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01日 06:56 来源:金融时报
记者 李文龙
时隔两个月,河南诚泰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诚泰担保”)的众多投资人仍是难以入眠。3月初,1.2亿元客户资金离奇“蒸发”的消息,在投资人当中引发恐慌,数百名放款人围堵诚泰公司,要求归还资金。此事引起郑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市委书记挂帅成立工作组进行调查。
这起事件究竟属于非法集资还是高息揽储,因为案情尚未公布,所以难以定性。然而,目前担保业的乱象以及背后隐秘的灰色利益链条由此曝光。
如今在网站上搜索“担保公司”,会立刻跳出众多“低入门槛、高额回报、坐享其成”的诱人宣传信息。当高利诱惑充斥着放款人的耳目时,担保公司从事高息揽储、高利放贷等散乱无序的竞争状态以及异化为民间借贷中介甚至非法融资的风险却很少被人关注,或者这正是吸引投资者趋之若鹜的根源。
在河南担保业内,“诚泰事件”的余波瞬间扩散。那么,是什么吸引着众多担保公司抛弃主业,“铤而走险”?在担保业貌似繁荣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暗流和潜规则?
鱼龙混杂
有人形容担保业乱象是既有正规军又有杂牌军。不同的民营经济土壤生长着不同类型的担保公司。不可否认的是,在民营企业巨大的融资需求以及监管不到位的背景下,我国的担保公司曾一度野蛮生长。
“一部分担保公司由地方政府出资组建,具有一定的地方融资平台性质。”一名熟悉担保公司运作的人士说,“这是正儿八经为企业做担保的。”
在河南郑州和洛阳地区,更多的担保公司则是像诚泰担保这样由民间资本成立。2008年是一个临界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资金成为民营经济发达地区最为稀缺的资源,许多中小企业在这一时刻把民间融资视为救命稻草,融资需求推动了担保行业走向繁荣。不仅仅在河南,这一年全国许多地区的担保公司开始遍地开花。
仅2008年,郑州市就新增担保公司128家,洛阳仅在2009年就注册了81家担保公司,在最高峰时曾达到153家。许多中小企业在资金紧张时求助于担保公司。有人甚至在网站上排出了洛阳担保公司前“20强”,银信、鑫荣基、银邦、宝银等赫然在列。许多此类担保公司在做担保主业之外,也热衷于高息揽储和高利贷业务。
在民间资金发达的陕西神木、鄂尔多斯、温州等地,培育担保公司生长的土壤却是煤炭、房地产等暴利行业以及活跃的民间借贷。神木县煤炭产业从2004年开始升温,由于民间资金聚集参与炒煤矿的比较多,众多担保公司也蜂拥而起,“一下子冒了出来”。这个县级市的担保公司在2009年最高峰时达到130多家。
但是,这类担保公司成立之初就把目光定位在了借贷业务,是纯粹的资金掮客。“没有任何一家银行与其发生过业务往来”,熟悉内情的人行神木县支行行长郭辅平说,“尽管在街上挂有担保公司的牌子,实际上背地里干地下钱庄的生意。”而且这部分担保公司没有前期审批单位,在工商部门直接注册。在许多地区参与其中的人甚至称,成立担保公司比开饭馆还容易。“比如注册了1000万元资本金,马上就把资金抽逃了。”
更有甚者,在鄂尔多斯、神木等地煤炭经济不断产生暴利的诱惑下,许多从事高利贷的担保公司只是皮包公司,玩空手套白狼的游戏。从另外的担保公司或者其他民间借贷渠道贷到钱后再包装自己,注册一家担保公司,吸收散户资金后再去投资项目,既没有担保业务也没有担保能力,做高利贷是这类担保公司的唯一初衷。
轻易越过的“雷池”
即使是干“正经”担保业务的担保公司,在发展中也不同程度地从事了高息揽储和高利贷业务,只不过形式比较隐蔽。据不完全统计,诚泰公司有400多名放款人,资金高达1.2亿元,而大多数投资人的利息是月息二分五,年息高达30%。
2010年颁布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融资性担保公司不得从事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活动,也不得受托发放贷款和受托投资。
但是,随着担保业的急剧扩容,同时监管没有跟上,担保公司乱象环生,既有虚报和抽逃注册资本的,也有超出经营范围从事非法融资等“越雷池”的情况。在郑州和洛阳等地,许多人将资金放给这样的担保公司,“挂羊头、卖狗肉”,担保公司做借贷业务已经是半公开的秘密,成为民间借贷的中介。
