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沪上消费者迄今投检无门

2011年06月01日 11:20 来源:上海商报

  台湾昨发起“反塑”大行动 五大类食品若含塑化剂须下架

  商报记者 王雅君

  台湾塑化剂风波已酿成一次重大食品安全危机,污染产品过500项;而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早于去年对200名市民血液抽查发现,99%被抽查的血液中验出有塑化剂……这场持续发酵的事件令上海消费者担忧,本地市场上非台湾产饮料、保健品等是否也涉毒?能不能去医院查验自己血液里是否有塑化剂?不过,商报记者咨询了沪上多家检验机构和医院,均被告知暂时无法检测化验。

  台卫生部门宣布5月31日为终止黑心起云剂行动日,要求运动饮料、果汁、茶饮、果酱果冻、胶囊状粉状等5大类食品凡含有“卫生署”确认塑化剂污染起云剂及其相关产品者,必须立刻下架回收;如使用起云剂者,必须于5月31日零时前提出不含DEHP、DINP、DNOP、DIDP、DBP、BBP等6种塑化剂安全证明,否则禁售。未附检验证明却仍在贩卖,当场罚经营者新台币3万元到15万元。

  上海

  检测机构无法受理个人送检

  “最近净是台湾的起云剂新闻,闹得人心惶惶,突然想起家里还有前不久买的胶原蛋白饮品,赶紧翻出来,发现原产地是台湾!家里还有近20盒的囤货,现在就想找个检测中心看看是否存在塑化剂,可是早上打了一圈电话都没结果。”一位网友在论坛上发出求助信息,“到底哪里可以做这个检测啊?”

  商报记者发现,跟这位网友一样,为数不少的网友纷纷对市场上非台湾产的饮料等食品的安全性提出了怀疑,希望有机构能检测一下。对此,商报记者昨天以消费者的身份咨询了沪上多家检测机构。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一位工作人员在电话中明确表示,该所目前不做这一检测项目。上海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下属动物与食品中心工作人员则说,国家暂未出台塑化剂限量的标准,因此该中心无法受理送检要求。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下属的食品化妆品质量检验所虽然能提供塑化剂的检测,但工作人员表示,塑化剂并非食品添加剂,因此该所日常对食品的检测中并不包括塑化剂这一项目。他还表示:“如果个人坚持要送检,需要递交申请表等待审批,一个项目的检测费用为1600元。”

  不少家长担心孩子的健康受影响,有人发帖问:“听说塑化剂会让男孩断子绝孙,让女孩过早成熟,哪里能查孩子是不是‘中招’啊?”

  昨天,商报记者致电上海市儿童医院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均被告知没有这一化验项目,瑞金医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塑化剂不在常规化验项目中。

  香港、澳门

  两地食安机构扩大抽检范围

  台湾塑化剂污染食品问题愈揭愈多,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抽验首批台湾饮品9个样本结果,发现2款动力运动饮品的6个样本,含有毒塑化剂DEHP,超标1至17倍,昨起禁止入口和销售。香港食安中心已扩大抽验范围至多款香港本地著名运动饮料。“宝矿力水特”生产商大冢制药指出,在台湾的公司已经将相关产品送检,证实并不含塑化剂,并获台当局“卫生署”确认。

  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表示,食安中心和卫生署已分别抽验来自台湾的食品、饮品和钙片,食环署亦成立专责队伍跟进。他指,抽查时进口商表现合作,暂时毋须透过法例强制回收台湾产品。

  香港食品委员会主席黄家和表示,香港台式餐厅及有出售珍珠奶茶的食肆约500多间,委员会已要求会员食肆提交资料,“包括食材成分及来源、是否来自已出事的生产商、数量有几多及对生意影响等等。”

  澳门特区政府发言人谭俊荣昨日表示,台湾塑化剂污染食品事件发生后,特区政府下属的食品安全统筹小组已展开巡查及化验等一系列工作。目前,澳门还没有进口或销售已公布受污染的台湾食品或饮品。为安全起见,经济局已要求进口商,将与有问题饮品同名但不同批次的两款饮品回收,直至进口商能提交证实有关饮品安全的证明。

  特区政府卫生局局长李展润表示,已对来自台湾的药品进行塑化剂检验,发现其中一款胃药含有塑化剂类似物,卫生局已着令进口商、药房及药行回收。李展润表示,澳门虽进口台湾药用糖浆,但所有医院及诊所均没有用作调配药物。目前约有1600种台湾药品在澳门当地出售,卫生局将对相关药品进行严格抽查。

