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20日 15:10 来源:国土资源部网站
我国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理论与方法还存在很多不足,评价指标层面与国土资源及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管理之间存在空档。因此,有必要根据国家“十二五”战略部署及国土规划要求,对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内涵、对象、内容等进行完善。
一、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新内涵
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分为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其中,“资源”主要包括淡水、土地、矿产、海洋、地质等重要自然资源。“环境”主要是指自然生态环境。
资源承载力是指:评价区域自身天然具有的、不可流动的资源科学可供利用规模,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最大保障程度。
环境承载力是指:评价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负生态效应所能容纳或者自然消解的最大限度。
二、资源承载力评价思路及内容
依据区域资源禀赋特征和可调入规模的稳定性,以及区域城镇化、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总体战略,科学确定重点资源的最大可供规模,并与合理需求规模进行对比,测算出最大可供保障程度,提出相关资源优化配置和保护等工程部署。
(一)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主要涉及农业、城镇化、工业3个方面。
1.农业
(1)耕地资源承载力
目的:体现“十二五”时期国家对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的战略需要。
技术思路:耕地资源需求规模=(区域总人口×450千克)/(区域耕地平均单产×合理的复种指数);区域耕地资源承载力=耕地资源可供给规模/耕地资源需求规模。
评价任务:主要是确定未来人口高峰值时期,充分考虑蔬菜、水果、经济作物、特色农业及现代农业示范区等非粮食用地需要,确定全国耕地资源的最低警戒规模,为制定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标准提供基础依据。
(2)农村生活空间承载力
目的:促进农村建设最为重要的指标,体现“十二五”时期国家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提高农村生活空间利用效率的战略需要。
技术思路:农村生活空间合理需求规模=区域农村总人口×人均用地空间标准;区域农村生活空间承载力=农村生活空间实际规模/农村生活空间合理需求规模。
评价任务:差别化确定不同地区农村人均生活空间合理需求标准,确定农村生活空间总体需求规模和挖潜潜力,为部署相关国土综合整治工作提供基础依据。
2.城市化
目的:体现“十二五”时期国家对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构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促进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的战略需要。
技术思路:城市建设空间合理需求规模=城市总人口×人均用地空间标准;区域城市建设空间承载力=城市建设空间实际规模/城市建设空间合理需求规模。
评价任务: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评价节约集约利用潜力,差别化确定不同地区城市建设空间人均合理需求标准,确定各级各类城市建设空间总体需求规模和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为科学推进区域城市化建设提供基础依据。
3.工业产业发展
目的:确定工业产业发展的合理空间规模是体现“十二五”时期,国家对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带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优化工业产业建设空间规模、结构和布局的战略需要。
技术思路:工业产业建设空间合理需求规模=(单位产值建设用地需求标准×合理产值规模)/(1+技术贡献率);工业产业建设空间承载力=工业产业建设空间实际规模/工业产业建设空间合理需求规模。
评价任务:根据国家对各省、区、市工业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以及区域产业发展协调的战略部署,确定未来各类工业产业建设空间总体需求规模和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为科学确定工业产业发展空间规模、结构和布局提供基础依据。
(二)矿产资源承载力评价
目的:体现“十二五”时期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加强能源和矿产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形成能源战略接续区,建立资源储备体系的战略需要。
1.能源
主要为煤炭、石油、天然气三大传统能源,以及新型能源。
技术思路:分为经济发展承载力和社会保障承载力2种模式进行评价。
经济发展模式为:能源经济需求规模=(单位GDP耗能标准×GDP总规模)×(1-单位GDP节能率);能源经济承载力=能源可供给规模(剩余可采储量)/能源经济需求规模。
社会保障模式:能源社会需求规模=(人均耗能标准×人口总规模)×(1-社会节能率);能源社会承载力=能源可供给规模(剩余可采储量)/能源社会需求规模。
评价任务:确定未来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保障程度,科学预测能源对外依赖度。根据评价结果,为形成区域性能源战略接续区,建立资源储备体系提供基础支撑。
2.重要非能源矿产同“能源”。
(三)淡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目的:体现“十二五”时期国家关于高度重视水安全,建设节水型社会,健全水资源配置体系,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的战略需要。
空间尺度:全国、省(区、市)、重点城市群和都市带3个层次。
技术思路:淡水资源需求规模=(生产用水规模+生活用水规模)×(1-节水率);淡水资源承载力=(地表水合理利用规模+地下水合理利用规模)/淡水资源需求规模。
评价任务:确定未来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陆域淡水资源保障程度和节约集约利用程度,确定重点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规模,为科学确定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水淡化空间配置规模与结构提供基础依据。
(四)海洋资源承载力评价
海洋资源承载力主要是渔业资源承载力,特别是近海渔业资源承载力评价意义较大。
目的:体现“十二五”时期国家关于科学规划海洋渔业产业的战略需要。
空间尺度:全国沿海省(区、市)。
技术思路:近海渔业需求规模=全国海洋水产总消费需求规模-远洋渔业消费需求规模;近海渔业资源承载力=全国近海海洋渔业合理捕捞规模/近海渔业需求规模。
评价任务:确定未来全国近海渔业资源最优捕捞规模,为保证近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调整近海捕捞业发展规模提供基础依据。
(五)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目的:满足城市化建设地质承载力评价基础需要。
空间尺度:重点城市区、都市带和各级重点城市。
技术思路:基础地质条件对城市建设的限制程度。
评价任务:主要通过城市基础地质调查完成,为科学保障全国不同区域城市地上、地下空间建设提供基础依据。
三、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对象及内容
(一)大气环境纳污承载力评价
目的:体现“十二五”时期国家关于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以及城市大气污染控制等战略需要。
空间尺度:全国重点城市群、都市带、各级城市、重点县镇。
技术思路:综合考虑未来区域产业发展特征,以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标准为基础,确定不同区域城市有害气体及污染物承受底限。可根据不同级别城市空气污染指数所对应的天数,占全年365天的比例,确定城市大气环境纳污承载力底限水平值。
评价任务:确定未来全国重点城市群、都市带、各级城市、重点县镇大气污染承受最低限度,为逐步改善我国城市空间大气环境质量提供基础标准。
(二)水环境(河流、近海)纳污承载力评价
目的:体现“十二五”时期国家关于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推进大江大河支流、湖泊、中小河流域、近海水域治理等战略需要。
空间尺度:全国大、中、小尺度流域及重点河流、水系。
技术思路:流域水系纳污承载力指数=流域水系污染物排放总规模/流域水系污染物排放最大允许值。
评价任务:评价未来全国大、中、小尺度流域及重点河流、水系水体纳污承载力指数现状,为部署大江大河支流、湖泊、中小河流域、近海海域综合国土整治工程提供基础依据。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