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保障房集中建设须重点解决资金及质量问题

2011年06月17日 01:58 来源:一财网

  李克强副总理6月11日在石家庄举行的部分省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确保任务落实,确保建设质量,确保分配公平,三方面齐头推进,实现今年保障房建设目标”。实际上,三个“确保”恰恰点出了国家高层对当前保障房建设任务、建设质量和后期分配所面临一系列问题的高度重视。

  毋庸置疑,保障房的积极建设是当前体现政府关注民生、稳定社会的重要内容,从产业发展角度讲,弥补近十年来政府在保障房建设方面的亏欠,实现产业多元均衡发展,也是理所当然。然而,正如一个饿急的人一次吃太多很可能让他毙命一样,保障房建设也不能过于急躁,短期内的大干快上也可能引起经济肌体的不适,甚至损伤。

  时至6月份,据媒体报道,全国各省保障房项目平均开工率为34%,更有个别省份开工率在20%左右。这个新闻与一个月之前的新闻大相径庭,此前媒体的报道是地方政府争先恐后建设保障房,积极性超预期……前后两种新闻口径实际透露了两个重要信息:一是地方政府在1000万套保障房任务的压力下,或主动或被动地开始了推进工作;二是在大干快上的氛围下,又遇到了资金、土地等多个难题,以至于保障房开工率呈现前期快,中期缓的态势。

  值得注意的一个消息是,多个城市上半年土地收入不及去年全年的两成。假设土地收入分布相对平均的话,今年的土地批租收入毫无疑问将大幅度下降。这一点对地方政府打击巨大,并直接影响保障房后续项目的开工建设。按照建设部给出的数字,今年中央财政提供给公共租赁房的补助金是1030亿元,仅占今年全部保障房建设预估投资量的10%,即便加上银行贷款、保险资金等,依然远远难以满足保障房建设资金的需要。

  建设任务的落实,其实质是保障房项目开工规模的落实,在当前的现实环境下,开工量基本上可以完成,但建设进度特别是竣工面积是否能够按期完成,这也很难说。进度任务重的另一面是保障房建设质量问题突出。

  此前的经济适用房建设已经暴露了很多的问题,如水泥灰号不足、建材掺假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用竹竿代替钢筋了。为什么保障房建设容易存在质量问题?这里面有建筑企业偷工减料追求利益的因素,也有监理机制缺失的因素,更有政府部门管理、监督不到位的因素。

  保障房的供应对象都是低收入群体,购买人只享有部分产权或使用权,工程质量关系到保障房能否担负解决住房民生,稳定社会的重任。保障房某种意义上是公共产品,和学校、医院一样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工程质量要求更高。如果大规模建设保障房,工程质量出现普遍性的问题,这恐怕就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问题了。

  目前我国已经提出要采取保障房建设质量责任终身制,谁建设谁负责。笔者认为还不够,建设者是“流水的兵”,地方政府某种意义上才是“铁打的营盘”,理应担负起本地保障房建设的质量监管与负责者的角色。

  “开弓没有回头箭”,对也好,错也罢,今年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势必会全力推进,放下建设规模的对错之争,笔者认为后期的质量控制与分配管理必须提上当前政府工作的日程。建设仅仅是个开始,后期的维护和管理才是长久的考验。

  现在还来得及,趁着问题还不集中,只是个别地方的保障房分配出现点问题,花大力气、大决心搞好保障房分配管理调研,形成相对公平、社会接受度高的方案。只有这样,大规模保障房建设才能获得民意的支持。(作者系北京中房研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研究中心总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