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持续干旱致叶菜价格上涨5月CPI或再创新高

2011年05月30日 13:00 来源:新闻晚报

  □记者 崔烨 制图 任萍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叶菜价格成为不只是“马大嫂”,而是经济业内诸多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的重点。因为总需求的回落、流动性的良好控制和农产品价格的回落已成中国通胀能得到良好控制的三个条件。出现明显涨幅的菜价加上长江中下游的旱情也给投资市场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上周股市的连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对经济政策预期的不明朗,投资者悲观情绪不断蔓延。

  叶菜类价格涨幅明显

  进入5月中下旬以来,在上个月出现环比和同比价格下跌的叶菜类价格,出现了明显的翻转,近来其涨幅开始加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50个城市食品零售价格表明,5月中旬,油菜价格为每公斤 3.63元,比上旬上升16.4%,涨幅增加。

  5月24日公布的全国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显示,叶类蔬菜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 7种主要蔬菜当中,大白菜、油菜和芹菜等叶类蔬菜的价格分别较上期上涨11.9%、16.4%和11.6%,已连续两周上涨,且涨幅较上期明显扩大。而长江中下游的旱情更让市场对于菜价回落的不确定性持续。

  上海市商务委网站数据显示,5月2日到5月28日期间,西芹、大白菜、广东苋菜价格都出现了超过50%以上的增长,而毛豆、卷心菜、生菜、油麦菜等8种蔬菜都出现了1/3的提价,总共近20种蔬菜价格都超过了20%增长。茼蒿、冬瓜、马兰头等20余种蔬菜在过去一个月内都出现了较明显的价格下跌。

  有业内人士指出,近段时间蔬菜价格的上涨属于短期波动,一定程度上也是4月底、5月初菜价大幅下滑的反弹,是否会推动5月份的CPI上升,还要看下旬的情况而定。

  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预测,通过5月份的蔬菜等价格分析,5月份的食品价格环比将告别上个月的环比下降0.1%,进入零增长。这将使CPI涨幅可能在5.5%,同比CPI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投资者悲观情绪蔓延

  在国内投资市场方面,针对一周以来的市场大跌,博时主题行业基金经理邓晓峰指出,又到年中时,国内经济活动放慢的迹象更多的显示出来。外部的世界也不太平静,欧洲主权债务问题再次浮现,一切与去年似曾相识,悲观情绪逐渐在市场蔓延。

  “结构性风险仍是市场最大的问题。创业板及中小板估值水平与其本身的盈利能力、成长性并不匹配,调整远未结束。在大多数公司持续下跌的市况下,市场参与者的信心将不断被消磨、被打击,市场整体走势并不乐观。 ”邓晓峰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并没有改变,随着下半年经济走势的明朗,随市场一起调整的低估值的蓝筹公司将可能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回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招行等主办的“2011亚洲财富管理论坛”上表示,在金融市场财富管理不够发达、市场对金融知识欠缺了解的情况之下,房地产成为当下中国中产以上的富裕阶层财富积累的手段;在“交通银行沃德财富博览会高峰论坛”上,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则不约而同地认为,目前经济增速放缓仍在正常范围之中,5%左右的的通胀并不算太“过”。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

  蔬菜生产过剩供应不足

  在“交通银行沃德财富博览会高峰论坛”上,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指出,现在的旱灾、水灾,都可能使得粮食减产,带来供求差距,并导致粮价上涨。 “虽然有专家说旱灾实际影响不大,但是从心理上来说还是会有压力。 ”左小蕾指出现在有一个现象,蔬菜实际上生产过剩,但是由于供应不足,造成了蔬菜价格并没有一个很大的调整。

  “这中间的原因有很多,可归结为流通领域的费用太高,但是实际上我认为不是因为流通领域的费用太高,而是因为流通环节的运输、物流,这些中间的集中度太低、竞争力太弱,很多个体运输的工作人员,汽车司机们,一遇到大环境比如油价上涨、成本上升时,可能就不运了,将大规模的运输能力降下来,导致生产过剩。 ”但左小蕾认为,不要过多地指责中间环节的价格,而是应该整合流通环节。

  面对宏观经济环境,左小蕾认为目前其实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而不是紧缩的货币政策。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银行第一季度新增贷款2.2万亿,如果按照‘3322’规则,今年银行新增贷款一定会突破5万亿。社会融资总额是4.19万亿,还不包括民间融资。 ”她指出,按照这样的水平,去年社会融资总额是14.27万亿,今年一定会突破这个数字,所以绝对不能说市场是紧缩的。

  此外,左小蕾指出,9.7%的经济增长,5%的通货膨胀,加起来经济正常运行所需要的货币需求是14.7,可是我们现在第一季度平均的货币供应量增长是超过了16%,也就是说这个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完全满足了经济正常运行,所以它是保证了经济增长,它是稳健的。

  虽然不断的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实际上每个月都在放货币,最近三个月的央票发行量很低,实际上就是在进行货币供应量的调整。每个月实际上都在放松货币,每个月都在收流动性,只是在时间上有一些差异,因为月初的时候可能银行都要贷款、都要投资,到月底时外汇帐款等等数据又会加大流动性的压力。

  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

  数量型调控仍是主流

  “通货膨胀本身就是因为过去投资太大,现在我们采取一些措施也是正常的,在这个过程中经济进行某些调整也是健康的。 ”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认为,现在大家关心的问题,而且非常不确定的问题,就是通货膨胀还会走多远?他回顾2006、2007、2008年的通货膨胀,那个时候最高到了8.7%,这次只有百分之五点几,“能不能上6,我个人是有怀疑,尽管现在很难说通胀是不是已经到了顶点、拐点了,但是我认为还是属于很温和的通货膨胀。 ”

  对于通胀未来的走势,樊纲认为确实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个月前我还比较有信心,说到了五六月份基本上就能够到顶,下半年能够下降。现在这个基本趋势我认为还是存在的,下半年应该能够缓和起来,但是现在确实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他指出,一方面是有一些好的因素,有利于价格水平下降的因素,比如说国际石油、国际资源价格这一个月来趋于向下。现在在去年俄罗斯大旱、全球大水、粮价上涨、油价上涨等基础上,又多了日本地震、福岛核电站等问题,现在中国南方又出现了大旱,可能对后面会有一些压力。

  “至于说货币政策,大家关心会不会加息,股市投资者特别担心加息的问题。”樊纲表示,就目前来看,相信数量政策仍然是主要政策,包括准备金率、央票的发行、贷款窗口指导,这些都是数量政策为主要政策。

  “利率政策应该说动起来有很多难度,就国内而言,利率政策的运作从来就有很多阻力,因为当整个存量贷款普遍利率上升时,对企业的运行会有多大的影响,所以相对来说阻力大一些。”樊纲针对整个市场的流动性环境指出,目前所面对的货币条件还并不是特别的紧缩,“尽管我们因为前年发出了10万亿贷款、货币增加20%几,整个流动性是太多,是要收回来,但并不是所有的政策都是收紧。相信随着情况的变化,流动性的管理逐步达到预期的目的,这些政策会逐步的发生调整。 ”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