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科博会上看理财

2011年05月29日 13:40 来源:北京晚报

  

科博会上看理财

  银行工作人员到家里办业务;投资古玩艺术品,将可以查看防伪“电子身份证”……历时6天的第十四届科博会落下帷幕了。在这一届科博会上,本报记者欣喜地发现,在未来,百姓投资理财的生活也将会随着高科技而改变。

  银行搬到家里来

  日前,本报记者探访第十四届科博会。在华大智宝电子系统有限公司的展台,一台类似笔记本电脑的装置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来参观的观众也纷纷将目光投向它。展台工作人员张若舟介绍,这是一台高科技的银行外出人员携带装置,在右下角的位置有一个指纹识别系统。这个系统可以识别银行工作人员和客户,可谓是非常安全。

  在指纹识别系统上面,则是用来刷存折和银行卡的。“到时候银行工作人员就可以带着这个装置到客户家里办业务,它和网上银行不一样,网银系统不能开户销户,而这个则可以在家里办理业务。”工作人员张若舟介绍,目前除了现金业务不能办理之外,这个装置可以办理一切银行业务,目前中国建设银行等银行已经在运用这个系统,“目前还只是适用于高端客户,相信不久的未来,在一个大型社区配备这样一个携带此类装置的银行工作人员,应该是可行的。”

  畅想一下,将来在家里就可以等待银行工作人员来办业务了,再也不用到银行分理处排大队了,多美!

  艺术品投资可辨真伪

  现在,投资艺术品的市民朋友越来越多了。但是艺术品市场鱼龙混杂,买家要有一双火眼金睛才行。

  如今,除了买家的火眼金睛,艺术品本身也能帮投资者识别真伪。在此次科博会上,基于物联网技术来构建的古玩艺术品身份识别系统亮相了。它就是古玩艺术品电子身份证。据介绍,这个电子身份证就是把电子标签芯片植入古玩艺术品隐蔽部位,之后可以通过手持设备扫描芯片或者通过网络直接输入标签编号,从而实时查询到该件古玩艺术品的身份,包括其名称、年代、特征、作者以及过往的交易记录等。古玩艺术品电子身份证保证了收藏者在交易过程中更加准确地掌握交易对象的真实信息。

  专家介绍,当代的工艺品大师、书画大师等,在自己的作品中植入这样的芯片非常便捷,对于保障作品的真实性,防止伪造可以起到非常显著的效果,从而极大地保护创作者和收藏者双方的利益。

  在科博会期间正式启动的琉璃厂古玩艺术品交易网也采用了这项技术。交易网上的商铺可以选择为自己的古玩艺术品建立电子身份证。有了电子身份证,买卖双方可以在收货和退货的过程中,进行藏品身份验证,这对双方都将是一个保障,对促成交易的顺利完成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关专业人士表示,古玩艺术品电子身份证的亮相,是对整个行业带来的良性冲击,有助于推动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的建立。它的推出,对于交易双方非面对面的网络交易尤为重要,有增进买卖双方的信任、减少争议、促成交易的作用。

  低碳理财正流行

  在本届科博会金融高峰论坛上,“低碳金融”成为一个焦点话题。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论坛上表示,商业银行应该大力支持“低碳金融”产业的发展。

  其实,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商业银行也早已加入低碳行列。从低碳信用卡、为节能减排企业发放绿色信贷,再到推出低碳概念的理财产品,一股“低碳金融”浪潮在国内商业银行界已经掀起。记者查阅到,某银行推出了一款“阳光理财·低碳公益”的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为一年,以5万元为起购及递增金额,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之所以称为“低碳公益”是因为每购买一份产品,光大银行会将预期收益中的1.75%即35元,用于购买1吨的二氧化碳减排额度。扣除购买碳额度的35元,投资者实际预期年化收益率为3.9%。另外,购买二氧化碳减排额度后,客户可获建“个人绿色档案”,方便随时查询所购买的碳额度。

  但是在本次金融高峰论坛上,相关专家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在低碳金融的业务仍面临过于单一、与国际银行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等问题。

  连平表示,我国商业银行所从事的碳金融业务主要集中在相对下游和附加值比较低的环节,对于项目咨询、二级市场等领域比较少,业务过于单一成为目前商业银行扩大低碳市场的瓶颈。他建议,商业银行可以探索建立气候变化的指数,开发消费碳金融的产品。商业银行发展低碳金融,不应仅局限在公司业务领域,还应拓宽到个人金融领域,比如低碳消费、绿色汽车信贷、绿色抵押贷款等来促进低碳的消费。

  本报记者于建J180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北京晚报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