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胡舒立评论引发马云强烈反弹 急召记者回应质疑

2011年06月15日 03:52 来源:京华时报

  “支付宝转移不完美但唯一正确”

  虽然支付宝已经拿到央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但围绕支付宝所有权转移是是非非的论争却远未结束。近日,知名传媒人——财新总编辑胡舒立发表的一篇文章,引起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的强烈反弹。昨天,马云紧急召开媒体沟通会,再次回应支付宝转移纠纷。

   ■缘起

   “胡马”跨国短信激辩

   6月10日,财新总编辑胡舒立在最新一期财新《新世纪》周刊发表社评《马云为什么错了》。文中称,“马云,这个本世纪以来常操一口流利英文活跃于国际场合的中国企业风云人物,会偷天换日,把明明属于中外合资企业阿里巴巴集团的核心资产支付宝,悄然转入自己控制的私人企业名下。”“马云错了,错在违背了支撑市场经济的契约原则”。此评论一出,一直对支付宝纠纷很少置评的马云坐不住了。

   北京时间6月12日凌晨1时,正在美国出差的马云给胡舒立发去短信,称胡舒立作为媒体人在“基本事实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开始评论了。”“在尘埃未落地前就下定论,是评论者的不客观和不科学态度。”据了解,二人的短信论战长达两小时。

   昨天下午,刚从美国回来的马云紧急召开媒体沟通会,对胡舒立的指责进行澄清,称支付宝事件只是商业谈判,不关乎任何所谓的契约精神,“我们做事情绝对100%合法,100%透明,阿里巴巴董事会授权处理支付宝牌照问题有董事会纪要为证,雅虎和软银不可能不知道。”

   截至记者发稿前,雅虎和软银尚未对马云此举作出任何回应。

   ■现场

   解释

   必须先拿下牌照再谈补偿

   对于支付宝所有权转移一事,马云解释称,他穷尽一切办法只能取得目前的结果——先将支付宝所有权转移出去,摆脱外资控制,这样才能符合央行关于第三方支付的监管规定,拿到支付牌照,然后再和雅虎、软银谈补偿问题。

   “现在看来,支付宝的事情不完美,但我们做了一个艰难、不完美但必须要做的决定,也是唯一正确的决定”,马云强调,拿到牌照对于支付宝、淘宝乃至整个阿里巴巴都是生死攸关的事情,否则雅虎、软银的利益也无法保证,“这点雅虎的杨致远是认同的,只是想获得更多的补偿”。

   马云透露,2009年7月24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曾经作出纪要,授权马云等管理层调整支付宝股权来获取第三方支付牌照。但马云未详细解释该授权的范围是否包括将支付宝股权转出阿里巴巴集团,以及终止雅虎及软银等外资股东的协议控制。

   记者注意到,支付宝第一次转移所有权发生在2009年6月,较上述授权早了一个月。对此,马云回应称,6月份的转让是经过董事会口头同意的,只是在7月又以会议纪要的形式明确下来。

   态度

   拒绝用协议控制绕开法律

   支付宝CFO井贤栋在会上表示,支付宝的两次股权转移都是有协议控制的,但到了今年一季度,央行规定若有外资协议控制,必须上报央行,否则需另行报国务院批准,因此阿里巴巴必须放弃协议控制的做法。“支付牌照从研究到颁发,央行花了5年,若我们让外资进入,搞协议控制,再报国务院的话,拿到牌照的时间就不得而知了,这个风险太大,支付宝不能再无照运营,必须首轮拿到牌照”。

   “但是雅虎和软银认为中国的法律是可以绕开的,问题是央行现在决定外资不进入为宜,我们就得遵守,要完全按照法律行事。我不需要洋人教我绕开政策,我要对6亿多淘宝用户负责”,马云指出,绕开法律的做法弄不好会违法,“是要进监狱的”。

   马云表示,在阿里巴巴不同意协议控制后,雅虎和软银就开始指责马云窃取支付宝,并称支付宝转移事宜未经董事会批准,“他们是为了争取利益。雅虎股东现在是对雅虎不满,不是对阿里巴巴不满,因为阿里巴巴今年3月就告诉了雅虎支付宝所有权转移的事,但雅虎5月才公布”。

   谈判

   孙正义是谈判的最大障碍

   对于谈判的进展,马云称虽然艰难,但他对结果表示乐观。马云还表示,作为阿里巴巴的董事,孙正义的态度是不够负责的,是目前谈判的最大障碍,“按照公司法,作为董事,孙正义必须先对阿里巴巴公司负责,然后才是对软银股东负责,而他心里只有6个字:软银!软银!软银!”

