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14日 14:58 来源:财新网
包括采取“削峰填谷”、延长航空运营时间、推进军航训练飞行模式改革等措施。在影响航班延误的因素中,航空公司管理是第一位的,其次是流量控制
【财新网】(综合媒体报道)日前,中国国家空域技术重点实验室透露,作为全国飞行管制的统一组织实施者,空军已确定推出五项措施,以缓解航班延误现象。
据新华网报道,这五项措施分别是:
树立空域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的理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推进空域高效灵活使用,实现空域资源利用最大化。
切实解决飞行繁忙地区飞行矛盾,实现骨干机场进离场航线分离,划定航路上限和下限,改进航路航线和飞行高度层使用方法,规范临时航线使用管理。
配合地方有关部门完善航空运营管理机制,采取“削峰填谷”等方法,合理安排航班时刻,延长航空运营时间。
推进军航训练飞行模式改革,积极推进空域分时分层使用,使军事飞行训练空域得到更高效利用。
协助地方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在西部地区实施雷达管制进程。对已实现雷达管制的地区,在符合安全间隔规定的前提下,尽量缩小飞行间隔,提高管制运行效率。
报道援引中国国家空域技术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的话称,2010年,国内航班平均延误约1小时,部分航班甚至延误4小时以上;同时由过去的京沪穗三地航班延误,逐步向大连、青岛、厦门、成都、西安等城市扩散。
在影响航班延误的因素中,航空公司运行管理占42.3%,流量控制占26.1%,恶劣天气影响占20.9%,军事活动影响占7%,机场保障及其他因素占3.7%。
该负责人表示,航班延误是中国航空事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累积叠加形成的综合性问题,涉及政策法规、运行机制、综合保障能力等诸多因素。
据了解,国务院、中央军委于2010年下发了深化中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长春、广州飞行管制分区试点已于2010年底完成;空军计划今年在沈阳、广州飞行管制区和6个飞行管制分区组织深化试点。■
(财新记者 许菁)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