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13日 03:38 来源:济南时报
□李松
台湾“塑化剂事件”仍在急速发酵,发现受污染的商品从最初的饮料,扩大到果酱等食品,现在药品也卷入其中。
“塑化剂事件”之前,人们目光更多集中在食品添加剂上。现在看来,塑化剂的“毒性”远超食品添加剂。
人类离不开食品添加剂已是共识。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人们将享受不到很多如今习以为常的美味食品。更何况,根据规定,添加剂必须能够改进食物的品质或营养。美国可以添加的食品添加剂有3000种左右,日本也有2000多种,全球有5000多种,我国有2000多种。此前食品添加剂之所以被一定程度妖魔化,罪不在其本身,而是因为乱添加。
反观近年来发生的恶性食品事件,多不是食品添加剂惹的“祸”。这次的“塑化剂”,危害已经逐渐被人知晓,要比普通的食品添加剂大;此前的苏丹红、三聚氰胺、“染色馒头”等,也远比食品添加剂可怕。这些被添加进食品的东西有一个共性,都不是食品添加剂。
“毒性”还不仅仅体现在对人体的危害上。
这些东西的另一个更重要的共性是,添加后,食品或会大大“增值”,或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据说,最初被曝光的昱伸公司制造起云剂时用“塑化剂”取代棕榈油,可以获取暴利。据台湾媒体报道,以1瓶25元新台币饮料估算,普通起云剂成本约0.25元,若用使用了塑化剂的起云剂替代,成本最低可降到0.02元。同样,使用三聚氰胺,可以使牛奶在检测时蛋白质含量更高,当然增加的只是“假蛋白”。“染色馒头”和使用“苏丹红”的食品卖相更好,卖价更高。在利字面前,塑化剂、三聚氰胺、苏丹红等被加入食品。
更关键的是,相比食品添加剂,“塑化剂”等更加难防。中国允许使用的2000多种食品添加剂,都在目录中,很多机构都可以检测;而“塑化剂”、三聚氰胺等的数量则数不胜数,而且很多不在监管部门常规的检测范围之内。
这次食品含有的塑化剂,是台湾一位52岁的杨姓女检验员发现的。她当时只是对例行稽查的益生菌食品做检验,本来是想探究是否含减肥西药或安非他命,结果却发现气相层析仪上出现异常波状讯号。“塑化剂事件”的引发可以说相当偶然。目前,国内很多检测机构仍不能检测塑化剂。当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时,情况与此类似。6月1日,卫生部才将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寄希望于商人的良心发现,事实多次证明是不太可靠的,只能通过重罚施加威慑力。因此,希望对类似行为的处罚重点再重点。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