   马云还透露了一个细节:每次阿里巴巴董事会的讨论环节要进行到支付宝股权事宜的时候,孙正义都会强调自己只剩下一分钟的时间就要走,以规避讨论,“孙正义是我尊重的人,但他也是我遇到的最不会谈判的人,总是搞谈判技巧,我们需要解决现实问题,而不是卖弄谈判技巧。”

   对于这场纷争何时能得到解决,马云透露,他们与杨致远、孙正义的谈判还在继续,“雅虎只是利益多少的分配问题,但软银拒绝谈判,所以具体什么时候能最终解决,取决于雅虎和软银。”“首先要保证100%合法,100%透明,保障支付宝健康持续运行。我们三方都在很积极、乐观地推进,现在进入了对细节的谈判。”

   马云还表示,如果央行的政策有所松动,支付宝重新回到阿里巴巴控股“也是可以谈的”。

   ■业界声音

   >>正方

   先符合规定再谈商业条件

   昨天,与马云发起云锋基金的虞锋连发四条微博(http://weibo.com)回应胡舒立,称在面临申请牌照的最后期限,阿里巴巴集团CEO马云只能先符合国家规定,随后再谈商业条件。

   虞锋表示,国家要求金融机构外资不得控股,支付这种新型金融工具在规定时间内发牌照,条件是中国人控股。孙正义要求名义上转回来,实质上外资仍控股,即协议控制。面对几亿人的金融数据做实质外资控制,违背国家要求的做法,马云不能做。

   虞锋认为,关于3亿转让价格完全是个伪命题,3亿的注册资本与公司价值完全是两码事,这本是商业谈判问题。“不管多少都是一个正常的商业谈判,为什么不愿给阿里管理团队一些时间,等谈完调查清楚再评论呢?”

   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

   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表示,支付宝涉及国家金融安全,法规不许外资持有,外资股东却迷信绕开中国法规,马云遵守契约精神提出依法转回国内获得牌照,给外资股东合理补偿,阿里巴巴集团管理层目前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势在必行的,而且也是最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的。他认为,支付宝的未来不可能寄希望于绕开法规,只有保证这个公司的安全运营,才是对股东利益最大的保障。

   >>反方

   有过河拆桥的嫌疑

   互联网分析师许单单认为,阿里有过河拆桥的嫌疑。“资本是有天性的,他们为自己股东利益考虑更是天经地义。接手投资意味着接手资本契约。不能需要时奉若神明,阻碍时批作鬼神。”

   政策成了“变局”利器

   著名IT评论人方兴东认为,做好支付宝政策文章,是马云能够改变阿里控制权的为数不多的机会之一。这个机会不用好,变局的天赐良机就很难了。这是问题的根本,也是支付宝漫天风雨的根本原因。但是腾讯和百度的支付牌照肯定也是协议控制,却一直风平浪静。“政府如果让百度、腾讯等所有得到支付牌照的公司全部解除协议控制,那就证明马云是正确的”。

   “胡马”论战短信(摘录)

   马云:大姐,你在基本事实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开始评论了,很是遗憾。呵呵,假如没有契约精神我们能走到今天?可悲的是我们已经不相信自己国人企业会比人家更懂法和契约精神了。

   胡舒立:当然是很珍惜你,所以抱憾呀。我们愿意听更多的基本事实。

   马云:评论者注重的是评论本身,而当事人必须关心正确的方向和用正确的方法把事做完了才考虑参与评论。我们做的任何事都会让世人分析和评论,这是我们这代人的职责。但在尘埃未落地前就下定论是评论者的不客观和不科学态度。

   你相信我会愚蠢到把公司这么低价卖给自己?今天这个世界,这么幼稚的做法难道不怕被天下人耻笑?!晕倒。

   胡舒立:你有此远见让我高兴,来路很长,我们如果说错了会改。不过央行政策还是要批评。

   马云:是的。央行我没有办法,那是他们的考虑,我努力过并尝试过。但企业家要做的是大法发布前努力,但发布后遵法是我们的职责。批评是你们评论者的工作,我们当事人很难作为。

   但另一方面,我理解的支付数据的安全是任何国家不会轻易放弃的,是安全问题而不是民族问题。我的开放主义并不亚于任何人,但我理解未来时代是数据的竞争。我们拥有了国家的经济数据。在美国,我们会碰上同样的问题。

   胡舒立:按央行政策,还是会放的,支付宝是否可在今后获批,重回阿里?等于是临时转出?

   马云:呵呵,你是个好记者,你对获得信息的兴趣之大远远超过对事件正确与否的探讨,哈哈,不过你给我们的过早定论让阿里人失望。

   胡舒立:我知道你做的一切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面对诸多批评,我真的希望你也仔细想想,兼听则明。

   马云:我遗憾的是,国外企业和投资者这次认为我们做对了,而你们却不信。我从不怕被批评,我皮厚,但我怕你们会误导年轻人。

   ■纠纷大事记

   5月11日雅虎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中披露,其持股43%的阿里巴巴集团已经将支付宝的所有权转移到了马云控股的一家新公司中。

   5月13日雅虎声明,该公司曾于3月31日接到阿里巴巴集团关于“支付宝股权转移”的通知,但此举尚未知会阿里巴巴董事会或股东(包括软银),也没有得到批准。

   5月14日马云表示会继续与雅虎沟通,并表示不会伤害股东等各方包括雅虎和软银的利益。

   5月16日雅虎和阿里巴巴发表联合声明,称双方正在努力化解争端。

   5月27日雅虎联合创始人、董事、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成员杨致远首次表示,正就事件与阿里巴巴协商谈判,雅虎将从支付宝重组中得到补偿。

   6月1日据路透社报道,雅虎与阿里巴巴已解决分歧,并达成协议。

   6月2日软银社长孙正义拒绝参与补偿谈判或对另外两大股东提出的协议草案进行表态。

   6月8日美国证券公司KendallLawGroup已代表股东对雅虎发起一项集体诉讼,指雅虎违反了1934年证券交易法有关虚假和误导性声明的规定。

   本报记者李斌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