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扬州市:森林进城景象新

2011年06月17日 08:53 来源:经济日报

  江苏省扬州市于2005年开始“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建设进程。2009年,扬州市委、市政府把建设城市森林作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民生工程。

  扬州市着力推进村庄绿化、高效林业等重点造林绿化工程,以“打造绿色村庄,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推广应用经济树种、乡土树种,不断提高村庄绿化层次和文化品位。目前,全市1170个村已经全部建成省级绿化合格村,其中省级绿化示范村有390个。扬州市大力发展以花木为主的特色高效林业,其中里下河地区共营造以意杨为主的用材林20万亩,丘陵山区共营造茶、银杏、桃树等经济林3万亩,沿江地区形成花木生产销售基地,面积近30万亩,年销售额近30亿元。

  扬州市以建成“林城共生、林水一体、林文相融”城乡一体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网络为目标,制定了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以及多部林业专项规划。2005年,扬州市聘请中国林科院专家,制定了全国地级市中首个城市森林建设规划《扬州现代林业发展研究与规划》并组织实施。2010年重新修订编制了《扬州市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规划了森林生态、森林产业、森林健康、湿地保护、森林文化五个方面林业工程。

  扬州市编制了《扬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4—2020)》、《扬州市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和《扬州市古树名木及古树后续资源保护管理办法》等多个专项规划。《扬州市湿地总体规划(2006—2020)》,以京杭大运河为主轴,以一级支流和干流为网络,以大型湖泊(高邮湖、邵伯湖、宝应湖)和相连水系(沿江湿地、里下河沼泽湿地、扬州城市湿地)为子系统,构建集江河、湖泊、沼泽、水库等湿地类型为一体的综合湿地生态体系;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005年以来,扬州市重点实施的古运河、大江风光带、润扬森林公园、扬子津生态园等绿化改造升级工程,均委托专业设计单位统一进行绿化规划设计。2010年启动规划设计和建设的三湾湿地公园,面向全球征集设计方案,吸引了国内外32家单位报名参与。

  扬州市形成了政府主导森林进城、部门规划森林进城、单位推进森林进城、百姓参与森林进城的良好氛围。从2005年起,扬州市委、市政府每年都组织召开林业工作会议;2009年专门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城市森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组织和巡查、主管部门及时点评通报的城市森林建设领导机制。扬州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005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近100亿元用于森林建设。

  采取多种方式普及城市森林知识。扬州市制定了城市森林宣传方案,做到报纸有文章、广播有声音、电视有图像。扬州市在市电视台开辟了《书记、县(市、区)长话建设城市森林》栏目,在《市民论谈》栏目专门举办《让森林走进扬城、让扬城拥抱森林》特别节目,邀请市委、市政府负责人与专家、森林种植大户、基层干部群众共200多人畅谈城市森林建设;在市广播电台每天27次滚动播放建设城市森林新闻;在市报业传媒集团开辟“绿杨城郭,林水之州”专栏;在城市主干道两侧、城市中心区等地竖立60多处宣传公益广告牌;在公交车辆、公交站台、电子显示屏等处共张贴宣传牌2万多条(个);在社区内制作宣传标语共计2000多条。截至目前,扬州市共印发了50多万份创森宣传手册、科普资料、海报等宣传资料。公众对城市森林的知晓率、支持率、满意度得到大幅提升。

  扬州市促进城市、林业、园林“三者融合”,城区、近郊、远郊“三位一体”,生态林、产业林、文化传承林“三林共建”,既能有力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又能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好的生态,在农村,扬州市动员广大群众充分利用房前屋后进行植树;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高管护成效。在城市,扬州市积极组织广大市民参加义务植树、捐资认植和养绿护绿活动,先后营建“青春林”、“樱花林”、“感恩林”、“友谊林”等近20处;在社区,扬州市动员市民开展阳台、庭院绿化。全市居民义务植树尽责率每年均在90%以上。市区建成区绿化广场、小游园数量和质量在全省地级市中均位居第一,市民出行300米至500米就有休闲绿地。

  扬州市湿地面积达到2057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31%,河多、水多、路多、堤多,按照有路就有林、有水就有林的要求,扬州市大力推进河堤和道路绿化,全市1万多公里河堤和道路绿化率在95%以上,河道绿化宽度为30米至80米,骨干道路绿化宽度为50米至100米,乡村道路绿化宽度为5米至10米。

  扬州市明确“两个同步、两个优先”政策。“两个同步”即绿化规划与城市各项规划同步,绿化设计与城市设计同步;“两个优先”即绿化用地优先安排,所有的用地都要先把绿化用地预留出来;绿化资金优先安排,每年从土地出让金中安排5%用于栽树。

  扬州市人大常委会制定永久性绿地保护制度,先后作出了《关于建立城市永久性绿地保护制度的决议》、《关于同意确定第二批城市永久性保护绿地的决议》,要求市政府每2年至3年提请审议确定一批永久性保护绿地。目前,蜀冈西峰生态公园、万花园、笔架山景区等绿地得到永久保护,共保护绿地218万平方米。

  城市绿卡

  2005年至2010年,扬州市共造林45204.5公顷,其中成片造林27339.8公顷;建成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省级湿地公园3个、省级森林公园4个;全市森林覆盖面积达13.4万多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5.1%,7万多公顷重点湿地得到有效保护,森林——湿地覆盖率达51.2%,城市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1000多公顷,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579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7.72%,绿地面积3340万平方米,绿地率44.53%,市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近13平方米,初步形成“林城一体、林水结合、林文相融”,独具平原水乡特色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高效优质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文明的林业文化体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