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稀土价格频繁暴涨引争议 正研究合理价格区间

2011年06月16日 15:42 来源:财新网

  有关部门正研究确定稀土合理的“价格区间”

  【财新网】(记者 徐明) 物以“稀”为贵,稀土尤其如此!

  根据中华商务网、中信证券研究部的统计,截至6月10日,轻稀土产品中,最高价的金属钕价格已达到148.85万元/吨,年初以来涨幅达到339.7%,价格最低的氧化镧,售价14.9万元/吨,年初以来涨幅达到413.8%;中重稀土产品中,最高价的氧化铕售价1.99万元/千克,年初以来涨幅571.4%,售价最低的氧化镝7993元/千克,年初以来涨幅达到467.6%。

  其中,中重稀土近期涨幅明显扩大,氧化铕、氧化铽一周内涨幅就超过50%。

  在强烈的看涨预期下,稀土矿厂家和贸易商集体捂矿惜售,市场已经失去正常的资源供应量。

  多家媒体的报道证实了此类现象。浙江不少稀土下游企业面对高企的原材料价格,以及紧张的供应,不得不停产。《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显示,甚至连五矿这样的央企背景的公司都出现缺货。

  另一方面,在股票市场上,稀土板块则反复成为避险良港,在大盘下行通道中依然有绝对正收益。

  从“白菜价”到“白银价”,稀土市场是不是已经出现“泡沫”?有没有“炒作”的成分?对此,各界难有共识。

  国泰君安分析称,稀土的故事还将延续。他们认为,国家利益和意志是决定稀土价格的惟一因素,这是判断在宏观经济下行周期中,稀土能走出独立行情的依据。

  其分析报告称,现在市场对稀土价格未来走势的分歧很大,关键在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从下游消费的角度看,稀土占核磁共振成本的50%,钕铁硼的70%,荧光粉、抛光粉的几乎全部,稀土价格上涨确实对这些行业影响很大,应该下调价格。但如果从国家的角度考虑,稀土价格高位可以加速下游洗牌和整合、引导企业向高附加值产品升级、促使国外部分高科技企业向国内产业转移;再从供给面考虑,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稀土生产进度受阻均难以按期达产,预计2013年前全球稀土供给和定价权都会牢牢控制在中国手里,而2015年前,其他国家的稀土企业更多扮演价格跟随着的角色,因此,稀土价格持续增长是必然之势。

  中金公司报告也分析,中期来看,由于稀土和钨下游需求旺盛以及具有政策催化剂,稀土产品价格上涨维持高位的概率较大。

  联讯证券认为,这次发生的变革是集中在稀土产业链上游,被压制多年的价格,由供给收缩引发报复性的上涨,应该是对稀土资源的一次价值回归。上游引发的巨变将对下游终端消费形成剧烈影响,一些低附加值不能消化或者转移成本的消费端将会逐渐没落甚至退出产业。

  联讯并对比稀土价格历史走势称,从1958年数据(含剔除通胀情况)对比看,目前价格仍处于上世纪60年代价格中位下档区间,由于稀土正逐步应用于高精尖端领域且供给有限,其价格处于长期上行通道,相对于其他已创出历史新高的金属而言,其泡沫化程度并不高。

  不过,中信证券则指出,虽然过去中国稀土长期被贱卖,价格远远偏离价值,但从今年初开始持续至今的稀土暴涨的主要因素是国家政策调控,而非真正的价值回归,密集的调控让稀土及其下游行业充满非理性和风险,中间商和稀土企业的囤货与投机使得当前的稀土价格存在一定的泡沫,需要引起警惕。

  《21世纪经济报道》调查也显示,近期市场上出现的巨额稀土投资传言,大多是由机构、私募等操控的网络“水军”制造的谣言。

  面对暴涨的稀土价格,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筹备组负责人王彩凤曾透露,有关部门已在关注,正研究确定稀土合理的“价格区间”,特别是对于支持高新技术发展,就是稀土应用方面,将有相关政策,更多地根据不同产品制定合理的“价格区间”。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