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监会腕骨新政 挂钩高管履职评价

2011年05月30日 14:27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针对五大国有银行的“腕骨”监管新政,按照“一年一定”、“一行一策”的方式执行,同时挂钩市场准入、银行薪酬、现场检查以及高管履职评价

  记者 方迎定 王丽娟

  5月20日,农行公告,获得央行和银监会批准,同意发行不超过500亿元次级债;5月17日,中行发行320亿元次级债;更早之前的2月23日,交行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赴香港发行不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债券的议案。

  这是继去年五大国有银行近4400亿元融资之后的又一轮新融资需求。更加严苛的资本监管考验着五大行的资本补偿机制。

  而与去年银监会监管一部针对工、农、中、建、交五大行探索创立的“腕骨”监管指标体系不无关系。

  该体系在去年试行一年后,今年正式执行。体系由资本充足性、贷款质量、大额风险集中度、拨备状况、附属机构、流动性、案件防控等七大项13个指标构成,七项指标的第一个英文字母拼起来正好是英文单词CARPALS(中文译为“腕骨”)。

  其中,在银行业普遍资本监管标准的基础上,国有五大银行又有更精细的动态监管要求。

  目前,巴塞尔委员会已确立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为30余家,虽无一家中国的银行,“但是五大银行肯定是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对国有大型银行实行动态风险管理很有必要,这也符合当下国际监管新规要求。”银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指出。

  在试行一年之后,有些监管指标已经有所放宽,但是如何对“腕骨”监管体系中的13个指标进行可操作的定量评分评价,监管层目前还只形成一个方向和思路。“但一定会兼顾各银行的特色经营以及宏观经济金融环境。”上述负责人说。

  “腕骨”体系

  随着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完成,原来“三大类七项指标”监管体系中包括ROA(资产收益率)、ROE(净资产收益率)等业绩监管指标更多依靠市场监管,银监会开始将国有大型银行的监管重点放在风险控制上。

  2010年12月份巴塞尔委员会发布巴塞尔协议III之后,中国银监会今年又发布了俗称“中国版巴III”的四大监管工具,都意在反周期监管银行资本金情况。

  “‘腕骨’体系就是在这样一个监管框架下,以四大监管工具为依据,对五大国有银行提出新的本土化的监管标准。”银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腕骨”体系的13个指标均有相应的计算公式,并参考历史数据测算出当年的监管目标值。监管部门对指标按季监测,并每年进行调整,实现动态跟踪的即时监管。

  另外,13个指标均设有法定值、触发值和目标值,它们为每个指标严密地设立了三道监管防线。“因为,近年来大型银行在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监管指标均超过并保持在原有监管指标标准之上,因此一些指标的约束作用已不大。”上述负责人解释说。

  以存贷比为例,75%为法定值,这是属于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底线,任何银行不得逾越。接下来是具有预警效力的目标值,比如有些银行的目标值是72%。

  而触发值比目标值还要严格一些。“这是洪水来临前的第一道防线,如果银行的指标达到触发值,监管层会做出提示,要求其进行风险控制。”一旦超越了触发值达到目标值,应用上将实行“四挂钩”,即与市场准入事项、银行可变薪酬、现场检查频度及银行高管履职评价挂钩。

  银行一季报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工、农、建、交四大行的存贷比分别为60.99%、55.71%、62.48%和71.63%,中行截至2010年12月31日存贷比为70.2%。尽管这些指标数据都没有超过75%的法定值要求,但某国有大行战略管理部研究人士说,与“腕骨”监管体系中该指标的目标值与触发值相比,各行的存贷比“已经接近了监管的红线”。

  其实不仅是存贷比,各大行接近触发值的还有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率等指标。目前,大型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触发值定在11.5%,一季报显示,五大行中,工行资本充足率为11.77%,建行为12.45%,中行为12.38%,交行为12.05%,农行为11.40%。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监管要求出台前,已征求过各家银行的意见,最后才确定监管标准。

  不过,在明确“腕骨”监管体系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和监管要求上,该银监会人士表示,目前还只是一个大致的思路和方向,并没有具体的操作细则。

  量体裁衣

  与以往银行监管指标单一要求相比,“腕骨”监管模型中一大特点是动态调整,监管层拥有有限自由裁量权。

  结合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和单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情况,“腕骨”监管体系采取“一行一策”的方式,并根据监管政策导向进行适当调整。上述银监会人士形象地比喻为“量体裁衣”,个性化监管。

