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08日 21:28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文/本报评论员 商寅泉
环首都,应该建个什么圈?
我们现在知道的是,叫“环首都经济圈”。
为建这个“经济圈”,河北省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河北省委、省政府相继召开全省加快推进环首都经济圈建设工作会议和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编制座谈会,提出把打造环首都经济圈作为振兴河北的“核心战略”和“一号工程”,决心举全省之力加快环首都13县(市、区)建设发展,使之成为河北的“经济特区”。
但是,河北的这个热情,被新华社记者对香河违规建设的报道兜头泼了一盆冷水。河北迅速对多名干部进行处理,包括香河县长被撤职。为建“经济圈”,县长丢乌纱。从香河事件反思河北热情,我们认为最应该思考的,是河北对环首都的规划,是好好想一想到底要建一个什么“圈”?
环首都,首先应该是个环境生态圈。这不仅是河北应该确保做到,而且是首都良性发展的特殊需求。这个生态圈,其实不用过多投入资金,因为它本身就以农田和林带的状态存在。环首都的13县(市、区)都归河北所属,首都西部北部是山区,组成天然生态屏障,13县(市、区)环布于首都南部、东部,这个环境生态圈建好了,与首都的生态环境将产生良好的交互作用。从这个角度看,环首都13县(市、区)不宜大规模搞建设,“经济圈”的提法有待斟酌。
环首都,其次应该是政治安全圈。目前首都北京常住人口2000万,其中外来人口占35.9%,近10年间每年增加60.4万人。从发达国家首都人口看中国,除东京外,其他如华盛顿、渥太华、堪培拉、伦敦、巴黎等,都不着重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此控制人口增长。作为河北省的环首都13个县(市、区),对人口控制更应从长计议,如果迅猛建设“经济圈”,势必使环首都的人口数量激增,从而对首都形成反压。从政治安全的高度筹谋,“经济圈”的提法更应仔细斟酌。
环首都,第三应该是人文、文化圈。河北省应该像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学习,把环首都的13县(市、区)的发展着重点放到生态旅游、养老休闲、高等教育及专业培训上。这个人文、文化圈正好是对环境生态圈、政治安全圈的有形落实,并且对河北省GDP增长有正面贡献,河北何乐而不为?
满怀建设“环首都经济圈”的热情,香河却栽倒在疯狂卖地上。香河的事对于河北,是个教训。如何把坏事变成好事,就看河北的反思力度了。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