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欧债危机继续困扰市场 专家称须关注对内地和香港的间接影响

2011年05月28日 07:26 来源:金融时报

  孙建耘

  记者孙建耘近来,有关希腊债务重组或将导致该国退出欧元区的传言不断。26日,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对外辟谣,称该委员会根本没有讨论有关希腊退出欧元区的话题,希望外界不要对某些欧盟委员的言论断章取义。27日,中银香港发展规划部高级经济研究员张颖在接受记者连线采访时认为,欧债危机由小国向大国扩散的风险在上升,且短时间内难以平息,中国内地和香港须关注欧债危机可能对其贸易和金融产生的负面影响。

  早在去年5月,为帮助希腊走出债务危机,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史无前例地启动了总额达1100亿欧元的救助计划。但一年多来,希腊债务问题并无明显改善:2010年希腊政府债务约为4880亿美元,财赤和债务分别占GDP总额的9.6%和142%。目前一个由欧盟、欧洲央行和IMF组成的三方代表团正对希腊债务情况进行评估,以决定是否在6月向希腊提供第五批120亿欧元的贷款。若有关款项不能如期发放,将导致希腊即将到期的137亿欧元债务可能违约。与此同时,欧洲央行因希腊债务危机而持有的相关债务已达800亿欧元,加上一些债务担保,未来债务总额可能达4000亿欧元。为防止希腊“赖账”而影响本身财务状况,欧洲央行日前明确表示,如希腊出现任何形式的债务重组,该行将切断提供给希腊银行业的紧急信贷支持。日前惠誉宣布将希腊长期外币和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BB+”下调至“B+”,对希腊更是雪上加霜。张颖说,评级调低进一步推升了希腊的借贷成本。由于目前希腊银行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欧洲央行的紧急贷款维持经营,一旦欧洲央行切断“补给”,将使该国大部分银行因无法获得融资而倒闭,并波及欧洲其他持有该国国债和银行债券的国家。穆迪称,欧洲银行业目前持有希腊债务总值约950亿欧元,一旦希腊违约,损失或高达344亿欧元,可能引发新一轮金融危机。

  欧债危机由小国向大国扩散的风险上升也令市场非常“纠结”。作为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的意大利,2010年公共债务规模逾1.9万亿欧元,占GDP比重达119%。由于意经济增长前景黯淡,今年首季GDP环比微增0.1%,故经合组织预计意今年公共债务将进一步攀升至占GDP的121.1%。据张颖分析,意金融体系面临融资难度增大和债务风险上升的困境。意银行业协会预计今年该国各银行需再融资2000亿欧元以偿还到期债务,而意银行发行固定利率债券的平均成本已由2009年的3%升至今年首季的3.75%。由于意银行业是该国政府债券的最大购买者,约占其总规模的60%~90%,一旦银行出现融资危机,将导致意债券收益率上升和政府难以发债融资。标普正是因为意巩固财政的计划面临风险而下调了其主权信贷评级前景。由于意占欧元区整体经济的份额远大于希、爱和葡,一旦意爆发主权债务危机,对整个金融市场的负面影响将更为严重。西班牙方面,该国执政党———社会党近期在地方选举中落败,使得市场普遍担心这将影响政府推行的银行业结构改革和财政改革,继而可能令该国的财政出现危机。

  近来,这些国家纷纷宣布了一些改善财赤的新措施。对此,张颖的判断是,短期看这些措施有助于暂时缓和市场忧虑;但中期看前景并不乐观。这首先是统一货币联盟下没有财政联盟的“先天缺陷”导致欧元区内国家间难以相互约束财政纪律。欧元的出现使欧元区国家结成一个统一的信用主体,让希腊等弱国获得的借贷总额超过其实际偿债能力,而成员国间财政监督机制不足使得《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有关财赤和公共债务的规定成一纸空文,导致区内一些弱国的债务负担不断上升,等到这些国家最终被迫采取援助条款中的紧缩措施时已积重难返。其次,欧洲央行统一制定的货币政策难以协调区内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金融危机中欧洲央行和各国政府采取的空前宽松货币政策、财政刺激计划和银行业挽救措施不仅增加了各国的债务负担,也使得通胀上升的恶果逐渐显现。目前欧洲央行已先于美英加息,未来还可能紧随整体欧元区及德法等核心国家的通胀情况继续加息,这将使弱国的融资成本进一步上升。目前,多个国家政府削减开支计划,但这些措施或遭到主要反对党的反对,或引发社会动乱,未来希腊等弱国被迫退出欧元区或许并不是空穴来风,到那时或将引发新一轮国际金融市场的大动荡。

  张颖认为,欧债危机的蔓延和“间歇性”恶化对中国内地和香港贸易金融都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需密切关注。这首先是对出口/转口贸易的不利影响。目前欧洲是中国内地最大的出口市场,占内地总出口的比重超过20%,“欧猪五国”(即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爱尔兰及葡萄牙)占香港整体消费品出口的10%,这些国家严格的财政紧缩措施会对内地和香港出口产生冲击。其次是汇率波动产生的影响。欧元走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国内地和香港以人民币/美元计价的出口/转口竞争优势,不过或许有助于缓和国际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和全球通胀的发展态势。第三是全球股市大幅动荡的影响。由于市场不时忧虑欧债危机对全球银行体系的外溢效应,在全球经济增长力度有所放缓的背景下,任何负面消息都有可能被市场放大,从而加剧股市的波动性。

  张颖强调,欧债危机对中国内地和香港银行体系的间接影响值得警惕。虽然内地和香港银行体系对“欧猪五国”的债权所占比重很小,如2010年底香港银行业对其债权占整体对外债权和总资产的比重分别仅为0.8%和0.4%,受这些国家出现债务违约的直接冲击会较小。不过,香港银行业对法、德和英的债权分别占整体对外债权的8.8%、2.7%和8.6%,而这三国对“欧猪五国”的债权占其银行业总资产的比重分别为10.4%、6.18%和4.53%,一旦上述国家发生违约,对香港银行业的间接影响不容忽视。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