企业都做。我们了解大部分主要是从事这几个方面,一个是IT,有硬件、有软件。第二个叫生命科学,第三个叫清洁能源。在银行里面有三个这样的专业小组,配备专业人员来做。这是它一个风险控制做得比较好的地方。 [21:07:04]
[朱心坤] 第二个风险控制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是跟创投合作,他们为什么跟创投合作呢?因为在企业判断方面他们花了很多的时间,做了判断调查,在这方面他们有经验、也有很好的理念。跟创投合作,硅谷银行除了贷款以外,也同时是一个LP会投资到风险投资基金里面。硅谷银行下面,它是一个集团,下面也有做创投的,也会做这方面的,这是风险控制做得比较好的地方。 [21:07:24]
[朱心坤] 另外一个风险控制做得比较好的,是分阶段,把科技文化企业分三成个阶段,一个是加速器阶段,这个企业没有销售收入,或者说销售收入低于500万美金,这个时候怎么样帮助,这个时候提供的金额是比较少的,不会超过200万美金。第二个阶段是这个企业是成长型,这个企业研发完成了,走向市场了,这个销售收入一般不超过5000万美金。这个时候会用很多,我们国内叫工业融资的方式,这个企业提供了产品以后,应收款等等方式进行。 [21:08:19]
[朱心坤] 还有一个阶段非常成熟期的美国叫企业融资,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美金,这个时候更多是帮助它走向国际市场。除了风险控制以外还有一点硅谷银行做得比较好的,收益非常高。前面我也讲了,美国硅谷银行除了风险定价,提高利率收入水平以外,更多是和股权结合起来,往往在第一个阶段,这个企业在加速器阶段的时候提供贷款,会有认股权,这个认股权让硅谷银行的金融资本来持有。 [21:08:34]
[朱心坤] 我们也看硅谷银行金融集团是上市公司,里面有很大的一块是非利息收入,也提高了他的收益。这个也是美国硅谷银行比较成功的,这两个方面我们在国内银行也在慢慢尝试,这方面是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我们当然也在做这方面的努力,所以美国硅谷的模式当然也有成功的地方,另外一方面整个信用体系,包括创业者的诚信体系等等方面,中国还是有很多差距的地方。但是随着慢慢资本市场跟着我们融资环境慢慢改变以后,这个会慢慢好转。我们也正是借鉴了美国硅谷的模式在中国做。 [21:08:47]
[汉尼·纳达] 有非常强的自我纠正的能力,作为监管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让市场进行自我纠正和自我调整。如果市场不能进行自我调整的话,人们就不会从他们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他们还会继续不断地犯错误。 [21:09:26]
[朱宁] 我想提出这个市场是非常有韧性,有一个自我修正的能力,我们的监管者应该允许市场有一个自我纠正的机会,投资者从损失中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时候才会成长,才会避免在下一个阶段犯同样的错误,这是非常好的。我仅加一句话的评论,大家看到无论是我们讲的美国硅谷银行是非常成功的,在扶持高科技产业上面是非常成功的机构。 [21:10:07]
[朱宁] 但是我提醒一点,与此同时和他们同时创建的风险投资基金,或者说小额贷款公司或者是银行,现在有很多已经不再存在了。大家看到的只是最成功的,金字塔尖的塔尖。 [21:10:14]
[朱宁]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做一个非常简短的总结,今天参与的五位嘉宾,都从金融和科技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作出了非常精彩的阐述。我加一点我自己的看法,美国从20世纪初便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到现在已经100年了,100年中美国经历了一次大萧条,经历了两次大危机,经历了数次通货膨胀,经历了11次大的经济周期,这个经济显示了非常强的韧性,整个发展成了非常大的经济体,在这个过程中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市场自我修正的能力。 [21:11:37]
[朱宁] 现在我觉得国内处在一个发展非常关键的期间,我们也是要充分利用整个现在的体制优势,一些国际上的资源,充分发挥我们的创新能力,同时把产业创新和金融资本和能力结合在一起。这样能够把我们整个国民经济推向新的高度。 [21:11:44]
[朱宁] 最后想利用这个机会,感谢今天参与的各位嘉宾,也感谢大家的参与和非常精彩的问题。谢谢。 [21:11:56]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