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青岛海尔探路整体上市 18.8亿购集团10公司股权

2011年06月19日 23:17 来源: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王延锋

   青岛海尔(600690)17日公告称,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海尔股份(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香港”)将使用现金收购海尔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海尔电器第一控股(BVI)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电器第一控股”)所持10家公司股权,收购价格18.8亿元,被收购的10家公司主要涉及家电上游配套资产。

   国泰证券高级分析师吕爱文对经济导报记者分析,本次收购可谓青岛海尔整体上市之举。除了本次受让的家电上游配套资产外,青岛海尔在未来5年还将继续收购集团的其他白电资产,以及彩电、家居等资产和业务。

  向上游延伸

   青岛海尔本次拟收购的标的共计10家公司,包括海尔模具100%股权、海尔信息塑胶100%股权、大连精密制品90%股权、合肥塑胶94.12%股权、重庆精密塑胶90%股权、重庆智能电子90%股权、青岛特钢100%股权、合肥特钢100%股权、美尔塑料粉末76%股权、海尔机器人50%股权。

   青岛海尔披露,被收购的资产全部隶属于海尔集团内的装备部品制造集团,除了为青岛海尔等海尔集团内公司提供上游原材料或配套部品的供应外,还为电子、通讯、汽车等领域的集团外生产企业提供配套,产品涉及模具、注塑、钣金冲压、彩色钢板、新型材料、粉末涂料、自动化机械设备等。

   中金公司出具的独立财务顾问报告显示,青岛海尔将以现金方式收购上述资产,交易总额为18.8亿元,是在资产评估结果的基础上给予了约11.07%的折让。被收购标的盈利状况良好,去年总收入为41.9亿元,净利润为1.75亿元,净利润率4.2%。

   导报记者注意到,本次受让标的价格对应2010年度利润的市盈率为11.09倍,低于上市公司目前的估值水平(去年静态估值为17倍左右)。另外,海尔集团承诺,在2011年-2013年间,如果收购资产的净利润达不到业绩预测的净利润数,海尔集团将以现金补足差额部分。而被收购标的对应2011年、2012年和2013年预测净利润分别为1.94亿元、2.22亿元、2.55亿元,青岛海尔每股收益将被增厚0.144元、0.166元、0.190元。

   对于本次交易,青岛海尔表示,将延伸公司家电生产产业链。本次交易完成后,青岛海尔的业务将扩展至家电模具生产、自动化机械装置研发与制造、家电彩板研发与生产、家电零部件、电子设备的开发与生产等上游产业,从而将打造全产业链的家电生产核心业务,并有效减少关联交易。

  还有哪些资产要注入?

   导报记者注意到,海尔集团在今年1月作出承诺,将把青岛海尔作为旗下家电业务整合平台,自2011年起,在5年内拟通过资产注入、股权重组等多种方式支持青岛海尔,以解决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实现做大做强。

   那么此次白电上游产业被注入上市公司之后,海尔集团未来还有哪些资产将被注入?

   根据海尔集团今年年初的承诺,其持有的其他白色家电资产、业务和相关股权也将被注入到上市公司。这其中,包括海尔集团在海外主要从事研发、生产及销售冰箱、空调和洗衣机等白电产品的4个控股制造工厂,海尔集团参股的三菱重工海尔(青岛)空调机有限公司和青岛海尔开利冷冻设备有限公司等,通过注入上述资产,将全面解决上市公司与集团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

   此外,海尔集团还考虑在未来5年内,将白色家电业务外的其他家电相关资产和业务———比如彩电、家居业务等也注入上市公司,以促进青岛海尔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和持续创新力的家电龙头企业。

   光大证券分析师赵磊在研究报告中表示,海尔集团资产注入将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并考虑业务成熟度和投资者的接受度。继家电上游资产注入后,三菱重工海尔和青岛海尔开利冷冻设备的股权业务成熟,预计较容易注入;彩电业务注入暂时恐难得到投资者认同;家居业务尚不成熟;海外工厂业务规模大,预计集团海外业务规模在300亿元以上,且涉及的监管复杂,注入工作将最为复杂。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