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A股打新资金大幅缩水

2011年06月14日 03:48 来源:现代快报

  从3.3万亿到1240亿,哪一个市场的资金变化落差如此之大?答案是:A股的打新资金。3.3万亿是2007年中国石油IPO时冻结的申购资金量,1240亿是今年5月前3周平均每周参与一级市场IPO的打新冻结资金。

  在2009年以前,中签新股的人,就像买到了一张中奖的彩票一样幸运,只要在新股上市当天将股票卖出,都能大赚一笔。绝大多数情况下,新股上市当天,股价是不会跌破发行价格的,出现100%、200%甚至300%的涨幅,都是相当寻常的事情。

  2007年10月22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的两周利率已经达到8.46%,一周前该利率还仅仅处于2.35%的低水平。几天后,头顶“亚洲最赚钱上市公司”、“沪深两市第一大权重股”、“巴菲特概念股”等诸多光环的中国石油在A股市场IPO。最终,中石油的IPO史无前例地冻结了3.3万亿的申购资金,创下了A股市场创立至今的最高纪录。

  今年,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竟然成了家常便饭。新股上市后首日股价即告破发的比例高达40%,70%的新股股价长期低于发行价,打新赚钱已然成为“过去式”。

  当一级市场“赚钱效应”消失的时候,“资金池”的萎缩现象也相当明显。统计显示,今年以来一级市场申购资金呈“阶梯式”下滑:1月份单周平均申购资金为6372亿元,环比下降42%;2月份周均申购资金为6106亿元,环比下降4%;3月份周均申购资金为5010亿元,环比下降18%;而4月份周均申购资金一下降为2765亿元,环比降幅达到了45%;5月前3周,平均每周参与一级市场IPO的“打新”冻结资金仅有1240亿元。不仅如此,随着新股上市“破发”的愈演愈烈,专业网下询价机构也打起了“退堂鼓”。6月7日,八菱科技宣布,因初步询价阶段询价机构不足20家,中止新股发行。八菱科技由此成为了A股历史上首家中止发行的公司。

  那么天量的打新资金何处去了?股市、债市、楼市,被认为是当前可容纳大资金的三大主要市场。“但打新资金有其特殊性,其一是风险厌恶性,其二是短周期性,这样的特性决定了其主要以追求低风险收益为目的,而且往往要求投资品种流动性强。因此,从股票一级市场流出的资金,不大可能盲目介入风险较高的二级市场或者楼市。目前又处于加息周期,流入债市的可能性也很小。”东方证券段军芳分析认为。

  除了上述三大市场,理论上资金的可去之处还有期货市场、委托理财等几个方向。此外,记者调查中还发现,民间借贷与黄金白银、玉石、艺术品等投资也有打新资金流入的迹象。

  事实上,更多的打新资金选择蛰伏。 “应该讲,各个市场的资金都是相对稳定的,打新资金因为其稳健的特点而显得更为保守。据我所知,有些资金宁愿留在账户上,也不愿去其他投资渠道。”段军芳说。

  快报记者 潘圣韬 钱潇隽 钱晓涵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