  “每家银行经历的历史进程不一样,业务结构也不一样,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监管标准,更加个性化,体现他们的特色发展需要。”该人士称,“一行一策”是银监会针对各行经营特色对各行发展战略的考量。

  比如,在案件发生频率上,有些银行较突出,这些银行的案件风险率指标就比其他行高。而中行海外机构多,在这次美国的次贷危机中,中行因所持的海外债券较多而引起监管层的关注。工行近两年海外并购特别多,并涉足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业务,这些风险反映在附属机构资本回报率上,都会有相应体现。

  “所谓的个性化,是要先找到一些共性的东西,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个性化管理,进行上下微调。就像曲线的截距一样,下面的一部分都是一样的,上面有一些波动。”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解释。

  针对各家银行在13个指标上的具体数据和差异,某国有大行财务部门高管说,仅有细微的变化,但具体的指标值是多少,几大行互相之间并不十分了解。

  而依据“一年一定”的监管频度,银监会每年都会根据一整套模型对五大行的13个指标进行测算。

  上述某国有大行财务部门高管说,试行一年以来,13项指标大部分都有调整,“11.5%的资本充足率较试行之初有提高,而有些各行都未能达标的指标有所放宽”。

  银监会的相关负责人也证实,有些监管指标在去年试行的基础上有所放松,这与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有关。未来也会根据银行业一些新的变化作出具体的调整。

  另外,也有反向调整的情况。该人士举例说,不良贷款率的法定值是2.5%,但各家银行的这项指标目前均在1.5%以下,有的甚至是1%左右,针对这种逐渐失去约束力的指标,银监会开始为不良贷款率设置不高于1.2%的目标值。

  柔性影响

  来自央行和银监会的调控和监管措施自去年以来,已密集地向国内银行业全面撒开。央行的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银监会的中国版BIII和“腕骨”体系都在各大银行悄然实施。

  相较于“中国版巴III”,银监会人士说,前者是一道监管的“硬杠杠”,“腕骨”指标体系则是“具体的措施和办法”。

  国有大行授信部经理介绍,13项指标涉及银行资产负债部、金融市场部、公司业务部、风险管理部以及经检监察部等等。

  由于“腕骨”监管体系目前还只是制度性的安排,该人士表示,各行只能从管理上对各部门下达管理要求。如为提高资本充足率,会要求相关部门降低资本占用;为降低单一客户(集团)集中度,信贷部门会对某些行业进行控制;而为了提高流动性,就会对贷款时间的长短进行控制等等。

  目前,“腕骨”监管体系还只是对总行进行考核。而各地银监局正探索建立适应大型银行分支机构风险监管的指标群,如经济价值增加值(EVA)、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率(RAROC)等,实施因地制宜、因地而异的大行分支机构动态风险指标监管。

  另外,银监会还没有确定将“腕骨”监管推向股份制银行。“我们一直把五大行放在一个篮子里来监管分析,因为自金融危机之后,系统性重要银行的监管越来越重要了。”

  据一些国有大行人士反映,13个指标中,某些指标哪怕是零点几个百分点的细微调整,对银行都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中据测算,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大约就要融资500亿。这便不难理解国有大型银行新一轮近千亿债券的发行计划。

  另外,拨贷比(贷款拨备比率)不得低于2.5%的要求会对银行的盈利产生影响。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指出,目前,银行利差水平在2.5%左右或者略高,这将抵销当年资产负债产生的利差,从而影响盈利水平。尤其于系统重要银行来说,达标之前都会比较痛苦。

  据一季报数据显示,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的拨贷比分别为2.47%、3.5%、2.14%、2.5%和2.09%,工行、中行和交行均未达标。

  目前,五大行董事会和管理层都把达到“腕骨”监管体系的13项指标当做一项任务去完成。“必须去实现这些目标,不能不实现。”上述国有大行财务部门高管说。

  而“腕骨”监管体系已成为非现场监管的重要抓手,监管部门按季对指标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并通过监管会谈向各行通报,进行风险提示,督促银行整改。

  农行战略管理部宏观经济处副处长付兵涛认为,目前“腕骨”体系对银行没有特别猛烈和直接的冲击,还只是一种柔性的影响,银监会推出“腕骨”监管体系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使监管指标上更加细化,对监管的空白点更具前瞻性,使银行经营更稳健。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财经国家周刊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