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小月的故事让我们很感动

2011年06月10日 01:52 来源:郑州晚报

  □晚报评论员 闵良臣

  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这个家庭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我们相信,这两天,晚报的读者,大约都会因我们这座城市里有一个叫小月的考生的故事而感动着。这是因为她的故事已经感动了晚报人,而人心大体上是相通的,人性也有着很大的共性。

  一个不知道自己亲生父母而被别人抱养长大的孩子,这本来就已经是人生的大不幸了,后来又只能依靠常常会犯脑梗塞的养父供养,就更让人感到心酸:老天对她也忒不公平了!

  好在小月这女孩很懂事很争气。我们看到报道中说,在老师的眼里,小月不仅没有那种悲观意识,而且还是一个积极生活而又“活泼的女孩”。老师还告诉记者,如果今年高考发挥正常,小月考个本科也不成问题。除此之外,老师说小月还“有导演天分”,这就更让我们在感动的同时也为小月高兴。

  自然,最令人感动的就是小月的养父老刘了。他不仅对抱养的小月比亲闺女还亲,而且在10年前自己患上脑梗后还经常跟人说,自己能把养女小月供到上完大学,成了家,他也就能安心闭眼走了。这种无私的大爱虽不能说就一定会感天动地,可对常人而言,也的确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啊。遗憾的是这位有着大爱之心的老刘在养女高考前夕就离开了人世!

  我们当然承认,一个人,从本能上讲,都会趋利避害,也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自私自利之心。但当一个人一旦把一件事情认定是自己的责任,或认为自己有责任做某一件事情时,我们往往就能看到无私的体现。而无私之所以那么令人感动,也正是因为无私是人性中一种高贵的品格。古人言: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这大约也正是人们认为天地日月之所以伟大之故吧。

  还想说的是,小月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们这个社会仍然需要无私需要大爱,而小月的故事通过本报报道后,也得到了全社会的帮助和关爱。当然,尽管我们倡导爱心乃至歌颂无私,也还是希望我们的社会尽快建立健全全民生活保障机制。这样,当任何一个公民的生存生活遭遇严重困难时,社会保障机制就能发挥个人难以替代的作用,承担起它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不至于出现像小月现在这种情形:当她参加完今年高考而得知唯一的亲人同时也是她的抚养人老刘去世后,说出让人听了无不为之动容而落泪的话:“今后我能去哪儿?还有谁像我爸一样管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