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食用油批发价半年没动 目前面临成本上涨压力

2011年06月03日 14:49 来源:中国经济网

  连续两次“限价令”,食用油没能搭上涨价的“顺风车”。

  如今,随着“限价令”到期,受大豆、花生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油料作物预计减产等影响,食用油有可能面临涨价。分析人士认为,食用油会小涨,但“撒欢”的可能性不大。

  市场

  食用油价格“原地踏步”超半年

  国内各地花生价格近期一路小跑,让不少人担心花生油将跟风涨价。

  但河南商报记者昨日在郑州市区走访两家大中型超市时,发现目前各种品牌不同规格包装的花生油依旧执行的是较早之前的零售价,而大豆油、调和油等,其超市卖价也像钉在案板上的钉一样。

  “食用油得天天吃,老百姓都很在意价格,所以市场价格基本上都在原地踏步。”昨日下午,在航海路一家大型超市内,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金龙鱼系列食用油仅在去年中秋节后调过一次价,将5L装金龙鱼特香花生油每桶价格从98.9元调整为108元,5L装玉米油每桶价格从79.9元调整为83.9元,而5L装金龙鱼大豆油每桶一直卖62.9元。

  事实上,不光是桶装食用油的零售价长时间没动,其批发价也一直基本稳定。昨日上午,河南商报记者在纬五路金龙鱼郑州总经销处的统计表上看到,从去年10月初到今年5月底,半年多来,金龙鱼大豆油、花生油、调和油等系列产品中,除5L装二代食用调和油每桶从59元调到59.75元,5L装特香花生油每桶从90元调到97元外,其他规格产品价格均没有变动。

  分析

  食用油价格可能会小幅调高

  过去半年来,相比猪肉、鸡蛋、蔬菜等,食用油一直没能搭上涨价的“顺风车”。这并非是厂家、商家不愿涨,而是他们不能涨。

  据河南商报记者了解,早在去年11月,国家发改委就以约谈形式,要求中粮集团、益海嘉里、中纺集团、九三油脂等四家大型食用油生产企业4个月内不准提价;今年两会刚结束,他们又被通知说得保持食用油价格稳定。

  在国家连续两次“限价令”下,食用油生产企业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因为除了人力、运输等成本上涨外,食用油的原料如大豆、花生、菜子等近半年来一直在涨价。

  根据中华油脂网分析师侯聪昨日下午提供的数据,去年10月29日,美国12月交货的美国2号黄大豆FOB价格为485美元/吨,合人民币3245元/吨,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4305元/吨,相比上年同期一吨涨510元。而今年6月1日,上述大豆的7月交货价格已经达到540.9美元/吨,合人民币3508元/吨,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4578元/吨,比去年同期一吨涨858元。

  国内的花生和菜子价格也一路前行,前者从去年10月29日的8500元/吨涨到当前11600元/吨,涨幅为36.47%;后者则从去年10月29日的4000元/吨涨到当前4500~4600元/吨,涨幅为12.5%~15%。

  “未来食用油很可能涨价。”中华油脂网分析师李娜认为,由于国家依旧还将调控市场,因此食用油价格“撒欢”的可能性不大。河南商报记者马俊曹实习生孙益锐

  (责任编辑:何欣)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