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15日 20:17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专访中华物联网联盟秘书长许瑞麟
本报记者 王长风报道
2011年6月1日开始的两岸首次物联网论坛获得了参加代表的高度赞誉,作为论坛的承办方中华物联网联盟,担任秘书长一职的许瑞麟对这个行业的了解,在台湾可以说是翘楚人物。
6月10日,本报记者就中华物联网联盟的职能和两岸物联网的现状及交流发展等事项独家专访了许瑞麟秘书长。
《中国产经新闻》: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中华物联网联盟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许瑞麟: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在199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MIT Auto ID Lab)发展出来,首次在国际间发展,2003年全数移转给GS1全球组织GS1 EPCglobal在全球推动;2005年受到国际电信联盟(ITU)的高度重视,发表了物联网报告,2009年大陆与欧美日更提升为国家战略发展政策。过去10年,GS1 EPCglobal一直致力于物联网基础架构的推动应用,与全世界7所顶尖Auto ID Lab学术研究中心合作研发有关物联网的技术与架构平台,并协同欧洲标准组织(如ETSI、CEN、CENELEC)、国际标准组织(如ISO、ITU)以及其他标准组织(如IETF等)进行物联网标准的制定与应用试点。
联盟自从2010年成立以来,与两岸产官学研用各界积极串连嫁接,物联网技术厂商会员已超过千家,包含讲得出来的两岸知名一线大厂及电信运营商,都是联盟会员;担任联盟秘书处的GS1 Taiwan为一非赢利的财团法人组织,深耕两岸产业与国际标准社群皆超过26余年,参与嫁接的产业超过10余种,在流通商品对象自动识别标准领域深具坚实基础,并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物品编码中心(GS1 China)、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重要单位及其全中国各省市的分支机构皆保持有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
由于是最早在全球推动物联网的单位,7年来本联盟不仅拥有各类物联网技术研发与生产机构,在台湾各领域实际推动物联网基础感知层的发展,更聚集应用需求端产业会员,在台湾已超过两万家,联盟提供最新的相关丰富信息与商情,协助企业快速接轨于国际社群的研发趋势,凝聚供给端与需求端的力量,共同促进物联网发展。
《中国产经新闻》:为什么在见面会上您说物联网的工作是一种历史使命?
许瑞麟:自从1999年MIT向全球发表了Internet of Things 的整体规划及发展架构之后,在2003年即移交由GS1国际组织在全球推动。在过去的6至7年间,有将近50个国家的产官学研用各界参与制定标准、技术协议、应用试点,完成了当初MIT整体框架85%的工作。2009年物联网正式成为新兴战略之一,实际上是以MIT的架构为基础,结合泛在网的概念来发展。GS1作为承袭全球物联网创始推进的任务,现在GS1 Taiwan更担任中华物联网联盟秘书处的角色,具有推动物联网在大中华地区延续发展的使命。作为大陆与台湾共同发展物联网互补合作的平台,以及政府的肯定与支持,产学研界也一致推举我联盟为代表,期望与大陆的工业信息部、各地方省市政府、央企、国企、学术高校、研发单位,就标准、技术、应用、商业模式方面合作,共同携手创造中华地区物联网整体国际竞争力,成为全球标准与智财制订的主导地位。
《中国产经新闻》:两岸物联网方面交流现状有何不足?
许瑞麟:物联网这个议题太新了,在大陆方面,因为普遍对物联网的不了解,还在摸索学习阶段,无论是纵向的从上到下,或是横向的跨产业之间,从标准、技术、应用到商业模式各个层面,概念上非常宏观,几乎看不到如何落地的具体政策和做法。在台湾方面,由于从过去的u-Taiwan政策到现在的建设智慧台湾的推动,台湾是有比较先进的试点场域,但都偏重在局部小范围的应用。所以现阶段的两岸交流活动,还停留在表面的泛泛之谈,内容比较空洞,后续需要强化实质性的推动交流。
《中国产经新闻》:目前是否有可复制的成熟商业模式?
许瑞麟:台湾已经有一些商业模式,都在行业里面运作了,把它复制到大陆去,预期肯定会有数倍的经济效益,当然实务面上,会需要做些客制化的调整,才能切合当地市场环境的需求。
《中国产经新闻》:政府在物联网推动中可起到怎样的作用?
许瑞麟:政府在政策面上的支持,初期一定有带头示范的作用,但是如果具体推动做法空洞,应用试点的项目只是做做“政绩”,那钱花完了也起不了作用;如果政府领导肯用心评估,以商业管理的思维,把钱花在刀刃上,结合民间的商业运营模式,上下一起来推动,才会起到持续性带动的作用。
《中国产经新闻》:物联网标准的工作在台湾目前做到什么程度?
许瑞麟:台湾在标准的制订上,大多是参考世界各国的标准,再加以调和融入,成为台湾标准。过去几年来,GS1 Taiwan在协助政府参与制订物联网传感层的标准工作上,就扮演着相当非常多而且重要的角色。
《中国产经新闻》:物联网人才的两岸有效互动模式目前处于什么形态?
许瑞麟:人才议题是目前全球化经济发展中,各国都在积极运作的一个资产项目,台湾的大学已经开放招收大陆学生来台求学,而很多台湾的学生早已经到大陆学校念书了。在经济自由化发展的驱动下,人才的流动必然更加活络,对于大中华区物联网的推动而言,人才是竞争与合作中主要的搏弈项目之一。如果双方能够以比较整体、客观的合作角度来评估看待这个事情,“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而不是单独将人才议题抽离出来研究,那么联盟会很乐意来促成两岸物联网人才的正向互动发展。
《中国产经新闻》:如何看待大陆目前物联网的发展?
许瑞麟:物联网肯定会发展起来的,在通讯界,新创科技有所谓的15年孕育期,物联网从1999年被提出来到现在,都还属于在孵化时期阶段,但是我们非常乐观也非常有信心,以台湾的技术、人才、经验、创意等,结合大陆广大市场的经济效益,绝对是机会庞大可期。现阶段只要有几个政府领导,以及一些大企业愿意投入培育个几年,加上联盟、公协会的串联推动,绝对会产生非常大的成果。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