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批评的两种姿态

2011年05月26日 07:00 来源:时代周报

  张鸣

  眼下,批评政府的声音是越来越多了,这让某些人感到十分不快和恐慌,想出很多招数来应付。其实,这样的批评,无论怎样尖锐,令人不堪,其实并不真的意味着针对政府的敌意。一般来说,对政府的批评,有两种姿态。一种是市场式的,一种是谏臣式的。所谓市场式的,类似于人们进市场买东西,但凡看上要买的货物,大抵会有一番褒贬。在北京方言里,褒贬,就意味着批评。俗话说,褒贬才是买家。褒贬某个东西,往往意味着看上了它,褒贬一番,是为了争取一个更合适的价位。当然,卖家也知道这个道理,他们懂得,如果买家一声不响或者一味夸赞,往往说明他们对你的东西不感兴趣,反过来,凑过来品头论足,才是真正要买的主儿。怀有这种姿态的批评者,多半对政府很有期待,批评,是让政府更好些,改掉毛病,修正错误,对民众,当然也对批评者自己更有益处。而谏臣式的批评,往往更加激烈,言辞更加火爆,甚至破口大骂,但立场和站位,往往比市场型的人跟政府贴得更近,每每怀有一颗忠心和诚心。即便是骂,也是焦大式的,无非恨铁不成钢。现在的媒体,凡是公开发布的批评言论,基本上没有恶意攻击的,至于网上的论坛和微博(http://weibo.com),绝大多数的批评,大抵脱不开上述两类,即使某些骂得特别狠,其实背后还是对政府有所期待。真正绝望的人,也许就不屑上网骂了。

  虽然说,当权者都知道批评是好事,一味地赞扬,反而有些可疑,而且对被赞扬者不是什么好事。但是,喜欢听好听的,是人的天性,或者说人的天生弱点,近乎跟好色好赌一样是根深蒂固的毛病。所以,明知道苦口良言是好的,大家都不喜欢,明知道甘言谄媚害人坑人,却每每掉进人家挖好的陷阱里去。这样的历史教训,大人物有,小人物更多,但无论教训怎样深刻而且沉痛,前人怎样谆谆教导,都无济于事,前面的坑里跌死了人,后来的人还是掉进去。使后人复哀后人,没完没了。一套二十五史,每部都弘扬忠臣的道德,称颂敢谏者的勇气和忠义,但这样的人,一般下场都很惨,因为尊重敢谏之臣的君主,实在是寥寥无几。绝大多数的 “圣上”,都是凡夫俗子,只喜欢听好听的。

  以往提意见的谏臣,栽得多,跟他们的位置有关,也跟他们的态度有关。在下面的人,跟在上面的人提意见,即使这意见是上面的人让你提的,真的提了,肯定没好果子吃,因为他有这个本事,给你坏果子吃。同时,谏臣为了保持自己的道德形象,提的意见,往往跟自己无关,真的纯粹是为了皇上好。这更易于激怒皇上,好哇,你居然比我还道德?这样的情形,跟市场里买东西不一样,买家卖家,一个褒贬,一个辩解,两边都是平等的,而且或多或少,卖家还得求着买家。如果卖家听见批评,龙颜大怒,出来打人,那么自家的东西就再也别想卖了。所以,市场里,批评的人和被批评的人,永远都能相安无事,即使交易未成,也买卖不成仁义在,日后还好打交道,交易成了,兴许就成了朋友。

  因此,正常的批评能够进行,前提就是批评和被批评的双方,要是平等的。不能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一个可以跨省抓捕,一个只能网上呼救。一个可以告你诽谤,将你撤职查办,一个却只能承受。如果批评者在被批评者的权力范围之外,被批评的人也可以公关运作,删帖,封刊,甚至加害于人,或者组织人发动反批评,而批评者,也就只能叫叫而已。因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何越是为批评者好的批评,遭遇就越惨,遭到的打击就越严厉。贾府的焦大,在小说上只是被塞了一嘴的马粪,而现在的焦大,则可能被丢到粪坑里。

  当然,时代变了,提了一点批评意见,就被打成什么东西,永世不得翻身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虽然还有人怀念那样的日子,但是这样的日子其实很难回来了。在网民的抨击下,跨省抓捕或者把批评者投入监狱的勇猛,也不那么时兴了。我们离言者无罪的境界还远,但批评的声音不会消沉,即使顶级的官方媒体,如果一味赞誉,也有被唾弃的危险。被批评者,无论权势多大,最终还是得放下身段,把自己变成卖家,平等地看待批评者。到那时候,这个世界也许就和谐得多。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