  同时,特区政府表示还将关注塑化剂可能存在于制成品以外的饮品。(据新华社等)

  相关链接

  受牵连的台企称大陆产品安全

  根据台湾媒体的报道,此次受到塑化剂事件牵连的厂家有近200家,包括白兰氏、统一、味全等知名企业。昨天,多家被波及的食品饮料企业均表示,在大陆生产、销售的产品安全。

  白兰氏方面表示,该公司生产的“超能儿童成长钙片”与“超能儿童综合维他命”受到塑化剂污染,其中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均在进行回收。不过,“在中国大陆市场并没有销售并进口与此事件有关的两款产品”。

  统一集团表示,其在大陆有自己的产品生产加工地,目前从未与台湾企业建立采购形式和业务往来。

  商报记者还拨打了红牛、汇源等大陆本土饮料生产企业的客服电话。红牛公司话务员表示,公司饮料经过国家权威部门检测,因此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饮用。汇源公司客服部工作人员则称,“产品配料表中说添加了什么就添加了什么,没说有塑化剂就没添加”。

  新闻背景

  黑心厂引爆塑化剂事件

  事情是这样引爆的。据台湾媒体报道,今年4月,有关部门例行抽验食品时,在一款“净元益生菌”粉末中发现里面含有DEHP,浓度高达600ppm?穴百万分之一?雪。追查发现,DEHP来自昱伸香料公司所供应的起云剂内。昱伸公司是台湾最大的起云剂供货商,目前昱伸公司负责人赖俊杰已被收押,可能会面临30年徒刑。赖俊杰被检方移送时,曾不以为然地说“业界很多都是这么做的”,声称在起云剂中添加塑化剂长达30年。

  经过追查,塑化剂的另一源头是宾汉香料化学公司,陈姓负责人夫妇已被检方羁押。检调单位还查出12县市的21处下游厂商,也就是说,全台湾半数县市“沦陷”。

  塑化剂比三聚氰胺毒20倍——

  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孙璐西表示,塑化剂比三聚氰胺毒20倍。起云剂原本是合法食品添加剂,可让饮料避免油水分层,还可改善口感,它一般由棕榈油、乳化剂等多种物质添加混合制成,但不法厂商为节约成本将其中的棕榈油换成了塑化剂。但塑化剂是一种环境荷尔蒙,如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影响肝脏和肾脏甚至致癌,故台湾将之列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不得添加在食品里。孙璐西透露,塑化剂是一种工业用塑料软化剂,主要让座垫软硬适中,包括沙发、汽车座椅均会使用。

  据媒体报道,塑化剂被证实会干扰人体内分泌,影响生殖系统,台师大研究团队更发现,长期食用塑化剂对心血管疾病危害风险最大,对肝脏和泌尿系统也有很大伤害,而且被毒害之后,还会透过基因遗传给下一代。

  不少知名品牌不幸“中箭”——

  事件的最大受害者是岛内民众。有民众在接受岛内媒体采访时说出了自己的恐慌:开始只是不敢喝饮料,可后来发现有毒塑化剂可能在所有食品还有药品、药妆产品里,真不知道下一颗塑化剂地雷会在哪里爆开。因此,岛内榨汁机一度热销,更有人呼吁,目前喝白水最安全。

  物不美但价廉的黑心添加剂竟让无数个知名品牌甘心为其下游厂商。据媒体报道,台湾的含塑化剂产品波及到了中国大陆、香港以及美国、菲律宾、泰国、越南、欧洲等地。

  台湾食品龙头企业统一集团的三种产品保健运动饮料、芦笋汁和7-SELECT低钠运动饮料也被查出有毒,其中有毒芦笋汁已销往大陆。这把黑心火也从食品烧到宝宝吃磨粉药用的调味糖浆。新北市有12家诊所、药局采购的调味糖浆可能掺有塑化剂。台湾知名厂商宏星制药也已“中毒”,封存疑似有问题的产品乳酸菌共404盒。

  相关个股市值蒸发百亿——

  塑化剂风暴也烧到台北最为知名的士林观光夜市。台湾卫生部门官员说,士林夜市店家若对供货商的原料有疑虑,可尽快找替代材料,或暂停销售部分产品,但不必休市。

  饶河街夜市经营者表示,塑化剂事件已经影响到夜市经营,卖饮料的业者业绩下降近40%。

  台湾食品股、生物科技股卷入塑化剂风暴,股价创出波段新低。据台湾证券业者估算,从上周四到30日短短3个交易日,相关的食品、生物科技类个股,总计市值就蒸发掉了近百亿元新台币。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