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高端商务SNS鼻祖上市激发行业开垦热情

2011年05月25日 02:01 来源:通信信息报

  本报记者 李晓玉 

  社交网站经历了数年疯狂发展之后,正迎来收获期。继中国的人人网凭借社交概念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后,美国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近日也成功上市,成为谷歌公司之后美国互联网市场最大规模的IPO。非但如此,LinkedIn在上市首日股价飙升109%,市值达到89亿美元。

  无疑,LinkedIn的良好表现提振了人们对众多社交网站以及互联网公司的信心。Facebook、Twitter、LinkedIn、Zynga在不同领域的爆发力显示了基于社交关系所衍生的巨大市场需求。

  不过,与Facebook等社交网站不同,LinkedIn让人们看到了社交媒体的工具性和实用性的另一面。LinkedIn在社交娱乐化大潮中独辟蹊径,主打专业性和安全性,将社交与职业联系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出社交关系数据的最大价值。从某种意义上看,LinkedIn更像是招聘网站与SNS的结合体,兼具工具性和社区性。它一方面满足了高端商务的招聘需求,另一方面又满足了人们的社交需要。

  毫无疑问,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强大的数据整理能力成为其成功的关键。这首先体现在用户数上。数据显示,LinkedIn拥有200万个公司页面,囊括2010年度财富500强所有管理人员;LinkedIn的用户之间已经创建了超过13亿个联系,该网站还记录了超过7900万个职业变化;在美国,LinkedIn成为28%的90后大学生主要求职渠道。50%以上3-5年工作经验的人群,都能在LinkedIn上找到档案。而在不久前,LinkedIn注册用户数已经突破1亿。

  更为关键的是,LinkedIn用户群体具有更大的价值。数据显示,LinkedIn注册会员中,74%拥有大学或以上学历,26%拥有硕士学位;69%的用户年收入超过6万美元,39%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1%的会员创造了24%的流量。

  如今,社交网站的巨大影响力正向社会经济各个层面渗透,而LinkedIn的成功上市则是社交媒体的商务价值首次被量化,自然引发业界关注。在国内,商务SNS也被看作是一块有待挖掘的金矿,不少网站都争相开垦,诸如天际、若邻、经纬网等模仿者更是层出不穷。

  不过,在商务社交网站LinkedIn备受好评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雷区。首先就是互联网泡沫化的担忧。自去年国内互联网公司扎堆赴美上市以来,关于中国互联网正泡沫化的言论便不绝于耳。而此番LinkedIn高估值更是引发众多质疑。LinkedIn在2010年的净营收为2.43亿美元,同比增长102%;净利润为1540万美元,增幅达487%。以此计算,LinkedIn目前近90亿美元的市值,相当于其去年净收入的584倍,营收的37倍。有消息指出,在LinkedIn上市之际,高盛已将其所持有的公司股票全数卖出。

  在盈利模式上,社交网站的盈利模式是普遍存在的瓶颈。对于LinkedIn而言,它实行的是“免费增值”的经营模式:用户可以免费创建个人资料页面,付费升级到高级账户后可以享用特殊的功能。用户登记订阅额外付费服务,出售软件“LinkedIn Recruiter”帮助企业从注册用户中寻找合适的职位候选人,以及出卖在线广告构成其盈利的三个方面。今年第一季度,LinkedIn的营收为9390万美元,其中近50%来自招聘解决方案业务,30%来自广告业务。但这一盈利模式能否支撑其长期增长尚不得而知。

  而来自业界的竞争同样不可忽视,其它平台的替代服务正挑战着LinkedIn类职业社交网站的生存根基。当前,Facebook等大会化社交网站庞大的用户基数是其最大优势,这保证了用户得到更全面的“人脉”信息。事实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利用此进行招聘。而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LinkedIn先后推出一系列的社交功能,尝试向社会化发展。这不免让人怀疑,两者是殊途同归还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同化?

  同时,职业社交网络如德国的Xing、法国的Viadeo,传统招聘网站都是LinkedIn的强劲竞争对手。从更大的范围看,SNS的另一个分支——Twitter为代表的微博(http://weibo.com)发展迅猛,并且吸引了大批商业人士。尽管围绕微博的盈利模式尚在探索中,但其表现出的用户基数、用户黏性等价值却不容小觑。

  综观而言,LinkedIn的成功上市意味着SNS全新的起点,同时它的成功也意味着社交网站的价值远非社交与娱乐而已,SNS+招聘,SNS+电子商务,SNS+游戏,SNS+手机终端……围绕用户的时代正在来临,这意味着SNS更具实用性的细分领域将蕴含巨大价值。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