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30日 17:36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支付清算协会的成立,既预示着牌照发放指日可待,也预示着一场裹挟了运营商、互联网公司、大型商户、银行及第三方支付公司在内的支付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记者 宋怡青 王春梅
5月23日,初夏的北京晴空万里。在钓鱼台国宾馆五号楼,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如期举行成立大会。但与会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老总们的心情却难以晴朗。被业界和媒体渲染了许久的“支付业务许可证”(下称“牌照”)并没有如预想的那样到手成真。
牌照何时发放,再度成为业内人士心中的疑问。“快了!快了!”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在会议间隙被记者们围堵追问时做此回应。
虽然之前曾有支付公司高管对本刊记者说,对于牌照已有足够的平常心。但毕竟已经等了五年,期间跌宕起伏,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清楚。第三方支付公司似乎已经习惯了支付牌照的一拖再拖。“协会成立和发放牌照本来就是两件事,牌照肯定会发,但是没有确定是哪一天。9月1日之前应该可以发下来。”一位业内人士说,“与牌照相比,先把业务做好,才是更重要的。”
外资门槛
“此前也有传闻落空的时候。”拉卡拉的一位业务负责人对记者说。正如他所言,从去年年底,央行网站上开始公示10家公司,到后来的17家,再到目前的32家,每每有新变动,市场即传言,央行要发牌照了。
该人士向记者证实,为拿牌照,拉卡拉已经从外资股东手中买回全部股份,变成纯内资企业。
支付宝也从去年年底开始,完成股权的外资转内资:支付宝的股权已从雅虎控股39%的阿里巴巴集团转移到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后者为纯中资公司。
“假如支付宝不合法,假如支付宝没有拿到支付牌照,淘宝就瘫痪。”在5月14日阿里巴巴于香港召开的股东大会上,马云一语道破天机。
央行2010年6月14日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外商投资支付机构的业务范围、境外出资人的资格条件和出资比例等,由中国人民银行另行规定,报国务院批准。
“央行的意思实际是,如果你有外资股东,就不要申请牌照。”一位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人士说。
一些市场人士认为,此次央行审批的原则,确实是一个“准入标准”,即只要达到央行管理办法中规定的“门槛”,都可以申请,央行也对此进行了公示和审核。
刘士余在会后也向记者表示,央行不会控制发放牌照的总量。“只要是达到门槛的企业,核准一家颁发一家。”
而《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像银联等国有企业有可能一次性拿到互联网、储值卡、收单业务三个牌照;像支付宝、快钱等民营第三方支付公司将只能拿到互联网业务的牌照,储值卡、收单业务还需后续审批。
支付宝公关总监陈亮认为,央行评估的前提跟企业出资方是国有还是民营没有太大关系,而是根据现有业务开展情况来定的。
快钱人士称,目前央行对民营企业运作储值卡、收单业务的安全性还不放心,所以他们正在改进现有的系统。他认为,系统建设完毕后,储值卡、收单业务才能发放牌照,最快也要到9月份。
9月1日是央行《管理办法》规定的申报牌照的最后期限。按照规定,从2010年9月1日起,已从事支付业务的非金融机构有一年时间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逾期未取得牌照的企业将无法继续从事支付业务。
“对于这些企业,央行会设定一个‘过渡期’,让其逐步收缩业务,退出市场。”中国支付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张宽海说,“对于获得牌照的企业来说,将面对更多并购的机会。”
并购浪潮
有业内人士认为,即便还没有落袋为安,但是在牌照的驱动之下,第三方支付行业必将形成一股并购浪潮。
业内人士表示,《管理办法》出台之时,面对央行设立的高额资本门槛,一些小支付公司主动退出了牌照的申请。对于这些公司来说,要么寻求融资;要么等待收购兼并。
环迅支付市场高级经理仲捷闻透露,早在今年初,上海市政府就明确表示,鼓励大型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并购或者收购小型公司。
环迅支付在此方面已有行动,收购事项正在推进中。
在采访中,易观国际的分析师张萌提到,从去年年底到现在的情况看,还有两个大的趋势:一是移动、联通和电信等运营商,虽然目前还不在牌照申请之列,但他们正在纷纷筹建自己的支付公司,未来也会去申请牌照。
另一个趋势是几个大的互联网公司也在成立支付公司,可能后续也会申请支付牌照。
