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27日 09:20 来源:深圳特区报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欣
近期的A股市场一直阴云密布,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以及宏观调控的悲观预期,让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视证券投资为畏途。在昨天的上海滩上,汇聚行业投资精英的第五届富国成长论坛上,大家在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激烈争论中,却得出了投资策略上的一致结论:当前市场的悲观预期,也许正孕育着未来的投资机会。
中国经济转型面临挑战
在市场走牛之时,投资者乐观的理由都是相似的;而在市场走熊之时,投资者的悲观却各有不同。昨天的富国论坛上,似乎部分验证了这一点。
当目前市场上的投资者普遍担忧着中国经济增长的减速、宏观调控政策可能出现的“超调”后果时,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以更广阔的宏观视野,讲述了自己的深层次忧虑。
钟伟认为,从全球经济观察,债务问题及人口老化困扰着西方发达国家的长期发展前景。预计日本在今年下半年就将宣布进入衰退;欧债危机的前景充满不确定;最值得看好的仍然是美国。他预计2011-2012年美国将走出衰退,经济增长保持在2%-3%的区域内。需要关注的是美联储何时开始加息,这将带来全球资金流动格局的巨大变化,届时资金将从新兴经济体回流美国。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钟伟认为,经济转型期面临严峻压力,关键在于资源、人口、环境这三大因素。过去,中国以全球1/18的人口、36%的资源、贡献了全球18%的GDP增长,这种增长模式未来显然难以持续,人口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制约可能被严重低估。
他预计2015年中国人口红利将彻底消失,2020年前后老龄人口倍增,2025年前后达到人口峰值。中期看,2013年之前将成为体制改革的真空期,既定调控政策空洞化。同时,居民消费增长难以出现奇迹。经济的增长点仍主要依赖于投资增长与制造业增长。
转型带来发展驱动力
在近年来的市场跌宕起伏中,摩根大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总是坚定地站在“唱多中国”阵营的最前方,即便在当前市场悲观预期越来越一致的时候,他也仍然没有动摇。
对于转型期的发展驱动力,龚方雄提出,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仍未结束,仍然还有6亿农民的时候,谈人口红利的结束为时尚早。
人们总喜欢把当前的中国与日本曾经历的人口老龄化、资本泡沫、货币升级相提并论,但实际上相比起日本式危机,拉美当年所陷入的“中等收入陷阱”才是一个更值得警惕的趋势,即人均收入达到4000-5000美元之后,成本上升,劳动生产率下降,劳动力供应稀缺,使经济增长缺乏动力。
因此,中国经济转型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应该是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与资源瓶颈。龚方雄提出,中国经济的未来增长潜力应来自于自主创新与突破。
过度悲观带来投资机会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专家们分歧较大,但对于中国证券市场所面临的机会,他们却一致认为:悲观也许将造就投资机会。
富国基金公司副总经理陈戈认为,价值投资的安全边际,产生于悲观预期的集中反映。短期来看,以银行股为代表的大盘蓝筹已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一旦市场预期发生变化,就有可能产生较好的投资机会。
陈戈认为,从中长期看,成长股仍是最值得看好的方向。当前中小板与创业板的大幅下跌,是过去一年多市场积累的太多泡沫破灭的过程。投资者在挤掉泡沫的同时,往往将“脏水下的孩子”一起泼掉了。辨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寻找中国经济转型期所带来的真正投资机会,也许是当前投资者所应该做的功课。
龚方雄则看好中国经济转型给服务业带来的发展机会。在美国,服务项目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82%,而中国仅有40%,这其中蕴含着中国服务业的巨大发展空间。例如,人口的老龄化给医疗保健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大胆预言:“当前的医疗行业就像十年前的房地产业!”
钟伟认为,接下来的两个季度,A股将再次证实“通胀无牛市”的既往结论,市场将在过度恐慌的气氛中对来自海内外的各种冲击以最悲观的方式演绎,值得看好的仅有:ST重组概念、机械、低端消费与发电设备。A股的真正机也许会出现在2012下半年至2013年。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