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央企重组大戏鸣锣

2011年05月26日 04:14 来源:信息时报

  □本版撰文信息时报记者 徐岚

  被称为“中投二号”的国新公司,终于完成了自成立后的首度收编动作。国资委5月24日证实,中国华星集团被划入国新公司管理。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表示,此举标志着国新公司资产经营工作正式起步。

  收编央企的“破冰之举”,引发了基金、私募、券商等机构的一致唱好。分析认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重组大戏再度鸣锣,可能成为资本市场5月甚至是全年最为靓丽的一道风景。

  国新公司成立后首度收编

  被称为“中投二号”的国新公司,终于迎来成立后的第一单。国资委5月24日证实,中国华星集团被划入国新公司管理。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表示,此举标志着国新公司资产经营工作正式起步。

  自去年年底五矿发展成立以来,国新公司一直低调运作,先后出现在中国五矿、中国通号的改制过程中,却并未发挥其重组作用。也正因此,业界普遍认为,华星集团的整体划入,将成为其收编央企的“破冰之举”。

  按照国务院国资委此前制定的目标,到2010年中央企业的数量应缩减到80到100家;但结果是2010年只减少了7家央企,剩余121家。在国新公司启动央企重组功能后,许多人预测央企重组步伐或将再次加快。

  值得关注的是,首单收编完成,不只着力于将收编的央企,客观上也推动了更多央企主动寻求“对象”,因为“如果被划入国新,就意味着要被二次,甚至三次重组,还不如直接寻找重组方”。

  而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国资委研究中心原主任王忠明日前在公开场合的发言也证实了这一观点,“2011年将迎来央企并购重组的新一轮高潮”。

  机构合力唱多央企重组概念

  首单收编之举告成,央企重组概念也引发了基金、私募、券商等机构的一致唱好。申银万国认为,今后并购重组可能更多发生在大型公司之间,而优胜劣汰将产生更多的行业巨头。私募人士楼庭聚在谈到近期行情机会时明确表示,“从最近政策面的消息上分析,我认为重组板块会率先启动,特别是央企重组和上海本地股的重组机会”,因为部分央企已经明确年底前完成资产重组工作。而上海证券也在其最新投资策略报告中,将“低估值”防御和“重组”进攻定位为其最佳投资组合,认为“部分重组白马股有望获得超额收益”。

  实际上,目前已经有资金悄然进入具备重组机会的个股中。广州某资深分析人士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早盘央企重组概念出现活跃走势,应该就是资金开始介入”。

  寻找重组资源关注三类公司

  分析认为,无论从国资部门还是证券监管部门的角度出发,资产重组都将是贯穿2011全年的投资主线。根据国资重组的调整路线,经过记者梳理各大券商的研报,可将央企重组资源分成三类。

  首先,是国资委需要绝对控制的行业,包括军工、煤炭、电力、石油化工、航空运输、航运、电信等七大行业。以上行业除军工还在重组外,其他基本已完成资产整合。中投证券认为,今年以来军工行业走势基本跟随大盘呈现出振荡行情,是近期行情中调整幅度较大的行业。虽然目前估值水平仍偏高,短期内行业受市场环境风格的影响依然有调整压力,但对军工行业依然是中长期看好的观点,深幅调整将带来比较好的买入机会。建议关注哈飞股份、航空动力、中国卫星、航天电子、中航重机、成发科技等个股。而电力行业则受到了招商证券青睐,认为该行业同样也是重组的多发地,可关注华能国际、华电国际、上海电力个股机会。

  其次,是国资需要保持较强控制的行业,包括钢铁、汽车、化工、科技、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有色金属、勘察设计等支柱行业,目前重组进度还在初期。华泰联合证券认为,央企有色金属中,五矿集团将加快推进整体改制,核心资产有望注入旗下上市公司,五矿发展、关铝股份、金瑞科技、*ST中钨均有望受益;此外,中色股份作为中色集团直接下属的唯一上市公司也具有较强资产注入预期。招商证券则看好煤炭板块,认为西山煤电、大同煤业、开滦股份可关注,地方国企中恒源煤电、郑州煤电也有望在整合中受益;钢铁板块中,首钢集团重组水钢、贵阳特钢、长治钢铁,宝钢重组宁波钢铁等也是今年看点。

  此外,国资逐渐放松甚至是退出的行业也可关注,如地产、商贸流通、投资、医药、建材、农业、地质勘察等。在央企“退房”进程中,多家券商均表示可能受益主体有中房集团、保利集团、华侨城集团、招商局集团以及中粮集团。而东方证券和平安证券则看好建材板块机会,分别建议关注北新建材和天山股份。1分2分3分4分5分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