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17日 19:01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黄婧 山西报道
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历史源远流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面塑,又叫面花,是民间节日中作为馈赠、祭祀、喜庆、装饰的物品或标志而出现的一种食品,它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实物资科。
山西面食享誉海内外,而山西面塑同样有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成为中华面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其中,代县面塑在山西面塑艺术中可谓独树一帜。
山西面塑历史厚重
面塑之所以称之为艺术,并且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仅是因为面塑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因为它所注入的世代文化的积淀,使它成为一种出于俗而脱于俗的朴素文化。面塑艺术落身于广大的民间,正是有了这种自由地按照自身规律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才有了其独特的乡间特色,能够在今天的雅俗文化对流中俏立于民间艺术之林。
山西历史厚重,面塑艺术在这块丰厚的土壤中有着取之不尽的三晋文化题材。用当地人的话说:“山西面塑在各地区都有非常好的群众基础,近年来热爱并从事面塑的人群也在不断扩大,大家都知道山西的面食做法独具匠心,殊不知面食还为面塑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价值。”据了解,当地人也通过展览会、旅游推介会、旅游景区展示或手工艺品博览会等各种方式积极将山西面塑推向市场,让更多的人认识这种朴素的民间艺术。
其中,一件名为《吹吹打打迎新娘》的微缩面塑作品,就让大家更好地领略了山西面塑的风采,原因是它和另外30件代表山西民俗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品都走进了上海世博会的展区。其作者岳桂花女士向记者介绍,此款面塑作品中,新娘、小孩、老人各种人物栩栩如生,每个人的动作姿势都活灵活现,仿佛亲身感受到了喜庆的迎亲氛围,民俗风味浓厚,希望外国的朋友也能在世博会上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代县面塑地方韵味十足
山西省代县面塑是一种源自民间、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用小麦面粉蒸制的造型艺术品,它有其特定的含义和文化指向,深藏于民间,扎根于民间,和民俗活动紧密相依。代县面塑传承人张桂英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代县面塑制作工序繁多,新鲜纯碱手工制作,无任何添加剂,食用色素彩绘,可永久保存,具有观赏性。”
面塑的制作大体分为四个步骤:和面、制作、气蒸、着色。制作的工具主要有面案、刀、剪、镊子、筷子、梳子等,辅以红枣、食色、黑豆、红小豆等材料。主要有搓、捏、拍、拉、压、盘、揪、剪、切、扎等工序。面塑捏制好后即放入开水锅中蒸制,待熟后出锅,然后蘸色点梁,一件精美的面塑艺术品便告成功。
代州面塑最有特色的为“寒燕儿”、“面人”、“花糕”。“寒燕儿”出现在清明节。清明节捏“寒燕儿”源远流长,传为纪念晋国先贤介子推而起。其方不盈寸,精巧别致,内容有动物、飞禽、瓜果、人物等,造型各异。此外,代县民间还有塑造生、旦、净、未、丑等戏剧人物的面塑,制作也颇为精巧。
发展创新走向市场
代县面塑纯手工制作技艺和口传身授的传承方式,保留着代县民间面塑的传统技艺和彩绘艺术,这是区别于其他面塑的重要特征。代县节日风俗的传承浓郁而久远,民间绘画、窗花、炕围画、捏面花等民俗活动一直享有久远的声誉,并对代县周边地区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同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代县由于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等自然优势,有利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代县的民间饮食文化及节日风俗提供了厚实的基础。
有了历史传承和传统技艺等各方面的支持和保障,使得代县面塑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这项民间艺术也已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中。传承人张桂英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代县面塑具有很高的工艺、民俗、学术以及科学价值。目前,代县已拥有几十家面塑作坊,通过参加各项比赛,其中也不乏有金奖被收入囊中,因此,如何利用代县面塑的优势去发展创新、更好的面向市场,是一项新的研究课题。”
“代县县政府以及文化宣传部门也已积极部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工作,成立了县研究中心,制定了五年计划,并且正在进行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结合山西面塑艺术的影响力,加上代县面塑独特的地域性,全面发展代县面塑艺术和相关产业绝不会是梦想。作为传承人之一,我们不仅要把技艺传承下去,更要将面塑艺术推向世界。”张桂英如是说。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