几大互联网公司中,目前只剩下搜狐还未推出第三方支付。盛大的盛付通在去年年底央行公示的17家企业名单中就已上榜。百度的百付宝没有在这次的名单中。
今年年初,新浪也成立了新付通,其后台是与快钱合作的。
“他是不是要申请牌照,我们还不清楚。如果他要使用快钱的系统的话,还要看央行具体怎么界定这个事情。”张萌说。
与银行竞合
而与第三方支付行业处于上下游关系的银行,双方也一直是“合作竞争”并存。第三方支付通过银行卡发生资金转移和支付清算,会提升银行客户用卡的活跃度,而银行也需要在第三方支付的协助下,增加新的网银功能,并扩大服务范围,满足客户需求。
易宝支付CEO唐彬说:“如果能拿到牌照,那么我们跟银行就是对等的关系了。”
不过,近来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关系也正发生微妙的变化。
最近两个月,银行纷纷下调了网上支付限额。
招商银行宣布从4月11日开始,将个人银行大众版网银支付客户的单日交易限额由最高5000元下调至500元,信用卡网上支付交易也由客户自行设定交易限额变为单笔交易金额不得超过500元。
招行官方网站的解释是:此次降低通过第三方支付公司进行的网上支付交易限额,是出于降低网上支付交易风险、保障持卡人资金安全的目的而做的一次普遍调整。
随后,包括中、建、农等多家国内银行均在单笔交易金额、每日累计转账上限等方面做出了限制性调整。
“控制风险只是一方面,银行可能是希望发展自己的渠道,凡是高于一定限额的都可以收回网银来做,可以跟银行自己的支付平台对接,实际上有一部分客户会留在银行自己的支付平台上的。”广州银行电子银行部副总经理张雪芬解释说。
就在招行下调额度一周后,支付宝宣布联手国内十家银行推出“快捷支付”,即不需开通网银,只要输入卡号等信息就可完成支付,并以信用卡本身的额度为准,不受网银下调限制。在这十家名单中,招商银行的名字并不在列。
当本刊记者致电招行一位管理人员,询问目前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关系时,对方的回答是:“现在关系很敏感,不适合谈。”
张萌认为,不排除招行有这种可能性,其在网上银行比较有优势的情况下,想更多地直联商户,提高银行自己的交易规模和交易量,更好地服务现在的这些个人用户,从而也增加电子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而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时,对商户的收入,双方是要按比例分成的。
但她也强调,从目前趋势来看,双方的主流,还是以合作为主,主要是在线支付领域。
同时,银行也会关注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发展方向。“如果他们想借着金融牌照再去拓展其他金融领域,那就会有冲突了。”一位银行业人士说。
这种说法起源于前段时间市场传言支付宝将进军零售银行领域,不过,该传言已被支付宝公开否认。
监管争议
牌照虽然没有拿到,但是对于业内领先的数家第三方支付企业来说,5月23日,他们又多了一个身份,成为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会员。
这个由央行支付结算司牵头成立的半官方组织,目前已吸纳了164家机构入会,主要成员包括国内银行、财务公司和第三方支付企业。
国家开发银行行长蒋超良当选支付清算协会的首任会长。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支付清算业协会成立大会上指出,为进一步促进支付清算业务的发展,在主管部门依法监管的同时,还应建立市场服务主体的协商机制,进行自我约束。逐步形成外部监管行业自律和内部控制三维一体的格局。支付协会的成立正是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对现有支付清算监管模式的补充和完善。
央行支付结算司司长欧阳卫民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电话采访时,对该协会给出一个定义:央行是支付体系的组织者、促进者更是监管者,成立支付清算协会是为了加强行业自律和内部协调。
但目前,业界对于该协会的职责和定位,仍有不同的猜测。
易宝支付的CEO唐彬提出,央行未来将主要负责政策方面的监管,但是具体的行业规则,譬如业务应该如何定价、如何规避风险等可能都要行业协会来做。
张宽海认为,这个协会未来还将行使监督的职责,负责一些细则的制定和业务的规范监督。
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监督职责应该由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行使。如果协会未来真的行使监督职责,会不会出现“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现象。
毕竟协会的会员都是这个市场的主体,在制定规则中难免有所偏颇。问题的根本,还在于央行如何处理与协会的关系。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