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12日 07:3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杨可瞻 钟子宏
如果将现在的美国经济比作一辆汽车,那么它更像70-80年代版本的雪佛兰大黄蜂。一来,它是美国的传奇汽车,代表美国精神;二来,在经历近半个世纪的洗礼后,汽车难免会磨磨蹭蹭。相比之下,美国经济同样如此。自金融危机后,已先后经历了复苏——经济大幅减速——再复苏——再减速的过程。
美联储总是很头疼。这或许是伯南克头发为什么那么少的原因。
经济形势仍好于QE2前
从纽约华尔街到上海陆家嘴,总有人在抱怨美国经济变得非常糟糕。但到底有多糟?我们不妨看一组数据。
5月,美国就业形势急转直下。当月非农就业人数仅增加5.4万人,远低于预期值16万人。私营部门新增就业人数8.3万人,创2010年6月以来最小增幅。
更令人不安的是,美国其他行业也纷纷出现放缓迹象。
面对充满更多荆棘的经济复苏之路,美国股市也毫不客气。据统计,今年1~4月,道琼斯工业指数累计上涨11%。但从5月至今,该基准指数却下跌超过5%。几乎抹去了此前一半的涨幅。
股市的“由牛转熊”,我们往往无法控制。但有一点却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在5月非农就业报告中,私营部门新增就业人数为自2010年6月以来最小增幅。事实上,这个数据并不简单。
首先,私营部门作为核心要素,比公共部门更能反映就业的复苏状况。另一个事实是,从2010年2季度开始,美国经济同样经历了复苏——增速大幅放缓的过程。迫于无奈,美联储放弃了年初制定的退出政策,转而推出了“人见人恨”的QE2。
听上去有点耳熟,但如果我们将目前的经济放缓势头,与2010年2季度时相比,那么,我们起码可以知道一点——如果现在比当时更好,那么美联储为何还要推出QE3?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比了就业、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以及零售环境,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
就业方面,非农就业新增人数是从2010年6月开始急剧放缓的。数据显示,当年6月,新增人数为-12.5万,较5月降低了55.6万人。相比之下,今年5月时新增人数为5.4万人,较4月下降19万人。降幅不及当时。
失业率方面,2010年1~6月,失业率一直维持在9.5%~9.7%,期间最高达到9.9%。而今年5月失业率则为9.1%;截至2010年5月13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44.4万人。但截至6月4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金人数为42.7万人,略低于当时水平。
从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看,2010年6月ISM制造业指数为56.2,较当年1月时的58.4大幅回落近2个百分点。相比而言,今年5月ISM制造业指数为53.5,较年内最高水平回落8个百分点。
非制造业方面,2010年6月时,ISM非制造业指数为53.8,较1~5月最高水平回落接近2个百分点。相比,今年5月该指标为54.6,较年内最高水平59.7已大幅回落5个百分点。无论是制造业或非制造业,如今的放缓势头明显高于QE2前水平。
最后一项指标是零售行业,因其占美国经济比重超过60%,而被认为是拉动经济复苏最重要的火车头。数据显示,2010年,零售销售月率最低增速为0.3%,发生于当年2月。今年以来,该最低增速同样是0.3%,同样发生在2月。但4月时已上升至0.5%,高于去年同期水平0.4%。另外,今年5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60.8,高于2010年全年最高水平57.9。显然,零售行业复苏高于去年整体水平。
经济放缓过程有本质不同
经济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并没有看上去那么令人泄气。那么,美联储是否还可能推出QE3?
长江证券宏观策略组研究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美国经济放缓的传导过程有本质区别。在美联储推出QE2前,美国经济确实遭遇了一轮快速放缓。其中特别以就业市场恶化最为显著。随后,就业下滑又导致消费市场疲软。因为越来越多失业的人发现,他们已经无力再像过去那样消费了。今年的情况不同,经济放缓的过程是从消费传导至就业。而消费走弱,又主要和上半年全球通胀加剧,特别是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有关。同时企业成本上升,也造成了消费乏力。总体而言,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底部可能在今年3季度。这种情况下,美联储更可能通过再投资到期证券以保持观望态度。在今年4季度前,既不可能推出QE3,也不可能完全退出。更多的是衡量经济前景。
“推出QE3或者退出肯定是有条件的”,该研究员表示,“如果失业率反弹至9.3%甚至9.5%,特别是初请失业金人数持续上升,那么联储推出QE3的可能性将大幅升高。换而言之,若失业率能回到8%以下,美联储应该可以考虑退出了。值得一提的是,从影响中国和全球经济角度,如果QE3启动,那么势必首先将急剧推高全球通胀水平。因为滥发货币肯定会从美国流出,去追逐新兴市场的高收益资产。其次,这些热钱一旦来到中国,势必会加重中国的外汇占款压力以及输入型通胀水平。最终会导致货币紧缩预期升高,进而打压A股情绪。”
兴业证券表示,2季度美国经济增速受短期因素冲击放缓,但3季度有望温和复苏,QE3推出概率不大。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