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01日 06:56 来源:金融时报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总裁赖小民谈商业化转型之路
记者 李岚
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从2006年开始进行商业化转型,2009、2010两年步伐加快,逐步形成了“一体两翼”战略协同发展局面,“一体”指的是中国华融总部,办事处和子公司是“两翼”。通过“一体两翼”协同发展,中国华融逐步构建起以不良资产管理为主业,以银行、证券、租赁、信托等业务为支撑的,能够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的综合化、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去年国务院批准信达公司先行改制之后,业界关注的焦点就转移到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身上。事实上,作为最有可能成为第二家获批转型的资产管理公司,华融也一直是踌躇满志,其商业化业务的拓展保持着超乎寻常的速度。
然而,华融的发展模式和速度是否可持续?目前,华融公司已经形成银行、证券、租赁、信托、期货、基金管理等多牌照、多元化的业务体系,那么,在宏观调控形势更为复杂、资本市场波动频繁的背景下,华融未来发展空间究竟有多大?
5月30日,在华融子公司——华融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举办的媒体见面会上,中国华融总裁赖小民就上述热点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信达先行转制之后,华融转型一直备受关注。您能否透露一些关于转型方案的内容?年内是否有可能成立股份公司?华融当前面临的最大发展难题是什么?
赖小民:2009年以来,中国华融加大了市场化转型改革力度,经营业绩出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依法合规、科学发展、风险管控、责任到人、争创利润、绩效优先的发展态势,当年实现利润8.21亿元,较2008年增长了103%;2010年再创佳绩,比2009年增长了146%,扭转了2008年32个办事处有25个办事处大面积亏损的局面,办事处全部实现盈利;2011年首季又实现“开门红”,实现利润8.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65%。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包括中国华融在内的资产管理公司的改革与发展,希望中国华融加快改制发展的步伐。华融改制的大体方向、路径和目标应该与去年先行改制的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相似,但在具体业务范围和发展路径方面要秉持“一司一策”的原则,体现出中国华融的发展特色。
总体来说,我们的目标是要把中国华融改制成“治理规范、管控有力、主业突出、客户基础牢固、经营绩效优良”的现代金融企业,成为专业的资产管理者和优秀的金融服务商。要达到这个目标,下一阶段我们要继续以不良资产业务为主业,做强主业;同时大力做好金融服务中间业务、财务性的投融资业务和现有的平台对接业务。现在中国华融有10家平台公司,包括银行、证券、信托、租赁等,这也是我们今后的重点业务方向。
目前,我们正全力以赴地积极与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有关部门汇报沟通,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尽早批准我公司启动转型改制的各项工作,力争年内完成股份公司挂牌。
作为企业,我们期盼改制成功。因为目前华融是“戴着政策性公司的帽子”在走市场化的路子,政策性公司的很多限制束缚了我们市场化道路的步伐。中国华融从2006年开始进行商业化转型,2009、2010两年步伐加快,逐步形成了“一体两翼”战略协同发展局面,“一体”指的是中国华融总部,办事处和子公司是“两翼”。通过“一体两翼”协同发展,中国华融逐步构建起以不良资产管理为主业,以银行、证券、租赁、信托等业务为支撑的,能够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的综合化、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下一步,我们希望能借助改制的契机使各项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记者:您提到华融在今年一季度实现了业绩的大幅增长,那么这种增长模式和速度是否有可持续性?而随着今年宏观调控形势复杂,资本市场波动频繁,华融对未来业务发展前景有何判断?
赖小民:我认为,中国华融的增长模式和速度是具有可持续性的。这是因为:首先,在国内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中,中国华融的特色之一就是“一体两翼”协同发展模式,它所具有的独特经营机制,为公司商业化转型带来了显著的发展成效。一方面,中国华融通过发挥自身丰富的资本运作技术和资本整合经验,为重组的子公司平台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使其发展根基更为牢固,治理结构更加优化,经营管理更加科学,盈利能力大幅提高,持续多年保持着集团利润大户的地位。另一方面,子公司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带动了办事处走出困境,成为中国华融改制转型的重要基石。2010年,中国华融实现净利润20.18亿元,其中办事处和子公司分别贡献了44.4%和55.6%,真正实现了两翼齐飞。可以说,中国华融综合性金融服务新格局也是“一体两翼”共谋商业化转型的发展新格局,在未来改制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还将把“一体两翼”继续推向深入。其次,我们坚持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互惠双赢、合作发展”的原则,向大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打“业务组合拳”,这也是中国华融利润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我们坚持以创新引领公司发展。在过去的两年中,围绕转型改制目标,中国华融审时度势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思路和创新举措,为商业化转型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相信,按照这种方法做下去,中国华融不仅可以做到可持续发展而且发展的空间很大,业务领域很宽广。
客观地讲,未来资本市场波动对于我们还是有影响的,特别是对华融证券、华融期货业务的开展和盈利能力都会形成一定压力。不过,国务院和监管部门一直鼓励、支持资产管理公司多元化的业务发展。而对华融来说,走突出主业、多元化发展的路子也是我们目前现实的选择,关键是如何做强。为此,我们加大了对子公司的正向激励和责任约束。
记者:的确,从华融公司最近三年的业绩看,创新始终是推动增长的主要动力。那么,包括华融信托在内的多元化平台公司,对整个华融的贡献度有多大?它们在商业化转型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赖小民:在中国华融商业化转型的过程中,平台公司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华融旗下的10家平台公司中,华融信托是中国华融在受托处理德隆系高风险金融机构的过程中拿到的一块宝贵的信托牌照。值得一提的是,从2008年5月正式组建至今短短3年时间,华融信托完成了从业界新人到今天打拼市场、成为中国华融在信托市场中一支当仁不让的专业队伍。特别是在2010年,华融信托的收入、利润、规模、项目、人均利润、净资产、利润率等各项主要指标均大幅提升,实现了业绩的超常规发展。
华融信托在中国华融系统内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不仅丰富了中国华融的金融服务体系,运用信托灵活的功能性优势满足了客户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而且为华融提供了重要的业务支撑和利润来源。在中国华融的子公司中,华融信托是与办事处联系最紧密的业务平台,其灵活的制度安排和多样化的业务手段为办事处突破业务范围限制、做大做强利润、走出经营困境作出了突出贡献。除此之外,信托天然的破产隔离制度也为中国华融做强资产管理主业,特别是不良资产处置业务提供了最好的手段和工具。与此同时,华融信托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促进中国华融整体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并培养了一支精干专业的人才队伍。
当然,华融信托在发展中仍然存在差距和不足,特别是宏观形势和监管政策的变化给信托公司带来了一定压力,比如银信合作被叫停;另外,如何防范房地产信托业的风险应当重点关注;如何加强整个信托业子公司的风险管控和队伍建设也是一个挑战。总体来说,我认为,华融信托未来的发展将会更加科学、规范,更加有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