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31日 05:40 来源:东南快报
□本报记者 洪冷冷 刘晓霞 陈恭璋
实习生 王静/文 见习记者 刘兴/图
“台风季 福州准备好了吗?”系列报道见报后,受到了福州广大群众的关注。(详见本报5月24、25、26日的相关报道)
一名姓邹的女士找到记者表示,其实除了排涝以外,可以考虑对雨水进行综合管理,将雨水收集起来再利用,既有助于防洪,又能够省钱。邹女士说,福州七中就建立了一个雨水资源综合管理系统,一年能省下不少水费。
学校用水难 校长打起雨水主意
福州七中建在新店浮仓山上,曾经很为用水问题发愁:学校面积大、绿化多,还有上千名学生(包括住宿生),可自来水公司每个月限定500吨的水,根本不够用。
“捉襟见肘”多年后,校长林飞打起了雨水的主意:学校每个月用在饮用上的水不到30%,大部分水是用在了冲污、绿化上,如果能充分利用雨水,能省不少钱呢!
想法有了之后,林校长开始琢磨怎么收集雨水,他收集和研究了不少材料,最后决定将整个学校纳入系统中。
2009年学校改造,要建一个消防水池,林校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把水池扩建成蓄水池,让雨水都汇集到里头来。
让学校成为“海绵” 锁住雨水
林校长说,雨水资源综合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雨水收集装置、二级输送分接系统和厕所节水系统。
“学校两块操场,面积有2万多平方米,是天然的吸水场。”按照林校长的想法,先在操场上铺一层细沙,再种上人工草,然后朝地下埋一排管道,管道都挖上小孔。这样,雨水先通过草、细沙的过滤,再流进管道里,最后汇集到蓄水池中,积蓄待用。
第一步改造成功后,林校长又设计在校园通道下埋管道,让整个学校都成为“海绵”,一到下雨天就吸水。
而这些水流到哪儿?
在福州七中临近琴亭湖的山脚下,有一个能够收纳600吨雨水的收集池,它与校园操场连通构成雨水收集装置。
“之后,这些收集池里的雨水会通过管网抽调到山上的校园内。”林校长表示,雨水二级输送分接系统位于初中楼北面,这里有一个能容纳200吨水的蓄水池,雨水从山脚下抽调上来,一部分雨水利用地势落差通过管道,自动输水进入校园花卉浇灌接口,还成为消防备用水源;另一部分雨水,通过管道流入教学楼的厕所冲洗水箱,通过厕所节水装置,定时冲洗厕所。
雨季来了 再也没交过超额水费
去年整个管道和蓄水池的建设算是完工了,林校长开始等待雨季来临。
“去年第一场雨后,基本解决了宿舍楼厕所用水。”林校长说,去年夏天少雨的时候,他基本也就靠着蓄水池里的水进行“补给”,再也没多交过超额水费。
今年整个学校的管道埋设基本完工,收集到的雨水总量会更多。林校长说,今年的三场降水过后,他特地去蓄水池看一下:全满了。接下来进入三伏天,校园里浇花、宿舍楼区冲厕所,基本能保证了。
“现在水价一吨2.8元,蓄水池里的水有600吨,这可就是1680元钱呢。”林校长说,照这么算下来,一年省个上万元没问题。
至于花出去的成本,林校长说,雨水收集池旁的泵房是现成的,只是多安了个发动机,再把原先设计好的300吨容量的消防蓄水池扩建到600吨的容量。而且,在学校进行改造的时候,地下管线是同步进行改造的,他们只是将管线换了个方向,并没有多增加成本。
用水难问题解决了,但林校长的心思仍在转。“路面管道上收集来的雨水里,混着太多垃圾,还需要解决”,同时他也在考虑,怎么把收集来的雨水进一步过滤,变成饮用水。
“我相信环保、节约比省钱来得更有意义。”林校长说。
农工党福建省委秘书长:
雨水收集系统
能减轻城市排涝压力
对于福州七中的做法,农工党福建省委秘书长陈巧表示,他们曾调研过,发现这种做法是很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陈巧说,雨水是免费的水资源,只排不用未免可惜,如果能够建立雨水收集系统,让一些地表的、地下的空间成为蓄水池,可以有三点好处:减轻城市防洪排涝的压力;福州降雨丰沛,全年蓄积雨水量相当于一个中型水库,充分利用这部分水,每年可节约数亿元;通过雨水就地收集、利用或回补地下水,可以涵养地下水,改善河道及市区生态环境。
那么,该如何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储存呢?
据了解,目前在台湾,许多道路就会储水、滞洪。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的台湾馆里,记者见到了这种生态铺砖。
设计者陈文瑞表示,能够起到防涝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在铺设路面的时候,在水泥层下面多铺设了一层碎石层,让碎石层的缝隙充当贮水的容器,这样整条路就是一条管道,大地就是水库。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