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13日 00:0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 阮修星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发出紧急通知,要求餐饮服务单位立即禁止采购和使用广州市美益香料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生产的8种产品,因为这些产品也被检出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台湾称之为塑化剂)。就在一周前,国家药监局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暂停生产销售协和牌灵芝孢子粉片等两种含塑化剂的保健食品。
权威部门公布的塑化剂产品“黑名单”在逐渐变长,这也从一个方面印证了一些专家、学者的担忧:内资企业未能在“塑化剂”事件中独善其身,现已查出的这些问题产品极有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台湾“塑化剂”事件发生之后,国家药监局先后公布了禁止采购和使用的台湾部分企业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名单,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已采取相应措施,对问题产品进行了全面的排查、处置和召回。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加大了对内资企业产品的抽检力度。据报道,此次抽检的15类产品、6100个样品,涵盖了28个省(市、区)的内地生产企业、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超市和餐饮单位。
监管部门的积极行动,给老百姓吃下了一颗定心丸。面对关乎广大百姓身体健康的大事件时,此时最需要的就是权威部门的行动和信息。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抽检产品仍然仅限于食品,当前老百姓迫切希望获得其他一些产品是否安全的信息。这就要求,相关部门扩大对食品的抽检范围,同时对食品包装、医药、玩具、洗发液等极有可能被污染的产品加大检测力度,尽可能地给老百姓提供全面的信息。
而据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透露,与台湾塑化剂被人为添加到食品中不同的是,大陆地区食品被塑化剂污染的途径,可能是通过塑料包装材料间接地进入食品中。目前塑化剂在我国食品包装材料中被广泛运用,而我国在对塑料产品,特别是对食品的塑料包装材料的检测,并没有关于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要求和标准。这无疑加大了评测、规范的难度,给食品药品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
面对新挑战,相关部门应尽快地组织专业人士制定、公布相关标准,培训抽检人才,将“塑化剂”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尽可能地缩小,以消除老百姓的恐慌和信任危机。同时,相关的企业也应该积极地行动起来。即使国家相关部门没有抽检到你的产品,也应该对自己的产品来一次“体检”:没查出问题的就当是一次企业内部的食品安全意识教育,查出问题的赶快纠正,亦能减小问题产品带来的损失。而必须提醒的是,一些明知故犯者,别心存侥幸,悬崖勒马还不是太晚,否则,等待的则是法律的严惩。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