就河南省而言,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与担保公司担保能力之间存在着巨大缺口以及民间借贷的高利诱惑成为担保公司“剑走偏锋”的主要诱因。
许多担保公司实力有限,打着高息理财的旗号变相吸收存款,名义上是吸收资金入股,最后演变成为高息揽储。然后再将资金以更高的利息贷出。在山东的一家担保公司网站上,在“休闲理财”栏目里,明确地打着“零风险、高收益、最低年利率18%”的广告,另外该网站还通过“理财有道”的财富故事来吸引投资者。而在郑州街头,一些担保公司的业务员发放的“理财产品”宣传单月利息高达6分。
记者在神木、温州等地调查发现,在参与民间借贷的中介机构中,除了典当行和投资公司,担保公司是主要主体之一。
担保公司的高利贷主要有两个去处。一个是暴利行业,比如说神木、鄂尔多斯、乌海等地的露天煤矿,这些行业的暴利支撑着许多担保公司的利润,而通过吸收资金放高利贷获得的利润又占了担保公司利润的大部分。这也导致了在诚泰案件中,资金蒸发的原因究竟是股东因为利益纠纷将放款人资金洗走,还是因为投资炒煤失利,成为一个引来群众质疑的“黑匣子”。
求贷若渴的中小企业是担保公司“贷款”的另一个重要资金流向。在许多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不管是在网络里,还是在街头的电线杆上,“无抵押、无担保、三天之内放款”之类的小广告随处可见。
由于许多中小企业缺乏抵押物,财务管理不规范,尽管初衷是通过担保公司的担保得到银行贷款,但考虑到担保公司借款方便简单,而且还款时间灵活,在银行贷不到款时,许多小企业就接受了月息高达3分、4分的条件,而短期的周转贷款利息更高,小企业的这类民间借贷行为被许多人认为是“饮鸩止渴”。
整肃风暴
担保业的迅速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的民间融资问题,但在高额利益的驱动下,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担保公司经常出现违规操作的情况,风险黑洞也很大,只有很少一部分被银行机构认可和接受。记者在江苏睢宁县采访时,一些银行机构的负责人甚至表示“不再信任担保公司了。”
担保公司最大的风险就是资金链断裂问题,由于担保公司以“理财”的名义吸引来的民间资金本身利息就很高,必然要寻找更高利息的贷款下家,一旦投资项目出现风险,势必引起整个利益链条的崩断。
在此方面许多地区已经有过沉痛教训。去年初,河南金邦投资担保公司私自吸收公众存款,结果老板失踪,大量放款人四处奔走仍无法追回投资资金。在日前包头巨商金利斌的自焚案中,也有许多的担保公司牵涉其中。据了解,过去3年里郑州市中级法院共受理涉及担保公司的一审案件15件,涉案总标的累计超过1.9亿元。
尽管如此,由于有着民间借贷的需求和土壤,由于暴利行业的存在,游走在灰色地带的担保公司大部分还没有发生明显的问题和风险。不过潜在风险的积聚以及近些年案件频发产生的蝴蝶效应已经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河南、陕西神木等担保公司一度滋生的地区都进行了整肃行动。
“神木县政府从去年4月份就开始集中整顿,对没有正常经营、固定场所的一批担保公司进行注销,转化一批,由五家以上的担保公司联合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同时整合提升一批专门干担保业务。”郭辅平说。整顿的目的就是把担保公司打到地下,不能再明目张胆地在街上挂牌子,诱导老百姓。
经过近一年的整肃,神木县的担保公司目前已经基本清理完毕,只剩余10来家正在办注销手续。而且,许多担保公司没有牌子和固定场所,高息揽储已经非常困难,整顿效果显著。从去年12月开始,河南省工信厅也针对全省的投资担保行业,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集中整顿规范,其间暂停了一切担保机构的设立、变更等工作。目前郑州市已将所有担保公司的备案证改为换发经营许可证。
许多业界专家建议,担保公司的无序竞争以及违规经营会带来对金融秩序和地区经济的破坏风险,必须加强监管,在当前风险尚未明显出现之前,需从苗头上进行根治,对违规揽储和高利贷行为进行打击规范,成立专门的机构来规范和管理担保公司的经营行为。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