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瑞银:中国地方债相当于GDP的30%

2011年06月10日 11:02 来源:财新网

  2010年底地方政府负债约占GDP30%,但政府整体的债务水平可控,拥有大量可处置的资产,而且国内储蓄率较高

  【财新网】(记者 于海荣)过去三年,伴随中国的经济刺激政策,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使得地方政府债务大幅增长,不过,未来一两年内出现债务危机的可能性非常低。瑞银证券的新近研究提出这一判断。

  瑞银证券中国经济学家汪涛估计,截至2010年底,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额约为11万亿-12万亿元,相当于GDP的30%,其中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约9万亿元。

  考虑到新增融资平台中有部分贷款和项目实际上是准财政支出,并没有现金流或可持续的财务回报,汪涛估计,5万亿元的新增平台贷款中有三分之一最终将成为不良贷款,剩余部分损失率要低得多,最终的不良贷款额或将达到2万亿-3万亿元,相当于银行贷款总额的4%-5%。

  此前对平台贷款的普遍看法是,土地和房地产作为贷款的抵押物,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资金,但由于这些项目的现金流不足以偿还本息,因此问题巨大。

  在汪涛看来,基础设施项目往往会产生长期经济回报,即使项目本身可能无法以票款方式产生充足的现金流,政府也能够以长期税的增加以及房地产和土地增值的方式来得到补偿,“这并非地方政府债务的最大问题。”

  她认为,更大的问题在于,部分地方政府借款根本没有相应的抵押物,而是基于政府的“信用”或“担保”;部分平台贷款并没有用于市政改建和基础设施项目,而是被用于地方政府的土地储备;部分地区把未来的财政收入多方重复担保。

  不过,由于中国政府每年的财政赤字不足3%,拥有大量可以用于偿债的资产,而且国内储蓄率在50%以上,汪涛认为,中国政府有充足的资源可以应对占GDP 50%-60%的公共债务,即便占GDP30%的地方政府债务全部违约,未来一两年内出现债务危机的可能性非常低。

  为摸清相关情况,今年3月起,历年来规模最大、追溯时间最长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在全国展开,审计的四大重点领域是交通运输、市政建设、高校医院、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风险。根据安排,6月底前各地向国务院提交审计报告,目前这一工作已近尾声。

  在地方政府债务的后续处理上,汪涛认为,对存量债务,中央政府很可能会迫使地方政府与银行一起解决,更重要的是要处理好流量问题,即要解决地方政府长期融资问题。

  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包括,给予地方政府自身税收或地方收入来源;逐步允许地方政府通过透明的方式来发行债券;将部分支出责任转至中央政府层面。实践层面,中央政府在2009-2010年和2011年代地方政府每年发行2000亿元地方债券,同时,部分省市已开始进行房产税和资源税试点。

  汪涛表示,要找出地方政府融资的根本解决办法,还需要重新厘清地方与中央财政关系,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权事权,并全面评估并显著降低地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度,尤其对投资项目的直接参与度。■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