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电荒愈演愈烈:实行差别电价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2011年05月25日 11:14 来源:中国经济网

  春夏之交“缺电”的现象,正在我国东中西部多个省市上演。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警,全国电力缺口保守估计将达3000万千瓦,堪称近年来我国面临的最大一次电荒——不仅提前敲门而且接踵而至。

   “电荒”这道现实难题,在拷问我们什么?

  从电力供给方面来看,“电荒”是“市场煤”与“计划电”相互摩擦的写照。

  火力发电在我国电力供应结构中所占比重高达80%以上。所以,用电之“荒”问题应该追溯至发电之煤。然而,决定煤电关系的杠杆是煤电价格机制。于是,另一个问题就派生出来:煤价随着市场供需波动持续攀升,而电价受政府管制,一旦“市场煤”遇上了“计划电”,现实就远不如我们想像得那么简单了。煤电价格严重倒挂时,发电成本高,电价调节跟不上,就很难调动火电企业的积极性。发电企业丧失生产动力,大批发电设备便处于闲置状态,面对“生产越多、亏得越多”,部分停产便成为市场经济下企业正常会做出的“经济保护”选择。所以,“市场煤”与“计划电”相碰撞,造成煤电价格之链的脱节,恐怕是当前“电荒”的根源。

  对于解决电煤矛盾,不少国内专家曾给政策制定者设计了一些思路,一是煤电联动,二是煤电联营。而事实证明,在煤电定价机制日益脱节的情况下,无论是煤电联动还是煤电联营,都只是纸上论剑。要一揽子解决上游煤炭企业、中游发电企业、下游电网企业以及终端——消费的工业用户和居民——的市场化程度不衔接问题,才能真正解决燃“煤”之急。因此,我们不妨试问:如果认为电力是一种市场化商品,在允许上游煤炭企业涨价同时,能否允许电力行业也相应弹性提价;如果认为电力对特定用户(比如居民)是非市场化商品,而对另一些用户(如工业企业)是完全市场化商品,那么,能否放开对后者的电价管制。总之,尽可能地在保障民生与激励企业运行积极性之间寻求“最大公约数”。

  而从电力需求方面来看,此次突如其来的“电荒”,则是一记催逼经济转型升级的鼓槌。

  应该看到,工业用电占大头,这是不争的事实。工业用电量一直居高,这一方面说明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跟工业经济偏“重”有很大关系。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用电荒”问题,实是由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转变,或转变缓慢造成的。这更提醒我们,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调整经济结构,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也是化解“电荒”的釜底抽薪之举。

  “功夫在诗外”。面对愈演愈烈的“电荒”,更应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企业,一方面实行差别电价,并作为拉闸限电的重点,以此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对于尚在老路上行走的高耗能企业,各地政府和部门应早出铁拳、多施铁腕,刚性降耗,下定决心关停并转。与此同时,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促进更多企业在节能降耗增效上下功夫,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降低单位能源消耗强度,让绿色增长“跑”过用电增长。有理由相信,坚持科学发展,善用市场规律,“电荒”也许将不再成为一道纠结的考题。

  (责任编辑:何欣)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