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17日 21:43 来源:粮油市场报
专访山西省农科院研究员林汝法
□本报记者 裴会永
苦荞,与常用药材大黄 、虎杖、何首乌同属蓼科植物,是自然界中甚少的药食两用作物 ,面对方兴未艾的世界苦荞开发热,中国苦荞产业如何继续保持领先优势?记者就此专门采访了中国荞麦研究第一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林汝法研究员。
以产业化带动商业化种植
“苦荞产业是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农民致富的产业。苦荞种植要推行合同生产,通过企业带动,推进商业化种植。”林老开门见山。
林老解释道,有无龙头企业的带动,苦荞种植效益截然不同。山西苦荞种植多为订单农业,农民生产的苦荞直接交给加工企业,苦荞种植成为产业化的一个有机环节。
总结山西经验,林老指出,适宜种植区要按照“适当集中,规模种植”原则:组建有机苦荞产业种植基地;推广产地标记制度、生产许可证制度,并实施产品追踪制度;强化技术服务体系,运用GAP标准生产苦荞;推行合同生产,企业或参与综合开发或直接与农户和合作社签订合同,施用配方、有机肥料,选用专用品种,实施机耕、机播、机收、机(器)干(燥),逐步实现苦荞由传统农业种植向现代农业种植嬗变。
全新开发 走出“糊”影
苦荞被称为21世纪食药同补的黄金产品,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功能食品原料。目前苦荞开发在我国乃至世界食品界、医药界兴起了新的高潮。林老数10年来致力于中国荞麦的研究与应用,对此又有哪些新的见解呢?
“苦荞全身是宝,可是,在苦荞加工中却对苦荞全身是宝缺乏‘全’‘新’认识。”谈到苦荞产品的研发,林老略显激动,“苦荞加工研发要树立‘全’‘新’理念,走出‘糊’影。‘全’就是要把苦荞各器官进行全面开发,‘新’就是要用高新技术研发高端产品。”
但现实与理想还是有一定距离。林老指出,由于多数苦荞加工企业规模偏小、资金紧缺,多数企业与其说是公司其实更像车间,缺技术、更缺高新技术。由此造成当前苦荞的加工都集中于籽粒的米、粉,停留在“糊”的阶段,效益不高,难以实现“以工补农”。
如何走出“糊”影?林老也开出了方子:加强苦荞科学研究,为苦荞产业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政府应设立苦荞产业创新基金,用原创技术创新种质资源和品种;进行苦荞集约化生产的区域化、规模化栽培技术研究;苦荞黄酮和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苦荞健康食品配比以及产品开发的安全、洁净生产研究和苦荞综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舆论支持 经济扶持
按“专家策划、企业实施、政府扶持”的方略,山西省近年来探索了一条苦荞产业成功之路,夯实了产业支柱,构建了强大的产业平台。林老希望山西经验能够在其他产区得以复制,进而构建“农民因种苦荞而致富,企业因加工苦荞而盈利 ,人民因食用苦荞而健康”的和谐局面。并提出以下建议 :
政府要把打造苦荞产业列入经济增长点的一项内容,首先要在舆论上支持:宣传苦荞、宣传苦荞食品、宣传苦荞企业,引导消费者了解苦荞,食用苦荞食品,提高接受度和购买力,推动市场、创造产业。
在经济上扶持:一是将一定规模的扶贫资金、农业调产项目资金、农业开发项目资金,用于苦荞开发、生产和加工;二是支持苦荞生产基地建设,支持基地环境监测,支持品种评价示范基地种植或技术培训等;三是对苦荞龙头企业的产品更新、技术改造、设备引进的资金,研究创新项目基金予以实实在在的扶持,尤其应支持于“雪中送炭”的起步阶段;四是支持苦荞产品出国参展,有选择地参加国内外博览会、展示会。
同时,加强协作,组织 、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努力培育苦荞产业。科研、教学、(加工)企业、(营销) 市场密切配合、协同攻关,培育建立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行业性的协作组织,以市场经济协调解决苦荞产业发展中的技术、资金、质量、营销等问题 。
采访的最后,林老概括了苦荞产业开发的路径与愿景: “科研、教学、企业、市场密切配合,实施苦荞转型发展,变资源为资本,实现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提高农民经济收入,让苦荞产品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实现 ‘健康、富民’的目的。”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