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监会:不存在民营企业倒闭潮

2011年06月03日 11:40 来源:财新网

  不仅浙江没有“倒闭潮”,广东也没有

  【财新网】(综合媒体报道)中小企业存不存在“融资难”,有没有出现“倒闭潮”?

  对此,中国银监会与浙江省中小企业局联合调研称,中小企业生存确有主客观困难,但近期所谓“倒闭潮”的说法“立不住”。新华社披露了调研情况。

  报道称,5月20日,中国银监会与浙江省中小企业局专程赴台州、温州等地调研中小企业“倒闭潮”的传闻情况。调查组初步认为,中小企业生存确有主客观困难,但“倒闭潮”的说法“立不住”。

  温州市发改委也表示,当前一些企业出现“关停并转”,是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正常现象,不能简单理解成民企出现危机的先兆。温州市工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私营企业注销户数534家,同比减少14.56%。

  温州市银监局还回应三大知名中小民企倒闭的消息称,确有浙江江南皮革有限公司、波特曼咖啡、乐清三旗集团三家企业倒闭,但“这三家企业倒闭是个案,主要是其自身原因。”波特曼是因为决策失误、战线拉开过长导致资金链断裂;三旗集团是由于盲目跨行业经营、恶意拉多家企业担保、向银行骗贷等原因造成企业主出逃;江南皮革的倒闭则与资金链根本无关联,系法人代表黄鹤欠下巨额赌债并在今年4月外逃,导致经营陷入瘫痪。

  新华社表示,“倒闭潮”的论调可谓“言过其实”。不仅浙江没有“倒闭潮”,广东也没有。

  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秘书长谢泓表示,经历过金融危机最困难的阶段,中小企业生存环境目前整体上处于好转趋势。并未观察到广东中小企业出现大规模倒闭的现象,有关中小企业“倒闭潮”已经发生或将要来临的说法也是不严谨的。

  报道援引分析称,业界普遍承认,中小民企经营困境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如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增加、行业结构转型升级、融资成本偏大等。之所以出现“倒闭潮”传闻,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部分放贷主体试图借用趋紧的货币政策改变企业家的预期,使得自己以更高价码进入放贷市场;再者,‘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一些企业主已经深谙此道”。

  不过,新华社的报道也承认,温州企业界正流行“等贷”,即等待贷款。来自温州市经贸委的调查显示,今年一季度当地企业普遍遭遇融资难和融资成本提高的考验,规模以上企业中近一半感觉资金面吃紧,中小企业状况则更严峻。许多企业对当前宏观紧缩、贷款抽紧、利息“步步高升”的局势感到不堪重负。

  目前温州的银行利率表面上是基准上浮30%,实际上各家银行通过变相收取管理费、咨询费、“扣存放贷”等方式,使利率上升至月息1.2%左右,超过原利率的1倍多。一季度温州民间借贷综合利率则单季上涨11.9%,环比涨幅高出8个百分点。

  财新网此前报道,受制于日前严重的“招工难”“用电难”“融资难”,长三角地区已大量出现中小企业停工、半停工局面。商务部研究院则表示,日前对温州35家企业抽样调查显示,四分之一的企业接近亏损,利润超过5%的企业不到10家。■

  (财新记者 徐明)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