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31日 02:39 来源:新京报
仍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须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据新华社电 昨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任务更为艰巨繁重。
要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积极推进社会管理理念、制度、方法创新,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通过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和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有效应对社会风险。
会议强调,要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完善信息网络服务管理,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 专家解读
“社会管理关系政权稳固”
新京报:从今年2月专门举办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到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再到昨日政治局开会研究,为什么中国决策层如此关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问题?
向春玲(中央党校科社部社会学教研室教授):一方面,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呈现新特点;再就是当前社会管理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而各级干部还有一种思维惯性,他们对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不是特别重视。
目前这一话题被高密度地频频讲起,就是要领导干部和全社会都重视起来。社会管理关系到国家稳定和政权稳固,现在人民内部矛盾在一些层面出现了。在解决温饱之后,老百姓的需求多元化,一些公民有了自我实现的需求和被尊重的需求,法治意识和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
新京报:现在提出的社会管理格局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其中“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该如何实现?
向春玲:“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是常规的做法,但现在很多人都是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工作,社会管理不能是党委和政府包办的,这时候的社会管理需要社会协同,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城乡基层社区的作用,也包括企业的一些作用。
社会组织特别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一些推动作用的,比如公益服务型组织,他们没有政治意图,主要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要对社会组织进行分类管理,不能对社会组织有恐惧症。
说到“公众参与”,政府是社会管理的主体,但要让人民群众知道、参与和监督,不是领导干部拍脑袋决定。这样才有民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本报记者 郭少峰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