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杜绝引进拿环境换钱的企业

2011年06月11日 04:12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哈药总厂“三废”违规排放再次被曝光。据报道,其硫化氢气体超标1550倍,氨气超标20倍左右,废水中各种污染物均超标很多倍。奇怪的是,这家企业2008年、2009年广告费均在4亿元以上,2010年更达到5.4亿元,创造了国内医药营销的“哈药模式”。

  “哈药模式”,即广告大投入、推动大销售,从而赚到点钱,如果广告费拿去治污了,结果就是销售下滑、利润不再。即使还有利润,也有可能不足以支撑企业生存发展。据业内人士估计,哈药总厂仅污水排放改造,就至少需要4000多万元,“全部改造完成,怎么也在1个亿以上”。环保设施运行,每年又是一笔巨额费用。哈药总厂一直在“哭穷”,事实上,巨额广告投入显示经营成本,并不足以说明企业富有。

  出卖环境,拿到一笔小钱,算是满足了发展中国家的眼前急用。但污染来了,人们的健康没有了。获利的是企业,付出代价的却是公众。

  再看环保执法,我们发现,其首要任务其实不是强制企业治污,有些企业注定是亏本买卖,对于这样的产业企业,政府当初就应限制甚至杜绝引进。(杨于泽)

  (以上所有文章和言论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报立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大洋网-广州日报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