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行资金监管新政6月全铺开

2011年05月24日 00:18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日均存贷比监管让昔日银行们月末“突击揽款”的游戏难继续,也让国有大银行受益最多。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谈佳隆|上海报道

  “老板,只要你的1000万资金能够在我这里存几天,一到下个月就可以转出去,我可以给你千分之五的月利。”这是银行揽存业务员们曾经的经典台词,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季末或月末监管机构对银行存贷比的监控。

  以后这招不行了。

  《中国经济周刊》从光大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银行证实,中国银监会将于今年6月开始对银行存贷比情况进行“日均”监管,即要求存贷比日均不得高于75%的监管标准。

  此前,4月下旬,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曾在第二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公开表态,要按月度监测银行的日均存贷款流动性水平。但并未透露具体的时间表。

  存贷比,即贷存比,是银行贷款总额除以存款总额的比率。对于银行而言,这一比例高意味着银行可运用资金高,但是流动性风险随之也大,而这一比例低则意味着银行可运用的资金有限,虽然风险降低,但利差收益受到影响,进而影响银行利润。因此,在存贷比监管指标上,银监会既要考虑风险亦要考虑效益。

  日均存贷比监管的提出,意味着银行每天都要向银监系统报告存贷比情况,进而实现存贷比实时动态监测,如果某银行连续出现存贷比超标,则可能引发监管部门对其信贷规模等各方面更为严格的监管。

  存款“月末冲点”游戏难维系

  根据已经公布的13家上市银行的年报数据,截至2010年12月末,有8家银行的存贷比在70%以上,招商银行、交通银行、深发展、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中国银行的存贷比分别为74.59%、72.10%、72.37%、72.83%、72.74%、71.21%、71.15%、70.2%。

  今年一季度,不少银行正努力希望把存贷比指标降低以满足监管要求。以交通银行为例,一季度的存贷款政策发生了改变,存贷比是71.63%,比去年末略有下降。

  交通银行副行长于亚利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为了进一步符合监管要求,交行今年将适度放缓信贷增速。交行今年安排的增量存贷比不超过60%的水平,从目前一季度的执行情况来看比较理想,一季度存款增速大于贷款增速。

  “银监会日均存贷比的监控对银行的业务影响很大。现在很多银行都在为忙着拉存款而犯愁。”一位银行业人士这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通常,各家银行为了满足存贷比的时点要求,会在季末或采取存款“返点”方式,或采取推出高收益理财产品的方式在月末、季末等时间点通过有奖储蓄和高息揽储等方式“暂时性地”吸引资金流入银行体系,大幅提高存款余额。

  事实上,和以往月末、季末监管要求强调“时点”不同,“日均”监管则是强调了连续性。上海银行徐汇区某支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以前应对监管还不是太难,只要有一笔大资金在时点前在账上,等审核后再转出就算完成任务了,而“日均”监管则要求存贷比情况每天都要受监控,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不行了。

  由于存贷比是监管的硬性要求,因此银行在执行过程中很严格,并作为重点考核指标进行下达,这也使得银行揽存员“临时抱佛脚”的事成为常态,目的就是为了突击达标。而日均存贷比监管对原有银行内部的考核体系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高息揽存博弈贷款速度

  6月已经迫在眉睫,要么高息揽存,要么放缓信贷增速,成为各大银行必须做出的选择题。由于市场流动性紧缩,在存款不能实现有效快速增长背景下,日均存贷比考核将会使各大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贷款新增速度放缓。

  这或许是监管层最希望看到的,因为贷款增速放缓将使货币乘数效益收缩,进而缓解由于货币因素导致的通胀抬头。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去年年末,8家存贷比在70%以上的银行中,除了交通银行、中国银行是五大国有银行之外,绝大部分是股份制的中小商业银行。一直以来,中小银行的存贷比监管压力要比大型银行更吃力,相比大银行的网点多,自然吸纳存款的能力强等优势,中小银行对存款的渴望显得更为迫切。

  在去年9月,银监会通报批评广发银行、华夏银行、渤海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和农业银行存在有奖储蓄和高息揽储等违规行为。

  “伴随着日均存贷比监控要求的提出,高息揽存来完成指标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拆东墙补西墙只能月末季末那几天做一做,不可能天天这么做,既无操作的现实性,成本也太高了。”上海银行徐汇区某支行的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实际上,选择高息揽存对于银行来说是增加了支出侵蚀了利润,而如果选择放缓信贷是减少了利差收益,也侵蚀了利润,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考核着银行管理者的水平。

  《中国经济周刊》从包括光大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了解到,监管层目前更倾向于通过放缓信贷来满足日均存贷比的监管要求。以上海为例,今年一季度全市各月各项贷款增速分别为11.95%、10.63%、10.29%,已连续三个月回落。

  “采用日均存贷比监管会对银行的资金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做不好就要到银行同业市场去拆借,这样成本是很高的。”交通银行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另一方面,日均存贷比监管要求银行信贷发放速度节奏更加均衡,否认会出现当日超标的情况。”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日均存贷比监管的强化,银行手中的信贷资源则会显得更为珍贵,这不仅会使得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走高,亦会使得企业信贷利率走高,变相实现了信贷收紧的目的。

  国有大银行受益多多

  针对日均存贷比监管政策,申银万国证券、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都认为,在信贷资源总体控制,以及未来可能实施的日均贷存比考核的情况下,贷款资源的稀缺性将造成银行凭借相对垄断的融资地位和渠道进一步提高议价能力。

  《中国经济周刊》在上海走访了多家银行了解到,今年4月份以来,大部分银行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息已经普遍比基准利率上浮了30%。根据上海银监局向《中国经济周刊》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末,上海市主要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80.92亿元,当月增加9.96亿元,环比多增12.76亿元,比年初增幅4.97%,比整体贷款增速快2.21个百分点。

  中小企业贷款已经愈来愈不只是中小银行的偏好。今年交通银行一季度业绩显示,该行一季度小企业贷款规模较年初增长了17.81%,高于总的客户贷款增幅13.02个百分点。

  另一些银行业人士认为,日均存贷比监管的践行将会使得国有银行的利润进一步提升,因为其存贷比仍然较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及农业银行贷存比率均在70%以下,尤其是农业银行,去年末的存贷比仅为55.77%。而由于信贷额度紧张而带来的银行议价能力提高,仍将推动息差的上升。

  “同行拆借的利率水平一般都比较高,市场资金面紧张的情况会进一步推升利率。在资金面收紧的情况下,一些中小银行可能会向资金相对充裕的银行借款,即执行同业资金拆借。”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这样告诉记者。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