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商寅泉:卫生部欲建媒体记者黑名单令人震惊

2011年06月15日 20:18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文/本报评论员 商寅泉

  就在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相关部门对食品企业掺毒造假有些束手无策的时候,卫生部人士宣布“拟对个别误导公众的媒体记者建黑名单”。

  这个提法,据中国广播网报道,是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一负责人在“科学认识食品添加剂”座谈会上,在“要加强对传播的监控”思想指导下,卫生部准备采取的措施。

  闻此消息,心中一惊。由于对食品安全疏于监控,近几年中国食品安全已成为民生第一大问题。大敌当前,当加强监控,然后给予痛击,这个毫无疑问。但“大敌”是谁?大敌是掺毒造假的食品企业,大敌是使尽化学物理招数赚黑钱的食品企业。上黑名单的应该是掺毒造假的食品企业,上黑名单的应该是对掺毒造假疏于管理的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媒体记者对应该上黑名单的食品企业给予揭露并予以报道,怎么反而要被列入黑名单了呢?

  众所周知,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的重大事件,都是由媒体而不是由职能部门率先披露的。媒体披露后,职能部门查处,这在中国似乎已成为一个见怪不怪的惯例。如果媒体不披露什么问题,则天下太平;媒体一披露问题,则天下大乱。职能部门手忙脚乱地查处,弄不好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还要担责甚至丢官。所以,“监督舆情”、“加强对传播的监控”就成了职能部门的主要工作,至少卫生部是这样的逻辑。在他们看来,心头之患不是食品安全,而是媒体报道。心头之患不除,食品“安全”就无从保障。于是黑名单之说就此宣示天下。你媒体记者借什么“3·15”要揭露掺毒造假么,那么你就要被列入黑名单。够吓人的。

  舆论监督是媒体的重要职能之一,这在全世界哪儿都通用,连没文化的老百姓都知道。在中国,舆论监督是在法律保障下,由党和政府赋予媒体的一项神圣权利,这个谁也无法否定。与其费尽心机地搜罗哪个记者添乱然后给列入黑名单,不如鼓励记者勇敢地深入市场深入食品企业去监督并揭露那些掺毒造假者。媒体和记者的所有工作,实际上都是在帮职能部门更周密地工作,而不是给你们添乱。如果职能部门认为媒体都是外行,不懂什么“科学认识食品添加剂”,净发一些误导公众的文章,那你为什么不对媒体记者编辑搞些培训,或者主动地、系统地在媒体上介绍科学与不科学的区别呢?

  作为国家卫生的主管部门,把精力放在建立记者黑名单上,这个于法、于理、于情都显得不那么和谐甚至有些刺眼。更为严重的是,它很可能会给那些掺毒造假者壮胆,使那些掺毒造假者危害社会的胆子更大。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