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上海 服装消费高端化趋势明显

2011年05月23日 14:29 来源:中国经济网

  据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限额以上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零售额为377.39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作为服装销售主渠道的百货店收益可观。据上海市商业信息中心对全市55家大中型百货店调查数据显示:百货店服装类商品零售额达到122亿元,销售同比增长14.5%。

  据调查,上海服装市场各品类、品牌之间的价格差距很大,从几百元、上千元到上万元的服装,都有特定消费群体。总体上,平价服装依然占据市场最大份额。但随着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境外高端品牌大举进入,上海市服装市场的消费档次不断提升,服装消费高端化走势正成为上海市服装消费的新趋势。

  根据上海市商业信息中心对全市服装市场的调查显示,从零售额位于前20名的女装调查数据来看:

  ———2010年单价在500元以下的品牌有7个,合计市场占有率为11.7%,2009年有8个,合计市场占有率为15.9%,2010年比2009年低端品牌减少了1个,市场份额减低了4.2个百分点;

  ———2010年单价在500元以上的品牌有13个,合计市场占有率为13.9%,2009年有12个,合计市场占有率为11%,2010年比2009年增加了1个品牌,市场份额增高了2.9个百分点。

  ———在畅销品牌中,2010年中高端女装品牌的市场份额增长幅度达20.9%。

  零售额前20位男装中:2010年单价在500元以上的品牌有15个,合计市场占有率为23.6%,占销售额前20位品牌市场份额的73.3%,2009年为12个,合计市场占有率为17.4%,2010年比2009年中高端品牌数增加了3个,市场份额增加了6.2个百分点,增长幅度达26.3%。

  据调查,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使各品类服装市场份额进一步向优势品牌集中,导致2010年上海服装市场各品类的品牌数量较上年有所减少,优势品牌的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品牌意识的不断增强使一批具有核心价值的服装品牌日益成为行业翘楚。虽然服装市场品牌竞争激烈,服装市场巨大的市场规模吸也引着越来越多新的品牌加入,使得服装市场品牌竞争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商品品类,但男、女装中的强势品牌均牢牢掌控着领先的市场份额,男、女销售前20位品牌的更新率并不高,分别为20%和10%。

  2010年上海服装市场各大类品牌的发展比较稳定,在不同品类的服装品牌中,女装、男装、童装等大类商品中进口品牌依然处于强势地位,而在羊绒衫、针织内衣等大类商品中,国产品牌凭借各种有利因素稳步发展。零售额排名前20位品牌调查数据显示:男、女装中,进口品牌数占比分别为57.7%、73%,其中,女装进口品牌合计市场占有率为14.8%,比去年提高1.4个百分点;男装进口品牌合计市场占有率为23.5%,比去年提高1.8个百分点;童装进口品牌数占比53.1%,合计占有率为31.6%,比去年提高1.9个百分点。

  在某些服装类商品中,国产品牌通过自身的努力,创新产品,凭借正确的市场定位、成本价格等本土优势,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从针织内衣市场零售额排名前20位的数据来看,国产品牌数占比60%,合计市场占有率为41.9%,其中,上海品牌合计市场占有率高达30.8%。羊毛衫、羊绒衫国产品牌合计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了38.4%和62.6%,羊绒衫零售额前20位国产品牌占了15席,销售所占市场份额高达80%。

  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是传统的纺织工业基地,上海已经成为了中国服装市场时尚度极强的现代化大都市,在纺织服装业上的优势使国产品牌逐渐复苏并日益发展。

  点评 “马太效应”在服装业的验证

  (责任编辑:傅云鹏)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