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惠农利民

2011年06月18日 07:33 来源:经济日报

  不用任何担保和抵押,被评上“信用农户”的农民凭“信用证”,就能直接从信用联社贷取2000元到8000元的贷款。这是河北省围场县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创造出的新做法。“信用农户”评创活动,不仅有效解决了因诚信问题造成的农民贷款难和信用联社放贷难的“两难”矛盾,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仅是全国广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突出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着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广大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此过程中,全国各地农村将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本地区的特色和优势,走出了一条条符合地区实际、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精神文明建设成功之路。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重点打造农村新型文明社区,建立起“农民富裕为基础、农民满意为标尺、农民幸福为追求”的农村新型文明社区创建模式,走出一条符合群众利益、符合发展要求的精神文明建设之路,大大提升了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海南省在整体提升文明生态村创建水平上下功夫,实现了农民收入和农民文明素质“两提高”。2010年以来,海口市琼山区选取龙鳞、南畴湖等10多个村庄开展精品连片创建,推行“文明生态村+乡村旅游”模式,发展农业观光、作物认种、蔬果采摘、垂钓划船等乡村旅游项目,村民人均纯收入由3000多元升至9000多元;

  河北省广泛开展以创建星级文明农户、文明村、文明集市和农村文化广场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批”创建活动,打造了一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典型、新亮点。全省55%的村进入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先进行列,2万多个村建立了较为规范的“一户三会”工作机制,建起了1.8万多个村民中心和1.9万多个文化广场;

  四川省成都市从“居室清洁卫生、环境整洁优美、个人言行文明”3方面入手,深入开展“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活动,引导灾后重建农民集中居住区的群众适应新环境、改变旧习惯、树立新观念、争做文明人;

  江苏省把城乡结对共建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大力推进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全省各级文明行业、文明单位与村结成7000多个共建对子,有力推动了城乡文明一体化发展。

  与此同时,各有关部门也结合自身职能,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民政部结合自身业务工作,加强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建设,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上水平。目前,31个省(区、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规范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地方法规,90%以上的县(市、区)编制了村务公开目录。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科学制订村镇发展规划、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村庄整治、美化农民居住环境,有效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精神面貌和农村的生态环境。

  ——交通运输部从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入手,切实提高农村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到2010年底,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45万公里。

  ——农业部立足部门职责,着力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民树立文明生活新理念。据统计,2009年至201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共培训农村劳动力达600万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